武漢之后,上海“接棒”!各地無人駕駛應用試點進入“爆發期”
上海面向普通市民的無駕駛人智能網聯汽車實地測試,將最快在未來一周內啟動。據悉,此次實地測試全程免費,在上海臨港約有68平方公里測試區域。運營方披露,“估計年底我們會投放四十臺車以上。”繼百度的蘿卜快跑在武漢“火”了之后,智能網聯汽車的商業化試點又在上海邁出一大步。
此前在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上海就發布了首批4家企業的無人駕駛智能網聯汽車示范應用許可。在試點企業完成至少單個車輛5000公里的示范應用,驗證車輛運營系統及載人運營的安全性、可靠性后,如果通過相關部門評估,就能在指定區域內進行商業化運營。
稍早前,工信部等部門聯合公布了智能網聯汽車“車路云一體化”應用試點城市,包括北京、上海等20個城市(聯合體)入選名單。
旋即各地方的無人駕駛應用試點進入“爆發期”:近日,《北京市自動駕駛汽車條例(征求意見稿)》對外征求意見;深圳巴士集團計劃年內在前海推出20輛自動駕駛公交車。7月13日,山東省首個車路云一體化測試示范基地在煙臺招遠市啟動;同時,福州無人駕駛出租車進入示范應用階段……
中國汽車工程學會預計,2025年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產值增量預計為7295億元,到2030年有望達25825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為28.8%,產業發展將積極推動我國經濟增長。
具體到A股市場,光大證券分析稱,汽車產業的下半場是以自動駕駛為核心的智能化,而Robotaxi又是最重要的應用場景。眾星捧月之下,無人駕駛迎來“iPhone時刻”。與此同時,無人配送車也已開啟規模化交付,頭部公司年內訂單量達數千臺,多家大型快速物流公司合作采購態度積極。政策、市場的共振,凸顯2024年智能網聯汽車/無人駕駛產業鏈的β機會。根據市場公開資料顯示,相關概念股包括:舜宇精工、雷爾偉、微創光電、東土科技等。
本文源自:金融界
相關推薦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