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AI資訊 > 最新資訊 > 戴盟機器人連續完成兩輪億元級融資,致力于研發光學觸覺傳感器

戴盟機器人連續完成兩輪億元級融資,致力于研發光學觸覺傳感器

新火種    2024-11-27

投資界(ID:pedaily2012)11月18日消息,戴盟機器人近日宣布連續完成兩輪億元級天使+輪融資,由金鼎資本、國中資本、聯想創投以及頭部銀行系投資機構聯合投資。本輪融資資金,主要用于光學觸覺傳感器、觸覺靈巧手以及含觸覺的多模態感知操作模型等產品與技術研發。

戴盟機器人于2023年8月正式運營,由香港科技大學機器人研究院創始院長王煜教授及段江嘩博士聯合創立,致力于研發光學觸覺傳感器,讓機器人的指尖像人一樣精準感知包括三維力覺、動覺、滑覺等在內的多模態觸覺信息。目前,戴盟機器人團隊規模超30人,研發人員占比超80%。

戴盟機器人創始人兼CEO段江嘩表示,人形機器人必須具備完成各種任務的能力,才能真正加速行業發展。

戴盟機器人研發了毫米級厚度視觸覺傳感器,將傳感器厚度從厘米級縮小至毫米級,不僅能夠輕松放置于機器人手指內部,還強化了機器人對外界的感知能力。

段江嘩介紹,人類手指指尖每平方厘米皮膚約有2400個觸覺感受器,而戴盟機器人的視觸覺傳感器,觸覺分辨率可達640*480和1280*960的像素級分辨率,單位面積內有著幾十萬個觸覺感受器。“傳統陣列式觸覺傳感器,每平方厘米內分辨率只有幾乘幾,與視觸覺傳感器有幾萬倍或數十萬倍的差距。分辨率越高,觸覺的空間感知越細微。”段江嘩表示。

戴盟機器人的靈巧手

據介紹,戴盟機器人整合了觸覺感知之后,操作模型所需數據量最低可達到常規方法的千分之一,能增加機器人完成任務的類型,提高成功率并降低數據需求。

段江嘩表示,為了提升數據采集效率和質量,戴盟機器人研發的了一套數據收集外骨骼,可不依賴機器人本體,數據采集者將其穿戴在身體上后,只需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完成一系列動作,數據收集外骨骼的觸覺傳感器就能將信息收集并回傳,用于更新迭代含觸覺的多模態操作模型。

此外,戴盟機器人嘗試向外部開放使用數據收集外骨骼,采集者穿戴后一定時長后,可獲得對應報酬。據悉,其數據收集外骨骼已由部分酒店的工作人員使用。

段江嘩表示,戴盟機器人正推動光學觸感傳感器實現大規模量產,同時也在加速研發觸覺靈巧手以及含觸覺的多模態感知操作模型。

金鼎資本創始合伙人何富昌表示:“具身智能領域正處在技術研發快速迭代的階段,其未來的商業化進程需要和具體場景協同,以提升通用硬件與具身智能的泛化性與可靠性。從全球最薄視觸覺傳感器的研發、工程化落地,到觸覺靈巧手的商業化應用,再到含觸覺具身智能操作模型的前瞻創新,戴盟的戰略布局十分清晰,我們相信并期待公司能夠在具身智能行業創造持續價值。金鼎資本及其背后多家上市公司也將與戴盟戰略攜手,持續開拓戰略性場景的應用落地。”

國中資本執行總經理史新博士表示:“國中資本連續管理三支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實體基金,圍繞中小企業前沿技術創新,堅持價值投資為核心。多模態大模型使語義理解、圖像識別、任務分解、空間推理等能力邁上新臺階,人形機器人的技術發展已至臨界點;其中智能化水平以及上肢操作能力決定機器人應用場景的天花板。戴盟機器人孵化于港科大,王煜教授團隊在觸覺傳感器、機器人上肢靈巧操作等核心技術領域深耕多年。戴盟自研的光學式觸覺傳感器和多模態觸覺靈巧手產品極具獨特性,技術指標全球領先,是推動具身智能靈巧操作的突破性技術,具有行業里程碑意義。國中資本高度認可戴盟團隊在具身智能上肢操作研究領域的國際視野和科研沉淀,相信在本輪資本的助力下,戴盟將在具身智能賽道持續引領行業發展方向。”

聯想集團高級副總裁、聯想創投集團總裁賀志強表示:“隨著人形機器人技術的不斷進步和市場需求的日益增長,觸覺傳感器技術已經具備了轉化為商業產品的基礎和潛力,在賦能機器人靈巧操作中的重要性日益凸顯。戴盟機器人孵化于被譽為機器人領域產業“黃埔軍校”的香港科技大學,由國際知名機器人專家、港科大機器人研究院創始院長/講席教授、新加坡國立大學教授、斯坦福大學客座教授王煜和段江嘩博士聯合創立,團隊在機器人行業擁有深厚的技術底蘊。聯想創投始終關注布局具身智能、泛機器人等方向,在泛機器人的領域陸續布局近30多家企業。未來,依托聯想創投CVC 2.0優勢,將為戴盟機器人提供全方位賦能,助力加速其核心技術的迭代升級,推動觸覺多模態智能技術的產業化落地。

相關推薦
免責聲明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