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分析】下一個“英偉達”會出現在AI應用嗎?
新華財經上海11月26日電(葛佳明) 自2022年11月ChatGPT面世以來,大模型快速迭代,百家爭鳴。人工智能上半場,算法進步鋪墊了半個多世紀,催生出“百模大戰”,隨著人工智能步入下半場,AI應用的比拼正逐步開啟。
據伽馬數據近期發布的《2024年10月AI產業報告》顯示,10月全球AI應用流量環比增長13.64%,總訪問量超60億;在15個細分品類中14個流量上漲,僅圖像設計類下跌;10月頭部AI應用廣告投放金額超4億元,近半年翻了5倍。
國盛證券認為,截至目前AI各方面技術已經沉淀了1-2年時間,伴隨硬件產品的成熟、算力算法的提高、數據集的豐富,更多AI應用正在加速進入落地期。民生證券也表示,從海外AI應用公司陸續發布的三季報顯示,AI應用成為一些代表性公司業績超預期的核心驅動力,AI應用有望進入拐點。
AI應用正開始進入落地期
天風證券董事、研究所所長趙曉光在近期的圓桌討論中表示,人工智能技術在加速一些行業的拐點。以明年6月份為界限,無論是自動駕駛、機器人還是元宇宙,在明年6月前后都會有重要的突破。
從AI發展節奏來看,2025年或許正走向推理。近期AI數據公司Databricks CEO阿里·戈德西(Ali Ghodsi)在接受采訪時表示,AI發展方向正從訓練驅動轉向推理驅動。
戈德西認為,通過多代理協同,可以實現推理層的優化,不僅能大幅降低成本,還能更好地適應企業和市場的實際需求。到2025年,這種模式將成為AI發展的主流,取代現階段單一追求更大模型的高耗能模式。
分析師表示,應用驅動正在重新塑造人工智能的未來。戈德西的觀點體現了AI領域中的一個重要范式轉變——從追求更大、更強的單一模型,逐漸轉向多代理協同與推理驅動的生態系統。這不僅是技術上的必然發展,也是市場、資本與應用場景共同推動的結果。
美國銀行也在近期發布的研報中分析認為,AI技術正在迅速發展,其應用范圍早已不局限在硬件支持階段,正逐步進入實際落地和收益兌現的周期。
報告認為,人工智能代理技術(能自主地執行任務、與環境交互并根據特定目標做出決策的智能系統)將催生更多AI驅動的應用程序,覆蓋從軟件工程到醫療、商業機器人等更廣泛領域,并推動工業與商業機器人應用的加速落地。
美銀稱,預計從2025年開始,AI技術的貨幣化將進入“關鍵時刻”,隨著企業加速推動AI應用落地,2026年AI應用的發展將進一步加速。
中國AI應用前景廣闊
“中國經歷了從勞動力紅利到工程師紅利的時代,未來最大的紅利實際上是科研紅利。”趙曉光表示,擺在企業面前的一個重大命題是,如何將科研產業化,這是最大的金礦、最核心的源頭,這一方面可以參考歐美日的經驗,讓企業家跟科學家建立直接的鏈接和合作體系。
近日,國際數據公司(IDC)發布了名為《中國生成式AI應用開發平臺市場:企業統一AI開發平臺的雛形》的技術評估報告。
IDC 預計,到2028年,中國的生成式AI軟件市場規模將達到35.4億美元。隨著大模型基礎能力的提升和應用形式的創新,未來大模型平臺將逐漸分化為底層平臺和智能體開發平臺,前者將與企業數據分析和機器學習開發平臺整合,后者則朝著低代碼無代碼的方向發展。
IDC 中國人工智能研究總監盧言霞表示,盡管基礎大模型能力在2024年將持續快速提升,生成式 AI 應用也逐漸落地,但當前仍處于早期階段,行業參與者需密切關注基礎模型能力的演進及生成式 AI 應用產品的最新動態。
AI應用公司或受益
美銀認為,隨著AI應用加速落地,市場焦點也轉移到第二輪或受益于AI浪潮的公司。考慮到在人工智能代理技術的布局,美銀對微軟、Salesforce、Adobe等大公司表示青睞,而NICE、Informatica、Zeta等中小市值公司也被視為有潛力的目標公司。
有觀點認為,作為廣告商起家的愛普拉維(AppLovin)近期成為華爾街“AI新寵”便可看出AI浪潮正步入下一階段。
愛普拉維于11月初公布的第三季報顯示,其季度收入為11.98億美元,同比增長39%,遠高于市場預期;凈利潤4.34億美元,同比大幅增長300%。軟件平臺收入增長至8.35億美元,同比增長66%,該軟件平臺的調整后利潤率為78%。
愛普拉維董事長兼CEO亞當·福魯吉(Adam Foroughi)在財報后電話會說稱,AI的助力讓AXON 廣告引擎不斷改進,為廣告合作伙伴提供了更為精準的投放能力,使其成為推動業務增長的重要催化劑。
在業績大超預期及四季度指引保持強勁的影響下,愛普拉維股價持續上漲,市值一度突破千億美元大關,該股年初至今的累計漲幅達724.11%,遠超英偉達同期182.37%的漲幅。
信達證券在研報中稱,營銷可能是AI商業變現最快的領域。愛普拉維股價暴漲的背后,或從側面印證了AI營銷的變現能力遠超市場預期。廣發證券也表示國內營銷公司的AI營銷工具相繼落地,建議關注2024年國內營銷公司產品迭代節奏和商業化推進情況。
分析人士認為,科技產業的投資主線將繼續圍繞AI展開,AI應用商業化進程啟動一年后,越來越多的跡象表明,海外資金對AI的挖掘正從硬件切換到軟件,垂類軟件公司價值加速兌現,應用側的未來更加清晰。
(文章來源:新華財經)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