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AI資訊 > 最新資訊 > 善治之外也需要善技雷軍、吳泳銘、周源烏鎮共議AI向善

善治之外也需要善技雷軍、吳泳銘、周源烏鎮共議AI向善

南方都市報    2024-11-21

  世界互聯網大會和浙江烏鎮自2014年起,以一年一次的烏鎮峰會形式,相伴相生。11月19日至22日,2024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如期舉辦。

  邁入第11個年頭的烏鎮峰會,正式開啟“下一個十年”的新篇章。主題設置從首屆峰會的“互聯互通、共享共治”,到本屆峰會的“擁抱以人為本、智能向善的數字未來——攜手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互聯網之光在烏鎮這座古韻悠然的江南水鄉熠熠生輝,互聯網領域的前沿技術趨勢、行業最新成果、全球產業合作在此匯聚。

2024烏鎮峰會的主題宣傳語“以人為本,智能向善”

  站在“下一個十年”新起點,今年的烏鎮峰會全新設立了“世界互聯網大會杰出貢獻獎”,以表彰在全球互聯網相關領域作出杰出貢獻的個人與企業,也希望通過頒發該獎項,發揮榜樣模范的引領作用,激勵各方不斷推動互聯網及相關領域蓬勃發展,讓更多國家和人民共享互聯網發展成果。“世界互聯網大會杰出貢獻獎”的得主在烏鎮峰會開幕式現場揭曉,螞蟻集團、阿里巴巴、騰訊、中國電信等企業獲獎。

  “中國是互聯網技術持續變革創新的沃土”

  南都記者參會獲悉,在20日上午的開幕式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丁薛祥發表主旨講話,小米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雷軍作為產業代表發言。雷軍堅定表態稱:“中國是互聯網技術持續變革創新的沃土。”

2024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主論壇現場,座無虛席

  在20日下午的主論壇上,中國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主任、世界互聯網大會理事長莊榮文,馬來西亞通訊部副部長張念群,上海合作組織秘書長張明,阿里巴巴集團首席執行官吳泳銘,360集團創始人周鴻祎,螞蟻集團董事長、首席執行官井賢棟,非洲互聯網之父、加納科網董事長尼·奎諾等出席并發言。

  作為先進生產力,“AI正在深入千行百業,推動生產力革命”,吳泳銘稱,以今年的諾貝爾獎為風向標,科學界已經形成共識:AI開創了科研新范式,是科學發現的加速器、技術發明的孵化器。

阿里巴巴集團首席執行官吳泳銘

  知乎創始人、首席執行官周源今年也來到了烏鎮峰會現場,他告訴南都記者,世界互聯網大會作為一個比較開放的國際組織,受關注的程度越來越高,來交流的世界同行人數在增加,有更多的人在討論AI。“現在的時代熱點就是AI,但和去年相比,大家明顯更關注AI的應用”。

  他表示,“有了AI以后,大家會有更明顯的體感,速度迭代實在太快了,花了很多錢訓練出來的模型半衰期可能也就半年。”在這樣快速迭代的環境下,周源認為,還是要抓住普遍的、最根本的用戶需求,清晰自己的定位,不斷去消化,然后抓住每一次媒介升級、技術進步的機會,讓自己變得更好一些。

知乎創始人、首席執行官周源接受媒體記者采訪。南都記者趙唯佳攝

  烏鎮峰會期間,還有24場分論壇同期舉行,圍繞全球發展倡議、數字化綠色化協同轉型發展、數字經濟、開源生態發展、數據治理、網絡法治、互聯網文化交流互鑒、數字教育、青年與數字未來、人工智能技術創新與治理、網絡安全技術發展與國際合作等議題,與會嘉賓求同存異,凝聚共識,為世界互聯網的未來貢獻智慧。

  值得一提的是,粵港澳大灣區互聯網發展論壇也是重磅分論壇之一。粵港澳三地政府、產業、學術、媒體等領域的嘉賓齊聚烏鎮,圍繞“融合創新·智領未來”的主題,從經濟創新、治理創新、媒體創新三個角度,探討如何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粵港澳三地的共同發展和繁榮。

  “生于深圳、香港上市、扎根大灣區”的騰訊,也有高管出席上述分論壇。南都記者從騰訊了解到,騰訊于2017年成立青年發展委員會,引領粵港澳大灣區青年樹立科技向善的理念。

  過去多年,騰訊多個業務落地香港,并開展兩地交流,在鄉村振興、社會組織能力建設和公益慈善事業數字化上不斷探索。在今年的騰訊久久公益節,60位香港社福機構代表赴深圳進行“數字公益的應用與發展”的人才培訓交流。未來,騰訊方面表態稱,會積極探索AI等各種方式,讓科技助力亞洲乃至全球的向善。

  智能向善,“讓AI成為負責任的AI”

  本屆烏鎮峰會的主題是“擁抱以人為本、智能向善的數字未來——攜手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南都記者注意到,組委會在英文宣傳語中將其翻譯為:A People-Centered and AI-for-Good Digital Future,由此可見,以AI為代表的先進生產力如何為人類服務?AI如何被好好地應用,而不是被濫用,已成為全球關注的事項。

  在思科大中華區副總裁,思科香港、澳門及中國南區總經理封小韻看來,AI可以提升效率,但要用在做好事上。也就是說,AI被人需要,為人所用,而不是人被AI這些工具奴役,“刷劇刷到睡不了覺、停不下來”,所以,要考慮隱私保護、倫理風險等因素,要從AI治理的角度,讓AI成為負責任的AI。

  封小韻向南都記者強調,智能向善(AI-for-Good)不是正確的廢話,模型本身沒有好壞之分,但是如果被不負責任地使用,會導致一些安全事件,比如被壞人用AI換臉騙錢。她也期待,能在世界互聯網大會這樣的平臺,增加國際對話,形成有影響力的共識,引導AI向善。

  “AI的未來充滿了希望,但是我們也需要承擔起它帶來的責任,守護好AI安全,防范好AI帶來的風險。”螞蟻集團董事長、首席執行官井賢棟在主論壇上表示,善治之外也需要善技的力量。新技術帶來的問題,往往要用更新的技術和理念來解決,行業中已經有了很多這樣的探索。

  他舉例稱,AI發展中的數據隱私問題,可以通過政策法規和密態計算技術解決;算法偏見問題,依靠監督微調和強化學習去實現價值對齊;大模型的幻覺問題,有了檢索增強生成(RAG)和知識增強生成(KAG)來有效應對;深度偽造問題,多模態AIGC檢測算法和大模型攻防測評來處理;至于技術性失業問題,通過AI提升人的新就業技能和人機融合協作,可以創造更多就業機會。

  經歷了中國互聯網全部階段的雷軍,作為產業代表在本屆峰會的開幕式上發言。他也表示,新技術帶來新的機遇,也帶來新的風險挑戰。智能時代的網絡空間治理需要借助世界互聯網大會等國際平臺,科技企業更是要發揮引領作用,落實好智能向善,和大家攜手邁向美好科技生活。

(文章來源:南方都市報)

Tags:
相關推薦
免責聲明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