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AI資訊 > 最新資訊 > 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開幕吳泳銘、周鴻祎等熱議人工智能

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開幕吳泳銘、周鴻祎等熱議人工智能

新京報    2024-11-21

  11月20日,2024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開幕,在下午的主論壇上,阿里巴巴集團CEO吳泳銘、360集團創始人周鴻祎、螞蟻集團董事長兼CEO井賢棟、寒武紀創始人兼CEO陳天石、貨拉拉創始人兼CEO周勝馥做主旨發言。

  在發言中,許多嘉賓談到了人工智能等新質生產力產業對于現代化建設的重要作用,并從國產大模型的發展方向、AI對服務業的改變、人工智能在日常生活中的融入等多個方向暢想了未來。與會嘉賓認為,要主動順應信息革命浪潮,大力推動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等技術創新發展,加快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

  吳泳銘:AI推動生產力變革將創造巨大價值

  “未來30年,AI將會全面提升整個世界的生產力水平。其所創造的價值將遠遠大于過去30年互聯網鏈接創造的價值。”11月20日,2024年烏鎮世界互聯網大會主論壇上,阿里巴巴集團CEO吳泳銘如是表示。

  吳泳銘現場發言稱,過去30年,互聯網的主要價值是鏈接。而在未來30年,AI將全面提升整個世界的生產力水平,甚至能創造遠超互聯網鏈接所創造的價值。

  貝殼財經記者了解到,AI目前正在逐步深入千行百業,助力提升產業能力,推動生產力革命。上一個階段,企業“上云”為產業互聯網按下快進鍵,以數據驅動企業的敏捷創新和業務增長。公開數據顯示,如今中國80%的科技企業、65%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和60%的A股上市公司都已“上云”。

  而在未來的時間里,AI則將帶著不斷進化的通用智能,推動千行百業從數字化邁向智能化,更加強有力地提升生產力水平。同時隨著AI從數字世界走進物理世界,未來大部分事物都會具備AI能力,實現“數”“實”天然融合。

  吳泳銘表示,多年來阿里堅持把最新、最全的自研大模型向全行業開源,推動打造繁榮的AI生態。模型開源極大降低了各行各業開發AI、使用AI的門檻,推動AI在豐富的場景中落地應用。

  “場景豐富、應用活躍,是上一階段中國互聯網取得全球矚目成就的重要原因。而在AI時代,這種場景和應用的優勢有望得到延續。”吳泳銘說。

  周鴻祎:中國大模型發展應揚長避短選擇自己的道路

  360集團創始人周鴻祎在作以“擁抱專業大模型,引領新工業革命發展”為題的演講表示,大模型的出現將引領人類進入智能化時代,并成為新一輪工業革命的驅動引擎。他同時提出,中國的大模型產業發展應揚長避短,選擇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

  他在演講中強調了大模型未來在各行各業中的應用及其帶來的變革,并提出了中國在相關方面的發展策略和建議。他認為,未來大模型會席卷所有行業,重塑所有行業,成為新一輪工業革命的驅動引擎。而在國家的大力支持和全行業的共同努力下,中國大模型產業已“躋身全球領先行列”。

  但與此同時,周鴻祎也坦言,目前中國大模型產業在算力芯片和數據上仍面臨一定限制,因此要揚長避短,選擇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

  什么是“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周鴻祎認為,大模型未來會形成涇渭分明的兩條發展路線,一條路是越做越大,走“原子彈路線”,探索人類的星辰大海。但他同時對OpenAI試圖打造一個全知全能超級通用大模型的可行性存疑,他認為一方面人類訓練數據幾近枯竭,Scaling law遭遇了巨大瓶頸;另一方面想要開發一個放諸四海皆準的大模型在邏輯上也很難自恰。

  因此,他提出可以結合垂直領域的數據進行訓練,走專業大模型之路,避免陷入算力和數據上的競爭,把大模型拉下神壇,從“原子彈”變為“茶葉蛋”,而后者更適合中國大模型產業發展。

  對此,周鴻祎提出了大模型的“六大應用場景”,包括:第一,科技平權,充分結合個人需求,消除數字鴻溝,實現人人智能;第二,萬物智能,大到智能網聯車,小到個人電腦和手機,大模型將成為硬件設備標配;第三,賦能傳統產業“數轉智改”,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訓練專用模型解決專業問題,多個模型協同工作;第四,賦能自動駕駛、具身智能、生物制藥等未來新興產業;第五,AI for Science,利用AI改變基礎科學問題的研究方法;第六,重視大模型帶來的安全新挑戰。

  井賢棟:AI讓服務業迎來大規模個性化的時代

  螞蟻集團董事長兼CEO井賢棟表示,AI將從根本上改變所有的行業,讓服務業迎來真正大規模個性化的時代。他認為,以人為本發展人工智能,核心在于讓AI人人可享、人人受益。為此,我們在對AI未來充滿希望的同時,也要承擔起AI帶來的責任,守護AI安全。

  “人工智能是前所未有的革命性技術,會帶來一個全新的世界,”井賢棟表示。他認為,這樣的變革將體現在三個方面:AI會從根本上改變所有的行業,重塑產業形態和經濟圖景;AI會幫助人類擁有“超級能力”,解決過去無法解決的復雜問題;AI會推動機器人技術快速發展,成為人類的助手。

  結合螞蟻集團自身的探索,井賢棟認為,AI讓服務業迎來大規模個性化的時代。“生成式人工智能,基于對自然語言的掌握,能夠更好地理解人的意圖,并生成個性化的供給,以智能化的方式交付給用戶,從而實現端到端、全生命周期的個性化體驗。數字化解決了服務的連接和觸達問題,而智能化在此基礎上,可以實現個性化服務的迭代升級,服務業數字化是智能化的序章。”

  產業的三個能力短板——領域認知能力弱、復雜推理能力差,以及端到端落地難,螞蟻自主研發了“認知決策智能體技術創新與應用”項目,包括三大核心技術:一是研發了萬億參數的可信大模型基座“百靈大模型”,打造了可信的“大腦”;二是研發了高性能知識決策引擎,讓大模型像專家一樣決策;三是研發了行業智能體開發平臺“百寶箱”,讓大模型“有手有腳”能辦事,打通AI落地最后一公里。這項技術獲得了本屆世界互聯網大會領先科技獎。

  井賢棟還在現場透露,螞蟻正在持續加大對強化學習的投入,通過將強化學習技術與大模型結合,持續提升大模型的長邏輯推理能力,實現媲美人類的、更精準的智能決策。

  “AI的未來充滿了希望,但是我們也需要承擔起它帶來的責任,守護好AI安全,防范好AI帶來的風險。面向未來,我們期待和各界攜手合作,釋放AI紅利,踐行AI責任,擁抱以人為本,智能向善的數字未來。”井賢棟說。

  陳天石:我們身處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技術變革關鍵時期

  寒武紀創始人兼CEO陳天石表示,當前計算機處理能力飛躍,算法不斷精進,人工神經網絡模型能力在大眾互聯網和大數據量的驅動下大幅攀升,先后在計算機視覺、語音和自然語言處理傳統領域實現了重大突破,人工智能已經邁進了群星閃耀的新紀元,從一個曾經冷門的學科演進成為推動人類科技全面進步的關鍵領域。

  在陳天石看來,如今人工智能作為不設上限的創新力量,已經深層次地融入和改變了人們的日常生活,“在即將到來的未來,我們的智能醫療可以幫助醫生精準診斷,新藥的研發周期也將大幅縮短,每個患者都能獲得領先的醫療服務。智能教育可以為每個學生配備數字教師,根據學生學習的情況,有個性化的解答疑問并提供輔導,讓所有的學生都享受到私人教師般的教育活動。”

  “現在我們已經身處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技術變革的關鍵時刻,我非常有幸能在有生之年見證和參與這場科技革命,這也讓我深感自豪。無數的例子表明,人工智能發展至今已不僅是技術進步的工具,它更有潛力成為增進人類福祉的強大的力量,成為能讓全球數十億人切實獲益的科技手段,成為讓世界變得更好的技術推手。”陳天石說。

  陳天石表示,人工智能賦予了人類構建更多美好事物的機會,如何把握這個機會,讓技術真正意義上促進人類健康和長壽,消除貧窮與饑餓,治理浪費和污染,消弭矛盾與紛爭,已成為全人類共同的課題,“智者順勢而謀,我們中國的科學家和工程師將與全世界的同行一道,肩負人工智能造福人類的崇高使命,攜手共進,共同駛向人工智能的星辰大海。”

  周勝馥:從copy to China到copy from China

  在貨拉拉創始人兼CEO周勝馥看來,相對10年前互聯網加物流的新模式的初見雛形,如今貨運模式已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在有效降低社會物流成本的當下,互聯網對于物流最大的改變,正是通過效率的提升去降低物流成本。以貨拉拉為例。在人、車、貨、路的4個物流關鍵業務上面,如今平臺通過信息化、智能化的改造,大大提升了車貨的匹配效率,降低了貨車的空載時間,為社會節約超過100億元的物流費用。

  事實上,數字經濟不僅帶來產業的升級,也為安全保障和環境保護主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貨拉拉經過自研的AI防護模型,可以實施預測識別、干預高風險的訂單,降低安全事故的發生。

  “互聯網加物流發展10年,如今我國在各個領域已經具備向海外輸出先進產品和技術的能力,從copy to China到今天的copy from China”周勝馥如是說。

(文章來源:新京報)

相關推薦
免責聲明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