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醫療裝備產業市場規模已近1.3萬億元
新華財經上海11月19日電(記者杜康)近日,2024中國醫藥工業發展大會系列論壇之一的“醫療裝備創新發展論壇”在滬舉辦。此次論壇以“共享新成果,共創新生態,共謀新發展”為主題,由機械工業儀器儀表綜合技術經濟研究所(以下簡稱儀綜所)與中國醫學裝備協會聯合承辦。
記者在論壇上獲悉,近年來,我國醫療裝備產業規模發展壯大,創新能力顯著增強,2023年我國醫藥醫療裝備市場規模接近1.3萬億元,邁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
醫療裝備關系國計民生。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一司司長王衛明介紹,近年來,我國醫療裝備產業規模發展壯大,2023年我國醫藥醫療裝備市場規模接近1.3萬億元,同比增長10.4%,規模以上企業實現營收超過5100億元,近10年保持快速增長的態勢。在京津冀、上海等地培育了五個國家級先進制造業集群。
同時,我國醫療裝備產業創新能力顯著增強。我國支持建設國家高性能醫療器械創新中心、醫療裝備產業技術公共服務平臺,加強基礎前沿關鍵共性等技術的研發,目前,ECMO腔鏡手術機器人等一批高端的產品獲證上市并且投入到臨床,功能成像裝備還有放療設備等等一批引領性、原創性的產品不斷涌現。
醫療裝備產業應用惠民成效也逐漸凸顯。隨著我國高端醫療裝備推廣應用項目的實施,PET-CT、磁共振成像系統等大型裝備加速在醫療機構配備,開展了幾百例5G遠程手術,促進優質醫療資源惠及西藏、新疆、青海等偏遠地區群眾。
中國醫學裝備協會理事長侯巖表示,隨著我國醫學裝備市場規模突破萬億,市場格局也發生根本性變化,已經步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裝備創新發展既依賴于前沿技術賦能和現代制造業的支撐,更離不開從臨床應用場景出發,離不開醫工協同、多學科深度融合。通過原創性重大科學問題研究和技術創新,可進一步為醫學裝備智能發展和臨床應用開辟新賽道,塑造新動能、成就新趨勢。”
中國醫學裝備協會副理事長、儀綜所所長歐陽勁松表示,我國醫療裝備呈現產業規模增長、創新產品涌現、醫工協同生態逐步完善、市場占有率提升、產業集中度提高的良好局面。不過,他同時也提出,我國醫療裝備產業仍存在高端裝備依賴進口、產業基礎薄弱、人才缺乏、創新產品應用難、質量管理和使用風險等問題。面向未來,他認為,醫工交叉融合模式仍要不斷深化,要注重高速向高質量發展的轉變,要用標準化手段讓工業體系融入醫療裝備發展,要進一步明確高端醫療裝備重點領域和研發方向。
(文章來源:新華財經)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