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AI資訊 > 最新資訊 > 人形機器人的“國家隊模式”:技術開源、成立俱樂部,讓機器人跑馬拉松

人形機器人的“國家隊模式”:技術開源、成立俱樂部,讓機器人跑馬拉松

新火種    2024-11-19

人工智能技術的諸多落地場景中,人形機器人被市場看作是最具商業價值的行業之一。

在國內,隨著人形機器人產業的向前推進。2023年以來,包括宇樹H1、智元遠征A1、傅利葉GR—1、星動紀元“小星”、逐際動力CL—1等在內的一批國內人形機器人產品被陸續推出。與幾年前踏入自動駕駛的創業者類似,這些人形機器人公司的創始人都很年輕,大多都是90后一代。

宇樹科技的創始人王興興曾對鈦媒體APP表示,人形機器人行業之所以能在短時間內爆發,是因為大模型的出現,讓創業者看到了人形機器人走向通用的可能。而大模型和人形機器人都是全新的技術領域,以往的經驗和技術都不再適用,所以更年輕的人學習起來更快,也更愿意深入進去。

另一方面,各地成立的“國家隊”——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也開始走到了臺前。

11月11日,國家地方共建具身智能機器人創新中心(此前為“北京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對外公布創新中心成立一年以來取得的建設成就,并宣布將就已有技術成果面向行業陸續開源開放。

這是人形機器人行業發展的另一個方向,地方政府希望借助創新中心的平臺模式,以產業集聚化的方式推動具身智能加快落地,并在發展過程確立相對統一的技術標準。

從結構圖紙到訓練框架,統一開源

國家地方共建具身智能機器人創新中心的前身,為北京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

2023年,工信部發布《人形機器人創新發展指導意見》,將以人形機器人為代表的具身智能產業定位于科技競爭新高地、未來產業新賽道、經濟發展新引擎。在《北京市機器人產業創新發展行動方案(2023—2025年)》中,明確制定了培育100種高技術高附加值機器人產品、100種具有全國推廣價值的應用場景,形成創新要素集聚、創新創業活躍的發展生態的目標,并通過設立專項資金、提供稅收優惠等方式,加大對具身智能機器人產業的支持。

同年底,由優必選、京城機電、小米機器人、亦莊機器人等10家企事業單位出資聯合組建,北京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正式成立。優必選、小米、京城機電分別占股約28.57%,并列第一大股東。

成立一年之后,創新中心構建了通用機器人母平臺“天工”和多能具身智能體平臺“開物”?;谌韰f同智能小腦平臺,“天工”實測平均時速可達每小時10公里,最高奔跑速度已提升每小時12公里。

多能具身智能體平臺“開物”包含AI大模型驅動任務規劃的具身大腦和以數據驅動的端到端技能執行具身小腦,具備一腦多機、一腦多能的能力,未來將擁有200萬條機器人軌跡數據,適配超20個以上機器人本體,實現具身能力開發時間降低90%。數據生態方面,創新中心數據采集涵蓋6類本體7大典型場景,日產數據已達10TB。

據鈦媒體APP了解,作為具身智能研究的基礎底座,高性能、可拓展的通用本體平臺是技術突破的“剛需”。未來,創新中心將聯合全球高校、科研院所、集成商等具備人形機器人二次開發能力的機構,共同打造最具影響力的具身智能開源開放社區。

目前,創新中心已開放了“天工”軟件開發文檔、結構設計文檔,年底將開源天工結構圖紙、軟件架構、電氣系統等內容,數據集、運動控制訓練框架等方面也將陸續開放開源。北京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優必選等首批合作伙伴,將通過課題申報、實驗室共建、揭榜掛帥等多種形式合作共研,以“天工”為基礎平臺,在本體開發、具身大腦、智能小腦等多個前沿方向展開探索。

此外,定位于引領產業協同的國家級創新平臺,創新中心當前階段的重要任務是集合全球產學研精英資源,共創共研突破技術難關。目前,創新中心與北京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河北工業大學、信通院、他山科技分別成立具身智能領域的相關聯合實驗室,在情感智能、工業機器人、電子皮膚、電子芯片等多個前沿方向發力探索。

制定國家標準,成立機器人俱樂部

除了關鍵技術的開放,創新中心正牽頭具身智能相關企業及科研機構制定行業標準體系,形成行業統一標準,加快產業規范化發展和場景落地。從機器人本體的性能要求,到加速具身智能的數據保障,再到機器人本體與大腦的智能化結合,構建具身智能機器人的標準系統架構。

為解決以雙足、四足為代表的具身智能機器人腿式機器人運動性能指標不統一、試驗條件不一致、測試方法不規范等問題,創新中心已參與發布國家標準《腿式機器人性能及試驗方法標準》,這是第一個與人形機器人相關的國家標準,該項標準也同步制定了國際標準,在ISO TC299上進行了立項。

此外,具身智能模型強大的泛化能力,需要大量的數據支撐。創新中心牽頭立項《人工智能 具身智能 數據采集規范》工信部行業標準,這是國內第一個具身智能數據集的行業標準,該標準規范了具身智能數據集采集的格式,不同公司采集的數據可以互相共享開源,能夠加速模型“涌現”。

創新中心聯合業內多家權威機構起草的《人形機器人智能化分級》標準,智能化分級將基于用戶需求響應和人形機器人自主行動能力,將人形機器人智能化等級劃分為0到5級。三大標準覆蓋技術研發、產品評價、數據采集、流通管理等關鍵環節,為研發到產品流通全流程提供了標準化范式。

除此之外,全國首個具身智能機器人俱樂部宣布成立,由國家地方共建具身智能機器人創新中心擔任發起單位。俱樂部將組織和參與國內外具身智能機器人競技賽事,為具身智能機器人提供新的對比和測試維度,推動具身大腦、智能小腦等各個細分技術迭代。

俱樂部成立后的首個競賽項目也公開披露。由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指導,人形機器人馬拉松比賽將于2025年亦莊半程馬拉松期間同步舉行,并面向全球機器人俱樂部征集人形機器人參賽,“天工”已確認明年參與。(作者 | 饒翔宇 編輯 | 鐘毅)

相關推薦
免責聲明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