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AI資訊 > 最新資訊 > 恒玄科技Q3營收凈利創新高擬“頂格”使用超募資金補流前十大股東現翱捷科技董事長身影

恒玄科技Q3營收凈利創新高擬“頂格”使用超募資金補流前十大股東現翱捷科技董事長身影

科創板日報    2024-11-16

《科創板日報》10月24日訊(記者 郭輝)恒玄科技今日(10月24日)盤后發布2024年第三季度報告。

公告顯示,該公司今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24.73億元,同比增長58.12%;歸母凈利潤2.89億元,同比增長145.47%。

單季度來看,其第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9.42億元,同比增長44.01%;凈利潤1.41億元,同比增長106.45%,均創下單季度新高。

恒玄科技表示,年初以來,該公司下游智能可穿戴及智能家居市場需求持續增長,驅動公司營收高速增長;凈利潤大幅增長主要由于營業收入快速增長帶來規模效應,期間費用率降低,以及銷售毛利率持續提升。

毛利率方面,由于產品結構的變化和上游成本的下降,該公司銷售毛利率逐季改善。今年前三季度銷售毛利率為33.76%,其中第三季度銷售毛利率34.68%,環比第二季度提升1.29 個百分點。

另據公告顯示,由于三季度匯率波動較大,恒玄科技期內產生匯兌損失1533萬元,對凈利潤造成一定影響。

恒玄科技在今年第三季度接受機構調研時,關于今年下半年展望表示,通常下半年是傳統的消費電子旺季,尤其是三季度,一般來說新品發布會比較多。“目前看到的還是正常旺季的節奏。”

該公司還表示,其庫存保持在健康水平,同時認為渠道的庫存并不高,公司營收的增長主要還是由下游的真實需求帶動的,近年可穿戴市場也一直在成長。

恒玄科技預計其產品結構將在今年得到持續改善。今年上半年,該公司手表/手環類芯片占營收比重約為28%,耳機類芯片占比約六成。其表示,近兩年手表/手環類芯片的營收增速較快,占營收結構的比重越來越大,該公司整體營收結構也更加多元化。“展望下半年及明年,隨著一些手表新客戶和新項目的持續導入,這一部分營收的占比還會繼續提升。”

恒玄科技主營業務為無線超低功耗計算SoC芯片的研發和銷售。在AI應用功能的芯片研發方面,其自主研發了BECO嵌入式AI協處理器及對應指令集,能夠和主CPU核心配合工作,完成基于神經網絡AI算法的各種音頻處理,同時保持更低的功耗水準。

恒玄科技稱,端側AI的發展和該公司芯片的升級迭代路徑非常匹配。該公司對自身的定位是無線超低功耗計算SoC芯片,而可穿戴受益于端側AI的發展,會對芯片提出新的需求,如:可穿戴的環境感知能力要變得更強等。因此,主控芯片的算力需要相應提升。同時,可穿戴產品的剛需在于長續航,這使得芯片在算力提升的基礎上,還要保持較低的功耗水平。

恒玄科技財報顯示,其今年前三季度的經營性現金流量凈額為2.47億元,同比去年減少21.67%。

該公司今日(10月24日)披露的另一則公告,宣布擬使用剩余超募資金用于增加募投項目投資額并補充流動資金。目前相關議案已通過董事會與監事會審議,但尚需提交股東大會審議。

其中,計劃使用超募資金人民幣4.3億元,用于增加募投項目“發展與科技儲備項目”的投資金額。具體來看,將主要投入“面向智能耳機的藍牙音頻芯片工藝升級”子項目、“面向智能家居的WiFi/藍牙雙模音頻芯片工藝升級”子項目、“智能手表SoC芯片”子項目。

按照原計劃,上述前兩個子項目的募集資金投入進展已接近100%,智能手表SoC芯片投入進展也已接近70%。

據中信建投出具的核查意見,此次使用超募資金追加投資,系根據恒玄科技在研項目的研發進度,為充分發揮公司競爭優勢,提高募集資金使用效率及效益,綜合考慮當前募投項目的建設要求、資金使用計劃、項目實施進度、募集資金使用情況等因素。

同時,恒玄科技還計劃使用剩余的超募資金約人民幣7.99億元永久補充流動資金,此次補流資金占超募資金總額的比例約為29.00%。按照證監會及上交所對上市公司使用超募資金的有關規定,最近12個月內累計使用超募資金永久補流的資金金額不得超過超募資金總額的30%。

公告中稱,此次補流并用于經營活動,主要是為保證募投項目建設的資金需求和募投項目正常進行的前提下,為滿足公司流動資金需求,提高募集資金的使用效益和降低財務成本,進一步提升公司盈利能力。

股東變動方面,中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旗下的中歐創新未來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在第三季度對恒玄科技進行了減持,數量分別為36.34萬股、15.30萬股。

值得關注的是,翱捷科技董事長戴保家,在恒玄科技三季度報披露后,時隔一年重新成為其前十大股東,持股比例為1.25%,持股數150.42萬股,市值約3.19億元。截至去年三季度末,戴保家為該公司第八大股東,并且一年前后的持股數量相同。

翱捷科技是一家提供無線通信、超大規模芯片的平臺型芯片企業,同時擁有全制式蜂窩基帶芯片及多協議非蜂窩物聯網芯片研發設計實力,且具備提供超大規模高速SoC芯片定制及半導體IP授權服務能力。翱捷科技與恒玄科技創始人及核心團隊此前均曾在銳迪科任職,成立于2004年的銳迪科在業內有著國內射頻前端芯片的“黃埔軍校”之稱。

相關推薦
免責聲明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