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運輸部“劇透”一系列舉措智能網聯汽車有望迎政策密集期
《科創板日報》11月7日訊智能網聯汽車有望迎政策密集期。
今日,在第七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2024智能交通上海論壇”上,交通運輸部科技司相關負責人透露了近期工作舉措,具體包括:
1)編制“人工智能+交通運輸”實施意見;2)研究完善交通運輸領域人工智能創新平臺建設,推動開展場景攻關;3)健全有組織科研機制,探索開展自動駕駛等提升行動;4)加強高質量標準供給,實施標準提升等一系列行動。
就在日前,深圳市智能網聯汽車政府監管平臺招標結果公布。深圳市城市交通規劃設計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中汽數據(天津)有限公司聯合體為候選供應商單位。
根據招標內容,該項目或在2025年底前建成投入使用,提供智慧出行、智慧環衛、無人物流、智慧停車、智慧港區等豐富場景的應用服務。作為國內首個落地的城市級車路云平臺,也是首個涵蓋智能網聯汽車全鏈條、全周期管理的政府監管平臺,有望成為深圳智能網聯汽車高質量發展的核心支撐。
當前,作為新質生產力的重要載體之一,加快發展智能網聯汽車已成為各界共識。今年7月,工業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門公布了智能網聯汽車車路云一體化應用試點城市名單,包括北、上、深、廣在內的20個城市首批入選。10月17日,20個城市發布“車路云一體化”一致行動宣言。
圍繞相關技術要求、應用需要,“車路云”一體化建設逐步開展。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副總經理龔進峰表示:“涉及智能網聯汽車領域的多項國家強制和推薦標準將于2024年至2026年密集發布。”
中信證券10月31日研報指出,隨著政策端的持續推進,以及產業端的快速發展,后續智能網聯汽車將迎來招標建設的快速發展時期,具備相關行業資質、技術能力的公司有望獲得業務機會。
國聯證券認為,在中性預期情景下,預計2025年、2030年車路云一體化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值增量為7295億元和25825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達28.8%。智能化領先的整車廠和智能化零部件供應商有望率先受益。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