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經濟產業基金熱持續深圳也來了!
《科創板日報》11月6日訊(記者 李明明 敖瑾)又一地發布低空經濟產業基金。
今日,深圳市財政局發布了七大產業基金遴選基金管理機構的公告,涉及低空經濟產業基金、人工智能和具身機器人產業基金、空天產業基金、超高清視頻顯示產業基金、海洋產業基金、新能源產業基金、網絡與通信和智能終端產業基金,整體擬設規模達215億元。
具體到單只基金規模,人工智能和具身機器人產業基金為本次規模之最,達100億元;海洋產業基金則為15億元;低空經濟產業基金及其余4只擬設規模則均為20億元。
基金相關主管部門對《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這七大產業基金屬于“20+8”產業基金群的第三批。而值得一提的是,其中受到市場矚目的低空經濟產業基金以及人工智能和具身機器人產業基金,并不完全屬于深圳原定的“20+8”產業范疇,足見政策對上述兩大產業的重視。
管理機構遴選要求提高深圳于2022年6月出臺“20+8”產業政策,20個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包括:網絡與通信、半導體與集成電路、超高清視頻顯示、智能終端、智能傳感器、軟件與信息服務、數字創意、現代時尚、工業母機、智能機器人、激光與增材制造、精密儀器設備、新能源、安全節能環保、智能網聯汽車、新材料、高端醫療器械、生物醫藥、大健康以及海洋產業集群;8個未來產業包括合成生物、區塊鏈、細胞與基因、空天技術、腦科學與類腦智能、深地深海、可見光通信與光計算、量子信息。
同年12月,配套的“20+8”產業基金群正式對外發布。而截至到本次七大產業基金遴選公告發出前,深圳市已公示兩批共9只產業基金的管理人,涉及產業包括合成生物、腦科學與類腦智能、細胞與基因、數字創意裝備、高端裝備以及智能傳感等領域,累積擬設基金規模已達250億元。
加上本次發布遴選計劃的7只產業基金,深圳“20+8”產業基金群擬設總規模已達465億元,覆蓋的產業也已經過半。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引發市場關注的低空經濟產業基金,聚焦領域事實上在深圳原來規劃的“20+8”產業以外。盡管如此,《科創板日報》記者注意到,深圳在發展低空經濟產業方面具備一定先發優勢,當前已聚集一批低空經濟產業鏈企業,包括無人機廠商大疆、無人機飛行系統及攝像技術服務商道通智能以及飛行控制系統和自動駕駛系統研發商邊界智控等。
此前,深圳方面亦已發布了相關政策,支持當地低空經濟發展。包括今年8月發布的《深圳市低空起降設施高質量建設方案(2024-2025)》,以及更早前的《深圳市支持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等。
另外,《科創板日報》記者還注意到,第三批基金對管理機構的遴選要求對比之前有了明顯的細化和提高。尤其是在出資結構和要求以及管理機構的產業資源和服務能力方面,這7只基金在公開遴選申報指南中都做出了明確的提示要求。
其中,出資結構和要求方面,遴選指南特別提出:“允許給予社會資本募資期。社會資本募資期為自基金工商注冊登記之日起最長不超過12個月。”
在對應的提示中還提到,“申報機構應提出完整詳細的基金出資結構與募資時間安排。鼓勵募集更高比例社會資本、加大管理機構或與其存在關聯關系的普通合伙人的認繳出資;鼓勵產業方或管理機構及其關聯方以自有資金出資。以上將作為遴選評審的考量因素之一。”
深圳一股權投資機構投資人士對《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新增的說明或與此前兩批基金中,存在個別基金社會化募資進度不及預期有關,“有個別基金因為資金沒到位,到現在還沒有實質的推進。”
在產業資源方面,《科創板日報》記者注意到,本次的遴選指南也做了細化,其中明確提到,鼓勵基金投資戰略性項目并明確相應比例,并把該比例作為遴選評審的考量因素之一。而“戰略性項目”,具體是指:由基金主管部門向管理機構書面明確的項目或管理機構向基金主管部門提出并經書面認定的項目等。
多地設立低空經濟產業基金深圳今日發布20億低空經濟產業基金,是今年低空經濟產業基金熱的延續。
最近參與這波熱潮的還有無錫。該市簽約了宜興市通航及現代交通產業發展基金等8只低空經濟產業基金,以約153億元的資金規模支持產業發展。無錫此前還提出,到2026年,當地低空經濟產值規模將突破300億元。
而據《科創板日報》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已有北京、安徽、江西、重慶、廣州、貴陽、武漢、蘇州、無錫、沈陽等十個省市發起設立低空經濟產業基金,其中,規模最高或達200億元。
這200億元規模的基金來自蘇州,通過簽約16個低空經濟基金群的方式實現。《科創板日報》記者還注意到,今年以來,蘇州已簽約低空經濟項目超300個,計劃總投資超900億元;新簽約低空經濟產業基金19個,總規模超200億元。
此外,武漢和貴陽也是以基金集群的形式來設立低空經濟產業基金。
其中,武漢提出市、區共同形成總規模不低于100億元的低空經濟發展基金群;貴陽國家高新區則構建了“3+2+1”的低空經濟產業基金體系,參與設立8只基金,基金總規模45億元,加大對低空經濟發展的資金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8月,上海、河南、江西、湖北等密集發布低空經濟相關政策,紛紛表示要設立產業基金或加大基金支持力度。
《上海市低空經濟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4-2027年)》提出到2027年,建立低空新型航空器研發設計、總裝制造、適航檢測、商業應用的完整產業體系,打造上海低空經濟產業創新高地、商業應用高地和運營服務高地,核心產業規模達到500億元以上。強化金融支撐,加大市級產業轉型升級基金支持力度,吸引社會資本、國有資本積極參與,覆蓋創新企業全生命周期股權融資需求。
河南省發布的《促進全省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2024—2027年)》則提出拓寬投融資渠道。充分發揮政府投資基金引導帶動作用,引導社會資本加大低空經濟領域投入力度。支持企業牽頭設立低空經濟產業基金,共同推動低空經濟發展。積極協調金融機構加大對低空經濟類企業的信貸支持力度,鼓勵企業通過風險投資、股權投資、銀行融資等方式開展融資。
中國城市發展研究院常務副院長袁帥此前告訴《科創板日報》記者,產業基金能發揮巨大的杠桿作用,撬動更多的資金、資源和力量參與到地方低空經濟產業的建設中來。
其次,產業基金還能為低空經濟產業提供更多的投資機會,吸引更多的社會資本和專業機構參與,進一步推動低空經濟產業的創新和發展。
最后,產業基金還能幫助低空經濟產業更好地對接市場需求,推動相關技術和應用的研發和落地,進一步拓展低空經濟的應用場景和市場空間。
而一位曾投出無人機項目的投資人告訴《科創板日報》記者,當下,各地對低空經濟的支持正由“政策指導”向“資金支持”延伸。但還需要從細分賽道上入手來有針對性地扶持,并為中小企業量身定制政策,推動更多產業資本、國家級基金進入。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