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主題前瞻】蘋果將首次進軍智能家居網絡攝像頭市場
【今日導讀】
【主題詳情】
蘋果將首次進軍智能家居網絡攝像頭市場
據行業媒體報道,天風國際分析師郭明錤發布爆料消息稱,蘋果將首次進軍智能家居IP camera(網絡攝像頭)市場,計劃2026年量產,目標年出貨量達到千萬級別。此新產品可望與Apple其他硬件產品透過無線連接整合。
AI技術快速發展,智能家居市場有望步入成長期:在消費類市場,目前華為、小米、京東、騰訊、海爾、等眾多品牌已經進入全屋智能領域。華金證券指出,智能家居作為最具前景的賽道之一,需要基于全屋智能生態、設備聯動及模式創新,以此豐富智能家居、智能照明、智能家電的場景體驗,讓全屋智能落地應用。伴隨著AI技術的發展,目前智能家居行業軟硬件系統更加趨于成熟,整個市場有望在AI技術的推動下迎來新的成長周期。市場分析認為,隨著未來經濟環境的回暖,智能家居在2025年有望突破萬億,隨著AI及5g的技術突破,以及外部環境加持,智能家居在消費者終端的認知逐步提升,部分智能家居爆品引發消費者需求釋放。
上市公司中,螢石網絡表示,公司在智能家居攝像機、智能入戶等視覺類產品上已經建立了領先的市場地位。崇達技術控股子公司普諾威多年來專注于BT載板的研發和生產,主要客戶有歌爾微電子、瑞聲科技、敏芯微電子、日月新半導體、華天等,IC載板產品廣泛應用于智能手機、平板、TWS耳機、可穿戴設備、電腦、智能音箱及其他家居設備、5G通信及汽車等領域等。捷邦科技應用于消費電子領域的產品主要為精密功能件及結構件,主要應用于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一體機電腦、智能家居等消費電子領域,直接客戶主要為富士康、精元電腦、比亞迪、廣達集團、向隆電子及立訊精密等知名制造服務商或組件生產商,產品最終應用于蘋果、谷歌、亞馬遜、SONOS等知名消費電子終端品牌。
政策與技術發展雙輪驅動,合成生物萬億賽道呼之欲出
近日,杭州召開合成生物產業高質量發展聚能奮進大會,正式發布杭州市合成生物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4-2026)》(以下簡稱《三年行動計劃》)。這也是繼去年發布國內首個地級市層面的合成生物專項政策后,杭州發布的又一重磅動作。
目前生命科學基礎前沿研究持續活躍,生物技術革命浪潮席卷全球并加速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合成生物學匯聚了多學科發展,基于工程化的設計理念,對生物體進行有目標地設計、改造乃至重新合成,甚至創建賦予非自然功能的“人造生命”,推動了從認識生命到設計生命的跨越,正在引領產業技術變革和生物經濟發展。《2024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生物制造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被定義為經濟新增長引擎,建設生物制造產業集群已成為多省市工作重點。在政策以及技術推動下,伴隨下游市場逐步成熟,合成生物學迎來高速發展。據麥肯錫分析,預計在2030-2040年,合成生物學每年帶來的經濟影響將達到1.8至3.6萬億美元。
上市公司中,萊茵生物合成生物車間已正式投產,根據市場需求與公司業務規劃,目前新車間首期排產產品包括甜菊糖苷RM系列產品、左旋β-半乳葡聚糖等,產品以其獨特性預計將保有較好的市場競爭優勢,且下游應用廣泛,具備市場需求基礎與增長潛力。圣達生物掌握多套生物素生產工藝,并選用更加環保安全的連續流催化等新工藝路線,擁有生物素手性內酯專利技術、化學酶法合成生物素中間體內酯方法等核心技術。翰宇藥業2022年已與中科院深圳先進院、深理工達成三方協議,共建“合成生物學與多肽藥物聯合研究中心”,圍繞糖尿病、肥胖、抗感染、抗腫瘤、等多肽藥物的研究開展合作。
日本政府或提出10萬億日元計劃,推動國內芯片產業發展
據報道,草案顯示,日本政府將提出一項規模至少10萬億日元(約合650億美元)的計劃,通過補貼和其他財政援助的形式,在多年內推動該國芯片產業發展。預計經濟影響總額將達到近160萬億日元。根據美國半導體行業協會數據,2024年8月全球半導體銷售額531.2億美元,同比增長20.6%,環比增長3.5%;國內半導體2024年8月銷售額為154.8億美元,同比增長19.2%,環比增長1.7%。
東莞證券分析指出,10月半導體行業進入三季報披露期,從已披露業績的企業來看,Q3大部分細分領域龍頭企業業績實現同比增長,表明行業復蘇態勢延續。展望Q4,隨著行業旺季到來和內資晶圓廠產能擴充持續推進,預計半導體行業景氣度有望持續回升。可關注當前景氣度相對較高,且Q3業績表現出色的半導體設備、封測、CIS等細分板塊。
上市公司中,易天股份控股子公司深圳市微組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部分產品為半導體相關設備,如微組部分設備用于WLP級、SIP級封裝等,半導體元器件有微組裝設備、封裝測試等設備,在半導體相關覆膜設備方面研發出了碳化硅基晶圓附膜設備,此制程為晶圓減薄前附膜,并且得到了客戶的認可。富樂德已研發并量產半導體14nm制程洗凈工藝、儲備的半導體7nm部品清洗工藝已較為成熟。公司為光刻環節的溶膠顯影、涂膠等設備提供精密洗凈服務。
央行稱引導金融資本投硬科技,滿足科技型企業不同生命周期階段的融資需求
據媒體報道,中國人大網發布央行行長潘功勝受國務院委托作關于金融工作情況的報告。潘功勝表示,持續提升金融服務質效,加大金融支持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力度。以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為著力點,激勵引導金融機構優化信貸結構。加強對新質生產力的金融支持,完善創業投資“募資、投資、管理、退出”機制。壯大耐心資本,引導金融資本投早、投小、投長期、投硬科技,滿足科技型企業不同生命周期階段的融資需求。大力發展科技創新債券和綠色債券。落實好授信盡職免責等制度。持續推進政府性融資擔保體系建設。
近年來國家大力支持科技產業,我國半導體產業鏈國產化迎來機遇。華福證券表示,半導體行業業績增長迅速,各環節營收恢復良好,而在AI、HPC、端側AI/折疊屏等創新驅動下,半導體行業有望延續增長態勢。
公司方面,瑞芯微已成為國內領先的AIoT SoC芯片供應商,當前已有多個市場的客戶基于瑞芯微主控芯片研發在端側支持AI大模型的新硬件,例如AI學習機、詞典筆、智能音箱、算力終端、會議主機等產品。匯頂科技是一家基于芯片設計和軟件開發的整體應用解決方案提供商,覆蓋“傳感、計算、連接、安全”四大核心業務,主要面向智能終端、物聯網及汽車電子領域提供領先的半導體軟硬件解決方案。公司擁有超聲波指紋、屏下光學指紋、電容指紋傳感器在內的全系列產品,是全面屏時代最受歡迎的消費產品生物識別方案。
國家航天局正會同相關部門研究編制中長期發展規劃
據媒體報道,在2024年11月11日舉辦的珠海論壇商業航天發展論壇上,國家航天局總工程師李國平透露,正在會同國家發改委等有關部門,研究編制《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中長期發展規劃(2026-2035)》。將在該規劃中留出商業航天發展的空間,研究放寬商業遙感衛星分辨率限制。可以優化行業準入,如加強科研生產活動許可,強化火箭、大型試驗、試車臺建設許可管理;研究載人商業飛行、空間物體再入的許可管理;優化衛星研制許可,取消重量500公斤以上衛星研制生產資質限制;優化發射許可流程,提高許可事項審批效率,加強實質性審查;強化商業航天項目核準,減少低水平重復建設,優化區域布局。
目前北京、上海、海南、安徽、重慶等地區已紛紛出臺相關政策鼓勵形成商業航天產業集群。國泰君安認為,商業航天有望帶動低軌互聯網星座、遙感遙測、衛星導航、衛星通信等多產業協同發展,市場潛力巨大,多地陸續出臺的政策有望催化我國商業航天產業駛入“快車道”。
公司方面,天銀機電的控股子公司天銀星際是專業研發生產星敏感器的商業公司,在國內率先實現了星敏感器的批量化生產,年產能達2000臺套。天銀星際陸續開發了納型、皮型、展開式等新一代星敏感器和高精度、超小型太陽敏感器,并參與了千帆星座等國內重點航天項目,千帆星座的前兩批發射都應用了天銀星際的星敏器產品。陜西華達作為國內重要的電連接器研制生產單位,緊跟國家重點重大項目,結合國家在航空航天領域、商用衛星的規劃,在低成本、高可靠連接器及互連產品的研制和工藝保障能力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并提供相應互聯解決方案,尤其在商用航天的小型化、低矮化及陣子天線等方向不斷實現技術更新迭代。
第三家持牌個人征信機構獲批:央行批準錢塘征信個人征信業務許可
近日,中國人民銀行今天發布公告,批準錢塘征信有限公司個人征信業務許可,這是我國批準的第三家持牌個人征信機構。據介紹,個人征信機構與中國人民銀行征信中心運營的金融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錯位發展,主要提供個人信用評價等服務。批準設立個人征信機構,有助于激發征信市場競爭活力,擴大個人征信服務的覆蓋范圍,滿足個人消費者、個體工商戶、小微企業主等的征信服務需求,支持普惠金融發展。
中國個人征信市場處于“斷直連”市場化發展關鍵節點,此前呈現一人行兩機構格局。東北證券吳源恒認為,我國個人征信業務當前市場空間270億,遠期可達347億,未來海量公共數據需求有望催生新的個人征信牌照,行業特性決定維持寡頭壟斷。
上市公司中,潤和軟件與螞蟻金服達成了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共同打造金融科技服務新模式,共同建設金融科技新生態,共同賦能金融行業新變革。稅友股份憑借領先的技術優勢和成熟的應用經驗,為稅務機關提供自然人稅收管理、稅務數據分析管理、智慧電子稅務局系統的開發與運維等服務。
又一衛星成功發射,機構稱商業航天已進入“1-10”產業化階段
11日12時03分,由紹興諸暨浣江實驗室孵化企業——眾星志連(諸暨)航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自主研發的“浣江1號”智能遙感衛星,搭乘力箭一號遙五運載火箭,在東風商業航天創新試驗區發射升空,并順利進入預定軌道。
復盤過往,近10年商業航天經歷了從無到有、快速發展的過程。中航證券研報指出,商業航天進入到“1-10”的產業化階段,行業成長速度加快。據艾媒咨詢數據,商業航天市場規模自2015年以來保持高速增長,2017年至2024年年均增長率保持在20%以上,預計2024年市場規模將達到23,382億元。
上市公司中,上海瀚訊覆蓋行業寬帶通信芯片、通信模塊、終端、基站、應用系統等,已形成了“芯片-模塊-終端-基站-系統”的全產業鏈布局,專注于陸、海、空、天領域特殊機構用戶的行業應用。華力創通開發的衛星通信系列芯片可實現語音、短信、數據、傳真、視頻回傳等功能。天銀機電控股子公司天銀星際是專業研發生產星敏感器的商業公司。天銀星際陸續開發了納型、皮型、展開式等新一代星敏感器和高精度、超小型太陽敏感器,并參與了千帆星座等國內重點航天項目,千帆星座的前兩批發射都應用了天銀星際的星敏器產品。
健全自主可控跨境支付體系,機構稱政策支持下行業或迎來百萬億級別市場
中國人大網發布央行行長潘功勝受國務院委托作關于金融工作情況的報告。潘功勝表示,不斷深化金融改革開放,加快構建中國特色現代金融體系。完善貨幣政策的執行機制、目標體系、基礎貨幣投放機制,健全市場化利率形成和傳導機制。支持大型商業銀行補充資本。深化農村信用社改革。促進股票市場投資和融資功能相協調,拓寬境外投資者投資境內資本市場渠道。發展多層次債券市場,加強金融市場基礎設施建設和統籌監管。穩慎扎實推進人民幣國際化。持續做好重點群體支付服務。健全自主可控的跨境支付體系。
近年來,在相關部門積極推動下,跨境人民幣使用規模穩步提升。據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數據顯示,2024年8月,人民幣在全球支付中占比為4.69%,2023年11月以來,人民幣連續十個月成為全球第四位支付貨幣。2024年8月,人民幣在全球貿易融資中的占比為5.95%,是全球第二位貿易融資貨幣。華西證券劉澤晶表示,隨著全球跨境支付市場的穩健增長和金磚國家新支付系統推出,跨境支付領域將迎來更多利好消息;今年跨境收付金額增速可期,跨境支付將迎來百萬億級別市場。
上市公司中,京北方跨境支付領域,公司多年前已開始協助部分客戶接入SWIFT系統、CIPS系統(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并參與了數字貨幣橋項目,擁有豐富的案例以及相關技術、人才儲備。四方精創在傳統的跨境支付系統和新一代基于CBDC的跨境支付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均有豐富的項目經驗和技術積淀,可向持牌金融機構提供專業的解決方案和技術服務。新國都子公司新國都歐洲可在歐盟國家開展商戶收單服務業務,并在圍繞跨境電商場景積極布局跨境支付等新業務,已成功落地歐盟本地商戶的線下碼付收單業務。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