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一家機器人AI公司悄然成立OpenAI、紅杉參與創辦
3月13日訊(編輯 趙昊)當地時間周二(3月12日),一家名為“Physical Intelligence”的初創公司宣布在美國加州舊金山成立,目標是“為機器人構建大腦”。
根據其官網介紹,Physical Intelligence(PI)是一家將通用目的人工智能帶入物理世界的新公司,團隊由工程師、科學家、機器人專家和創業者組成,致力于開發基礎模型和學習算法,為當今的機器人和未來的物理驅動設備提供動力。
公司在簡陋的官網上寫道,“我們感謝Khosla Ventures、Lux Capital、OpenAI、Sequoia Capital(紅杉資本)和Thrive Capital的支持和合作。”
其中,當今AI界最矚目的OpenAI自然不必過多介紹,Thrive Capital則是除微軟之外的OpenAI最大股東,而美國風險投資家維諾德·科斯拉(Vinod Khosla)旗下的Khosla Ventures也是OpenAI的早期支持者之一。
在PI初始團隊成員中,Chelsea Finn在斯坦福大學擔任計算機科學和電氣工程系的助理教授。先前曾提到,斯坦福的一個團隊研發了一款“能炒菜做飯洗衣打掃”的家政機器人,Finn就是該項目的指導老師。
PI首席執行官Karol Hausman此前是谷歌DeepMind的研究人員,也是斯坦福的兼職教授,團隊中的Brian Ichter也出自谷歌。另外,UC伯克利副教授Sergey Levine則是業界知名的“強化學習大牛”。
Levine在社交媒體上寫道,“我將與一群非常優秀的朋友和長期合作者一起開始新的冒險,迎接大規模機器人學習的巨大挑戰!”“我們的目標是構建通用目的機器人模型,相當于自然語言處理(NLP)之于大語言模型(LLM)。”
初始團隊中還有Lachy Groom,他是Stripe早期員工兼著名投資者,也是OpenAI創始人奧爾特曼少有的密友之一,許多奧爾特曼參投的項目中都有Groom的身影。據知情人士透露,PI已經從投資者處籌集了7000萬美元。
“機器人基礎模型可能即將出現”
雖然PI匯聚了業內精英,但改進機器人驅動軟件這項任務并不輕松。
據了解,曾有一家成立于2006年、名為“Willow Garage”的公司,花了數年時間試圖構建一種可以在機器人之間共享的通用軟件。雖然軟件最后被許多公司采用,但他們的成果并沒有給機器人智能帶來巨大的飛躍,導致公司于2014年結束了業務。
另一方面,PI還要面臨與同行的競爭。先前人形機器人初創公司Figure宣布,已從亞馬遜創始人貝索斯、英偉達、OpenAI和微軟等巨頭那里籌集了約6.75億美元的資金,使其公司估值達到了26億美元。
作為協議的一部分,Figure還將與OpenAI合作,開發下一代人形機器人的AI模型。可以看出,OpenAI并不是只押寶Physical Intelligence一家公司。
另值得一提的是,英偉達下周將舉辦GTC 2024大會,官微提到黃仁勛屆時將發布機器人等領域的最新突破性成果。之前,這位英偉達CEO曾表示,“機器人基礎模型可能即將出現,明年某個時候便有望問世。”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