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AI資訊 > 最新資訊 > 1億港幣!北京國資投了南京AIGC獨角獸

1億港幣!北京國資投了南京AIGC獨角獸

科創板日報    2024-11-15

《科創板日報》4月17日(記者 陳美)又有國資平臺做基石投資人了。

近日,“AIGC概念股”出門問問啟動招股,引入中關村國際及經開聚智作為基石投資者,而這兩大基石投資人均與地方國資平臺有關。

根據公告,中關村國際將認購800萬美元,約6260萬港元;經開聚智認購人民幣3000萬元,約3240萬港元。

兩大國資平臺投資出門問問

財聯社創投通-執中數據顯示,出門問問成立于2012年,早期業務領域是傳統的AIoT(智能設備及其他配件)。

招股書顯示,2021年-2023年,出門問問開始向AI軟件解決方案領域轉型,在該領域分別實現營收5951萬港元、3.02億元、3.43億元。其中AIGC解決方案,從2021年的682萬元,占比1.7%,增長至2023年的1.17億元,占比為23.3%。

而以前的傳統老業務AIoT,則從2021年的3.38億元,占比85%,下滑至2023年的1.63億元,占比為32.3%。

基于這樣的轉變,兩大國資平臺重金投了出門問問。股權穿透顯示,投資800萬美元的中關村國際,是中關村發展集團的全資附屬公司,而中關村發展集團是北京市政府成立的國有企業。

另一家投3000萬元的經開聚智,是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財政局旗下高新園開發公司持有的公司。

《科創板日報》記者注意到,出門問問已與南京經開區有很深聯系。在江蘇省和南京市公布的2023獨角獸、瞪羚企業名單中,出門問問已入圍其中。截至目前,已有包括出門問問在內的400多家AI企業,落戶南京經開區。

在3月最新發布的《南京市推進算力產業發展行動方案》中,南京提出:到2025年,算力產業規模突破3500億元。同時,打造豐富的應用場景,圍繞工業、金融、醫療、交通、能源、教育、文旅、電商等領域,培育示范應用項目。

對應的,出門問問也開始在消費電子、金融、保險、地產等場景進行探索。由此,南京經開區旗下平臺做出門問問的基石投資人,應該符合當地政府的產業發展方向。

北京火力全開投資AI

《科創板日報》記者注意到,對AI產業,北京是火力全開,不僅真金白銀做基石投資人,而且成立了專項基金投資AI產業。

今年年初,北京國資投資就開始有大動作,成立4只產投基金,其中一只是北京市人工智能產業投資基金(有限合伙)。這只基金出資規模100億元,管理合伙人為北京國有資本運營管理有限公司旗下的北京京國管置業、北京市政府投資引導基金(有限合伙)。

值得一提的是,這只剛剛成立的北京市人工智能產業投資基金在今年已三次出手,分別投了國內大模型領軍企業之一的智譜AI、面壁智能,和AI安全基礎設施商萊智慧。

另一只主力投資AI產業的基金代表,則是成立于2023年2月的北京高精尖產業發展投資基金(簡稱,北京高精尖基金)。成立1年多時間里,該基金已投了40余個AI領域項目,投資金額超20億元。

北京高精尖基金成立的目標,就是加強北京高精尖產業“十四五”規劃重點行業投資布局,全力服務北京打造AI產業高地。目前,該基金培育了格靈深瞳、摩爾線程、智譜華章、云天勵飛、馭勢科技、柏睿數據、中交興路、晶視智能等一批AI企業。

一位北京硬科技領域投資人在接受《科創板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各個城市都在發力AI、數字經濟,尤其是北京、深圳、上海、杭州等城市。深圳、杭州等區域擁有好的互聯網公司,具有產業發展優勢,但從原發性技術研究來看,北京還是占據優勢。

“一方面,以清華為代表的高校成了AI創業公司的搖籃,這里有“清華學堂計算機科學實驗班”(姚班),曾走出過多位學子,創立過曠視科技等企業;另一方面,清華大學自然語言處理實驗室(THUNLP)也培養出很多人才。比如深言科技、面壁智能的創始人均來自該實驗室。”

據不完全統計,在這波大模型創業潮中,2019年至今成立的新公司創始人幾乎清一色來自清華大學,包括月之暗面的楊植鱗、百川智能的王小川、銜遠科技的周伯文、MiniMax的閆俊杰、西湖心辰的藍振忠、智譜AI的唐杰等。

在該投資人看來,與其他城市相比,北京旨在建設科技創新中心,即以基礎研究、人才培養、高層次學術交流為核心的科研基地,以求在大模型爆發的技術迭代中,培養AI研究領域第一梯隊。

相關推薦
免責聲明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