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導航無人駕駛農機田間忙 庫爾勒冬小麥種出“科技范兒”
中新網新疆新聞9月25日電(岳思瑩 馮思遠)眼下,正值冬小麥播種的關鍵期,在庫爾勒市各鄉鎮場田間地頭,隨處可見安裝了北斗導航的無人駕駛“神器”,為農機自動駕駛提供精準路徑,既減輕了機手的勞動強度,又加快了冬小麥播種進度,助推農業生產節本增效。

在哈拉玉宮鄉下多尕村妮亞孜·提力瓦地的地里,一臺裝有北斗導航系統的無人駕駛小麥播種機按照設定的路線勻速前進,播種、滴灌帶鋪設等作業一氣呵成。

“我去年種植了60畝冬小麥收成還不錯,今年計劃播種200多畝,目前已種完40畝。今年我們用的北斗導航,播行端直,播種質量高。種植冬小麥有很多好政策,一畝地有220元補貼,我要把小麥種好、管好,期待明年有個好收成。”妮亞孜·提力瓦地說。
“我們要做到秋收冬播兩不誤,嚴格把關播種前每一個環節,實行早準備、早播種,早完成,同時認真落實各項惠農政策,保質保量完成我鄉冬小麥種植任務,為來年的夏糧豐收打下堅實基礎。”哈拉玉宮鄉黨委委員、副鄉長鐵成說。
在和什力克鄉薩依力克村的農田里機器聲隆隆作響,播種機正開足馬力在田間地頭來回穿梭,隨著播種機的上下翻動,一粒粒麥種播進土里,種下豐收的希望,田間地頭一派熱鬧繁忙景象。

薩依力克村村民艾則孜·買買提說:“響應國家的好政策,我今年種了50畝冬小麥,現在的無人駕駛播種機很不錯,省工、省勁,精準度高。”
為保質保量完成冬小麥播種工作,實現“穩面積、提質量、促增收”的目標,和什力克鄉及早謀劃,嚴把冬小麥播種質量關,廣泛宣傳和落實糧食補貼等各項惠農政策,積極引導農民轉變種植觀念,調動農民種植冬小麥的熱情,搶抓農時及時播種,促進冬小麥播種工作順利進行。

近年來,庫爾勒市大力推廣新型智能機具,幫助農民搶抓農時,保質保量完成小麥播種。智能農機采用智能電控系統,相較于傳統燃油農機,成本更低、環保無污染,既節約了土地,也節省了種子。同時,市農業農村局積極組織農機、農技人員深入田間地頭,面對面、手把手指導農民科學播種,為實現冬小麥一播全苗提供技術支持。
“庫爾勒冬麥主要采用小麥半精量播種機,優點是種肥分施,不影響種子的發芽和生長。另外我們用衛星導航播種,它的好處是播行直,下種勻,質量高,還可大大減輕勞動強度,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目前,庫爾勒冬小麥播種工作正有序進行,今年計劃種植1.3萬余畝冬小麥,預計10月中旬完成。”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副局長曹亨煒說。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