螞蟻技術日首次對外開放,各種大模型應用看花了
螞蟻技術日首次開放,結果一眼看過去全是大模型應用。
AI毫無疑問地,成為了此次技術日的關鍵詞。

據了解,螞蟻技術日源于一場重大技術事故。
2015年5月27日,因光纖被挖斷,部分支付寶用戶兩個小時無法登錄賬戶,這次事件也成為螞蟻歷史上一次重大技術事故。此后,這一天被定為螞蟻技術日。
2018年,支付寶實現了宕機后分鐘級可恢復,如今,支持系統穩定安全的分布式技術已經成為螞蟻的核心技術賽道,并在業界產生了不小的影響力。
這就來實體探訪一下。

首先就是百靈大模型的核心創新應用產品—— 三個智能管家。
據透露,目前這套解決方案已經服務了很多醫院。譬如,浙江省衛健委與支付寶聯合推出了可陪診的數字健康人“安診兒”。浙江省內用戶就醫時,可感受全流程的陪伴、指引、互動,就醫體驗進一步提升。目前,“安診兒”已在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等浙江省內近百家醫院中應用,服務超百萬人次。

其次,就是各種各樣目前在螞蟻內部的諸多創新應用。
比如AI智繪、AI智樂、AIGC數字人、AI靈伴等,用戶輸入一句話、一張圖、一段語音,就能生成一張設計圖、一段音樂作品、一段動態人像視頻。
只需支付寶小程序掃碼,就能體驗。
以AI靈伴為例,這是一個心理和玄學類的智能體,核心功能有MBTI性格測試、DISC行為測試、星座運勢、配對、塔羅等。
已經在螞蟻內部,通過支付寶「智能助理」就能使用。

除此之外, 安全可信,是螞蟻AI創新應用的一個特色。
在集市現場,還看到了大模型一體化安全解決方案 “蟻天鑒”,可實現對大模型本身安全性的檢測和防御;加速隱私計算關鍵硬件“乾坤卡”,能解決密碼學運算慢的問題,提升全同態計算性能100倍。
螞蟻集團CTO何征宇在交流會現場介紹,“我們相信AI不為替代人而生,是為每一個人而生。”為實現AI人人可享的目標,螞蟻一直在努力優化和提高AI的可靠性、經濟性和易用性。
可靠性是用AI監督AI,以解決控制和“對齊”比人類聰明得多的模型;經濟性是把大模型做“小”,這決定了大模型應用能否成為主流;易用性則是將智能“傻瓜化”,這決定了生成式AI是否能規模化落地應用。
而近兩年來,螞蟻主要聚焦AI與數據要素兩大關鍵技術,致力于實現AI規模化應用,讓AI像掃碼支付一樣便利每個人的生活。
據了解,在螞蟻內部,AI已經成為重要生產工具。譬如,基于螞蟻百靈大模型開發的智能研發平臺CodeFuse已支持一半以上螞蟻工程師的日常開發工作,他們提交的代碼中10%由AI生成。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