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士頓動力斷臂轉型!棄液壓轉電驅新機器人再次驚艷世界
波士頓動力機器人也要跟上大勢,改用電驅動方案了。
前腳突然官宣液壓驅動的人形機器人Atlas停止研發:
也就是大名鼎鼎、屢屢驚艷全球的這一位:
后腳最新消息傳來:波士頓動力新款機器人堂堂來襲,采用全電驅動方案。
要知道,此前,波士頓動力人形機器人以動作的復雜、精準著稱,而這正是得益于與當前市面上人形機器人最常用的電驅方案不同的液壓驅動方案。
但現在,波士頓動力顯然也要為了“下一個商業前沿”而妥協。
消息一出,全場沸騰,馬斯克本人就第一時間趕到了評論區懟臉開大。
有人吐槽起這是一種降級。
但前不久剛剛組建了英偉達通用具身智能體實驗室的Jim Fan則認為:
波士頓動力再次重塑了自我。
告別液壓版Atlas
盡管電驅版看上去與此前的Atlas截然不同,但波士頓動力并沒有打算給新一代人形機器人重新命名。
對,這家伙還叫Atlas。
波士頓動力向TechCrunch透露,他們為電驅版Atlas的大多數關節打造了定制版的高功率制動器:
這帶來了巨大的運動范圍。
它將能夠做出一系列人類無法做出的動作,這非常實用。
也就是說,正如Jim Fan所說,比起讓人形機器人像人,現在波士頓動力更關注讓機器人做到“人做不到的事”。
另外,還受到關注的是電驅版Atlas有“頭”了。
對此,波士頓動力給出的解釋是,希望人形機器人是“友好和開放”的。
官方沒有透露更多技術細節。而根據波士頓動力首席執行官Robert Playter的說法,該項目應該還處于早期階段:
等我們真正準備好批量生產和交付時,我們會考慮給Atlas改名。
我認為目前維持品牌名是有價值的。
實際上,液壓版的波士頓動力人形機器人效果自然沒得說,但成為“棄子”也并非無跡可尋。
畢竟液壓驅動方案真的太貴了——
業內普遍預估,液壓版Atlas單臺的制造成本高達200萬美元(約合1447萬元人民幣)。商業化困境,可想而知。
這也是正是為什么,無論是馬斯克的擎天柱、被OpenAI押注的Figure 01,還是國內的小米人形機器人、稚暉君的遠征A1等等,具身智能業內現在的普遍選擇都是電驅動方案。
原因無他,性價比更高,成本基本都在幾十萬人民幣的量級。
成本之外,波士頓動力也在液壓版Atlas的告別視頻中,展示這種驅動方案的更多問題。
比如,當Atlas跑酷失敗時,液壓油會噴濺得到處都是。
總而言之一句話,棄液壓投電驅是為了更好地商業化。
這一次,波士頓動力也明確了,會和金主爸爸現代汽車一起,探索人形機器人能在實驗室、工廠和人們的生活中真正做到什么。
純電驅機器人也能空翻
該說不說,電驅人形機器人們的最新進展,想必也給波士頓動力帶來了不少壓力。
價格從千萬降到數十萬級別,但電驅機器人如今也是上能空翻下能疊衣。
比如之前爆火的國產MagicLab機器人,就首次實現了電驅動機器人大空翻。
而在話題度上絲毫不遜波士頓動力的特斯拉擎天柱,也已進化得心靈手巧。
波士頓動力這波重新出發,又會在新路線上帶來怎樣的驚喜?
你期待嗎?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