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電運通數據要素、金融信創布局受關注投資者吐槽戰投減持“砸盤”|直擊業績會
9月19日訊(記者 付靜)數據要素方面政策不斷,作為廣州數據交易所第三大股東,廣電運通(002152.SZ)的相關布局備受市場關注,公司董事長陳建良在今日下午的廣東上市公司集體接待日上表示,高度關注新政策動向及操作指引,穩步推進數據要素入表相關工作,預計將對挖掘公司資產價值,優化資產負債結構,提升企業估值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據陳建良稱,廣電運通是最早一批切入數據要素市場的上市公司,并規劃以數據服務商和大數據技術服務商的角色,在公共數據處理加工、運營、交易等環節打造核心競爭力。
其進一步表示,廣電運通對廣州數交所持股比例超10%,在廣州數交所起步階段為數交所提供了前期系統建設和技術方面支持。截至今年8月,廣州數據交易所已實現累計成交總額超16億元,1081家會員進場,覆蓋23個行業類別。
記者注意到,數據應用市場探索屬于廣電運通城市智能業務板塊,今年上半年金融科技板塊收入仍是公司主要營收來源,占總營收比例為64.41%,比去年同期上升36.48%。
而整體來看,廣電運通今年上半年實現營收36.36億元,同比增長17.53%;實現歸母凈利潤4.74億元,同比增長14.80%。總經理李葉東稱,上半年海外智能金融設備銷售增量明顯,以及中科江南(301153.SZ)等控股子公司業績增速良好,結合降本增效提質舉措實施,帶來了半年度凈利潤同比增長。
值得注意的是,上半年廣電運通在海外市場營收同比增長96.33%。記者詢問金融信創業務需求如何,陳建良僅回應稱“2023年上半年簽訂了工商銀行總行存取款一體機和清分機、農業銀行總行超級柜臺(現金類設備和非現類設備)等國有大行項目,發展態勢持續向好。”
陳建良表示,人行提出了分階段進行金融信創機具替換工作,此階段正處于銀行新舊設備更換期,金融信創建設逐步從辦公系統,到金融機具,到一般業務系統,再滲透到核心業務系統。
即便上半年營收凈利雙增長,投資者對股價走勢仍有抱怨。“公司有沒有用自己的大模型算算如何提升公司股價?”一位投資者如此發問。
而投資者“吐槽”最多的還是戰投減持,此舉亦引發了投資者“是不是公司存在問題”的擔憂。業績會上更有投資者提問:“2021年進入的戰略投資人廣州城投和廣州開發區控股公司現在已經變成炒股票的,今年二季度砸盤廣電運通,公司是引進戰投時候被騙了嗎?”
對此,董秘謝華回應,廣州城發所持股票鎖定期為18個月,在股份解禁后根據自身經營或投資策略需要進行股份減持屬正常行為,不會對公司治理結構、股權結構及未來持續經營產生重大影響。據悉,廣州城發投資7億元參與廣電運通2021年非公開發行股票,7億元資金已全部補充公司流動資金。半年報顯示,上半年公司股東廣州市城發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廣州開發區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所持公司股份較上期分別下降21.89%、19.79%,截至6月末持股比例分別為2.34%、1.09%。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