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AI資訊 > 最新資訊 > 早高峰實測廣汽城市NDA,還有「脫手脫眼」L3功能!

早高峰實測廣汽城市NDA,還有「脫手脫眼」L3功能!

新火種    2024-01-29

想不到,在廣州上班能如此“輕松”。

當然,前提是你擁有一輛搭載最新廣汽ADiGO PILOT智駕系統的車型。

作為全國四個超一線城市之一,廣州的早高峰幾乎沒有人不忌憚。尤其是8、9點的早高峰時段,跨越廣州3個核心行政區,有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以及城區中道路多變、車流復雜的珠江新城CBD和獵德大橋…

這次智能車參考體驗測試的車型,是廣汽智能駕駛技術集大成者——昊鉑GT。昊鉑GT采用高性能智能駕駛平臺,感知硬件上擁有3顆激光雷達,包括前置2顆800萬像素攝像頭的13顆攝像頭組合,還有6顆毫米波雷達來做后視感知的冗余。

2024年初,各家還在爭辯L3牌照誰拿得更早…

但卻是作為老牌車企之一的廣汽,一下子跑通了全場景高階智駕:城市NDA+L3自動駕駛首次亮相,行業率先實現L3級別“脫手脫眼”和L2++領航輔助無縫切換,令人感覺意料之外。

而且據說能夠無縫完整銜接智能駕駛全場景功能,這意味著廣汽大膽開創了區別于其他車企的“先上高速再開城”的技術體系。

新能源市場,毫不夸張的可以說是首家。

廣汽城市NDA首秀,體驗如何?

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城市領航輔助功能一直持續“內卷”。這次廣汽ADiGO PILOT城市NDA的首秀,智能車參考在測試難度選擇上“毫不留情”。

為了增加挑戰性,需要完成測試路線去程和返程的完整測試,總里程58公里,包含24個紅綠燈直行、2個有保護左轉、5個有保護右轉、3個無保護右轉、2次障礙物繞行、2個路口掉頭等道路場景。

測試當天早上9點鐘,廣州上班高峰期的城區路況大概是這樣的:

城區道路行駛沒多久就面臨出其不意的路況。道路右側二車道臨時新增了一條占道施工路況,據說前一天還沒有出現,這無疑又成倍增加了測試的場景難度。

廣汽ADiGO PILOT智駕系統能夠精確識別實時路況,在交互儀表上沒有直接顯示出占道的柵欄,但能看到系統立刻重新識別了道路可通行范圍:

城市道路通行,免不了各種博弈場景,這次測試也遇到了兩個比較典型的。

首先是一個“有保護左轉”,在這樣的“T”字紅綠燈路口前,自主識別紅綠燈、避讓自行車、行人都屬于基礎能力了,“超綱”挑戰在于當交通信號燈由紅變綠:轉彎過程中多車道車輛齊刷刷駛出,旁車道社會車輛過于靠近,實際上形成了被“別車”的case:

這里城市NDA先是減速避讓,然后確認周圍環境中車輛處于安全距離后毫不遲疑的通過路口。

另外一個博弈場景發生在城鄉道路上,首先是一個無保護右轉,路上的車道線凌亂不規則:

而緊接著這個轉彎的,是一段路面更加雜亂模糊的鄉村道路,而且還有對向大車的占道博弈場景。同時,還伴隨著強行加塞的貨車和小轎車、對向通行的低速兩輪車、主動上高速匝道等多重挑戰。

無保護掉頭場景,由于車道線不完整同時涉及多車轉向合流,這是行業普遍認為實現難度最大的一個場景。依托強大的道路標線感知能力和最優路徑選擇能力,城市NDA一把就輕松果斷的完成了這里的無保護U形掉頭操作。

這套城市NDA感受下來,最明顯特征是“健壯性”,意思是大部分困難場景,無論是左轉被別車、突然出現的占道施工、還是車道線模糊甚至根本沒有車道線的情況下,都有合理的操作去應對,正常通行并處理各種博弈任務,不輕易降級接管,使得系統實用性和通行效率大大提升。

這樣的能力源于廣汽長期在智能網聯領域的自主研發和技術沉淀。

在整體感知層面上,廣汽ADiGO PILOT以BEV視覺感知為主,直接輸出鳥瞰圖視角下的3D感知。在BEV框架下,所有后續的感知、預測、規劃都可以在同一個空間進行,減少了上層對不同空間結果進行判斷決策的麻煩,比如對物體的深度、體積、位置處理。

另外,BEV還能更好進行時序融合,更容易知道不同目標在時間先后以及空間相對關系,對于運動物體的運動軌跡預測算法也會更穩定、高效,對于遮擋場景以及物體狀態也可以做出推理,腦補出完整形態等等。

別人還在秀牌照,廣汽L3已上路試車

當行業還在爭論L3測試牌照誰拿的更早,首批率先拿到測試牌照的廣汽,已經攜L3自動駕駛功能——TJP(Traffic Jam Pilot)交通擁堵領航系統,在實際路況下跑起來了,真正實現了“脫手脫眼”的功能:

而且,廣汽自主研發的L3自動駕駛功能是為以今后量產上車為目標而開發,完全“真實可用”。

它的首創性和獨特性在觸發和退出機制上,廣汽在行業內率先實現了以TJP交通擁堵領航為代表的L3自動駕駛、以NDA智能領航輔助為代表的L2++領航輔助駕駛等多個復雜功能的無縫銜接。

當車輛處于高速NDA狀態,前車減速到80km/h以下,跟隨前車超過5秒鐘,系統就提示可以開啟L3級別的TJP功能。和L2級別的交通擁堵輔助不同在于,廣汽的TJP功能允許用戶玩車機、手機,不會反復提示警告。不過如果用戶目光投向側窗之外,系統仍然會提醒。

達到什么樣的條件,L3功能將會無縫切換到L2++呢?

一是前車變道駛離,系統丟失跟隨目標,而是即將進行轉彎或進出匝道。退出后,系統又可以回到高速NDA,提醒用戶手握方向盤,目視前方。“真實可用”的含義,就是在于L3功能和L2+完美融合,用戶體驗上無縫銜接。

L3和L2、L2++的區別,第一個劃分維度是駕駛權責,L3在系統,L3以下全在駕駛員。體驗維度,L3本質不同的是解放了“安全員”職責,可以不關注路況、車況。技術角度,L3系統落地,意味著技術研發端的數據規模、超算建設、算法架構等等與L2完全不可同日而語,真正達到量產標準的L3門檻不低。

更加值得一體的是,相對于單一功能的開發,L3與L2++的無縫切換實現了廣汽智能駕駛全場景的連續啟用。廣汽探索的這條路子,或將成為今后所有L3功能落地的核心原則。

如何解讀

廣汽ADiGO PILOT智能駕駛首秀,不太一樣。

一眾老牌車企轉型,都說重視智能,秀出來的Demo無一不流暢、驚艷。

但談及對智駕核心技術的理解,對數據的挖掘應用,BEV真正的價值等等,要么一筆帶過,要么避而不談。這也是為何Demo之外,很少出現讓用戶好用、愛用的智駕產品。

從高速NDA到城市NDA,再到L3自動駕駛,廣汽展示了ADiGO PILOT智能駕駛功能在整個測試中無縫切換、連貫流暢。但更重要的是其中體現出這家老牌車企長期在智能網聯領域的自主研發和技術沉淀,對智能化的深刻理解和不同的研發思路:

一套自研技術體系,一個超前底層基座,一系列高效工具鏈。避免了L2一套體系,L3一套體系,或者高速NDA、城市NDA各自方案不互通,體驗不能銜接的問題。

“老牌車企一旦發力,智能化格局很快變天”,這樣的觀點,2年前就流行開了。直到這次體驗廣汽ADiGO PILOT智能駕駛,才第一次驗證了這個觀點。在資源和規模優勢之外,廣汽還給這個命題增添了新內涵:對自動駕駛技術的理解和體系化能力建設,才是“超車”的前提。

2024智能化內卷,更加激烈。

而廣汽率先用一套技術體系統一智能駕駛全場景功能的技術研發,似乎也預示著新的方向:

也許就在2024年,從城市NDA功能的競速普及、L3自動駕駛的準入試點開始,更重要的是對智駕功能實現全場景融合,將會變成智能駕駛競爭中突圍的關鍵。

Tags:
相關推薦
免責聲明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