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AI資訊 > 最新資訊 > 22項科普課走進中小學!全國科普日來黃埔享科技魅力

22項科普課走進中小學!全國科普日來黃埔享科技魅力

新火種    2023-09-22

  校園科普講座上,孩子們學習心肺復蘇急救、了解食品安全知識;

  消防宣教主題實踐活動中,校園移動宣教車通過4D影院、知識問答、科普展板等方式,讓消防知識真正入心入腦;

  共繪科普藍圖環節中,來自黃埔少年科學院分院的100名學生用畫筆展現科普力量,齊心合力完成納斯卡巨畫,用畫中的星光與火焰展現科普成效;

  “科普集市”更是聯動各科研院所、科技企業、科普基地、少年科學院街鎮分院和特色分院,帶來高科技展覽和互動體驗,讓孩子們寓教于樂,增長見聞……

  在9月19日“提升全民科學素質,助力科技自立自強”2023年廣州市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全國科普日活動現場,同學們大開眼界,打開通向科技世界的大門。

  今年,黃埔區、廣州開發區的科普日系列活動在該區內各個校園同步進行,為同學們送上科普講座、消防宣教、救援實踐、科普繪畫、科普集市等精彩紛呈的“科普盛宴”。同時,本次活動還公布了黃埔科普揭榜小達人第六期、第八期獲獎名單。

  院士講科普

  大咖引路人專業講授“科技課”

  “榜樣力量”是本次活動的首個關鍵詞。近年來,越來越多的院士專家、科技工作者主動加入科普隊伍,化身科普“引路人”,為科普事業提供有力的專業支撐,引領青少年在科學之路上求知求索。

  作為2023年黃埔區“最美科技工作者”的京信通信集團高級副總裁李學鋒、廣州實驗室檢測與診療技術研究部研究員劉倩,也通過分享自己在科技事業中的成長故事和心路歷程,更好地發揮“科學大咖”的帶動作用,讓科普的種子在孩子們的心中生根發芽,悄然生長。

  加拿大國家工程院院士葉思宇為同學們帶來了《氫能燃料電池離我們還有多遠?》科普講座,他說,“希望孩子們以科學為翅膀,努力汲取知識,不斷成長,共同進步。”

  “科普是科學家的‘分內事’!”活動中,中國科學院院士趙宇亮在《致全區廣大科技工作者的倡議書》中說,“院士專家在科普中的帶頭引領作用,廣泛帶動更多科技人員參與,共同傳播專業科普,承擔社會責任。”

  “今年黃埔的全國科普日系列活動結合我區優勢,整合了各方的科普資源及人才、智力、創新資源,以青少年科普專項行動的開展,激發青少年的科學興趣,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黃埔區科協主席賈漫蓉表示。

  科普進課堂

  社會各界齊心打造“科技課”

  近年來,黃埔區、廣州開發區不斷健全科學素質建設生態,以全區優質科技資源為基礎,著力構建黃埔特色科普活力圈和科普服務體系,目前已經初步形成具有區域特色的科普創新模式。

  2023年以來,黃埔區科協啟動實施了科普課程研發項目,致力于實現校內外資源與課程的雙向匹配,其成果也在本次活動上進行發布。

  據介紹,經項目申報、評審、公示、匹配等一系列工作,黃埔區已完成22項科普課程研發,共有15家課程研發單位與14所中小學達成需求匹配并啟動課程入校,構建區內中學開拓科普資源深度入校的“黃埔模式”。

  《人工智能課程》在介紹基礎概念之外,別出心裁地講述了常見的計算機視覺技術,如圖像識別、人臉識別、物體檢測等,在科普過程中融入趣味實驗;《虛擬現實技術·虛與實的交匯》課程給學生帶來“VR零距離”體驗,讓學生在觀摩、實踐中感受科技的魅力。

  《追星逐夢系列課程》以觀看影像、現場互動等趣味方式,講述星空的秘密,培養宇宙的“小接班人”……此系列課程不僅旨在科普科學知識,更別開生面地融入趣味互動、實踐環節,讓學生們在近距離接觸中感受科學、愛上科學。

  據了解,2023年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全國科普日系列活動還將走進怡園小學、黃埔軍校中學、廣州開發區中學、廣州實驗中學等學校,讓更多孩子享受黃埔科普事業發展的成果,感受科學的迷人樂趣,健康快樂成長。

(文章來源:南方Plus)

相關推薦
免責聲明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