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AI資訊 > 最新資訊 > 國星半導體:攀登LED芯片價值鏈“金字塔尖”|對話佛山“小巨人”

國星半導體:攀登LED芯片價值鏈“金字塔尖”|對話佛山“小巨人”

新火種    2023-09-22

  從成都春熙路太古里到東京澀谷站前,畫面絢麗的3D裸眼大幕成為繁華都市的“打卡”地標。而這些大屏幕背后,都有佛山市國星半導體技術有限公司(下稱“國星半導體”)產品的身影。

  國星半導體是研發、生產氮化鎵基LED芯片和外延材料的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廣東省內規模最大的LED芯片制造企業。近年來,受市場環境變化影響,LED行業供過于求,競爭日趨激烈。憑借國星光電產業鏈垂直一體化策略,國星半導體保持了穩健發展,并不斷向車用LED芯片、Micro&Mini LED芯片以及第三代半導體等中高端市場進軍,在關鍵領域補短板、填空白,打響了一場價值鏈“卡位戰”。

  國星半導體在產業鏈、價值鏈上突圍的故事,是技術密集型“小巨人”企業發展的一個縮影。在佛山大力發展戰新產業的背景下,如何推動產業“補鏈強鏈”、由點到面營造集群生態?國星半導體的例子或許能提供參考。

  爭奪產業鏈話語權

  探索垂直一體化新模式

  從半導體外延生長,到芯片制造和封裝,再到應用于照明、高清顯示及電子功率器件使用場景中,LED行業具有較長的產業鏈。

  成立于2011年的國星半導體,是上市公司國星光電的全資子公司,前者專注芯片制造,而后者深耕封裝領域已有五十余載,主營業務“超高清顯示用LED器件”市場占有率全球第一。從產業鏈條看,國星半導體位于其母公司的上游環節。“封裝業務壯大必須解決上游芯片制造供應問題。十年前,我國LED芯片供應緊張,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國星光電為謀突圍,主動向芯片制造端延伸,成立了國星半導體。”國星半導體董事、副總經理朱娟利說。

  如同打造一口“一米寬、百米深”的井,圍繞一條產業鏈不斷做精做深,恰恰是貫徹“專精特新”發展思路的體現。

  依托“半導體外延生長—芯片制備—封裝測試—應用”的全產業鏈優勢,國星光電及其子公司協同上下游企業,共同參與產業供應鏈建設,開拓市場、開發產品、合力攻關制造工藝,并拓寬對外開放合作渠道,積極帶動吸納跨界供應商、新興科技供應商等融入產業鏈、供應鏈體系,形成了產業鏈垂直一體化的獨特優勢。

  在獨特的“內循環”體系中,國星光電及旗下的國星半導體、風華芯電等企業相繼步入細分領域頭部陣營。

  其中,國星光電產品入選廣東省“單項冠軍”產品,國星半導體成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風華芯電入選“廣東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國星光電正構建“以‘鏈主’企業帶動、單項冠軍企業跟進、專精特新‘小巨人’等企業集聚”的產業環境。這樣的“草灌喬”生態與我國專精特新企業培育梯度是相契合的。

  從“紅海”中突圍

  布局前沿技術新賽道

  經歷了近十年高速發展階段,機構預計今年全國LED芯片市場規模將達235億元。但同時,無序擴張使得產能過剩較為嚴重,競爭環境與十年前相比“天差地別”。上半年,國星半導體實現營業收入較上年同期增長66.07%,而凈利潤明顯承壓。

  在企業調研時,中央財經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路乾對此頗為關注。在他看來,毛利是影響企業持續投入研發、吸引人才的重要因素。正是察覺到這一問題,近年來,國星半導體重點轉向在關鍵領域“補短板”或“填空白”,進軍GaN芯片領域,布局Micro&Mini LED芯片、倒裝及垂直LED芯片、功率器件用GaN芯片等高附加值產品。

  業內專家認為,應用場景革新為LED行業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瞄準車載前大燈等應用領域,國星半導體布局大功率倒裝外延和芯片技術的開發,推出的A9系列產品,攻克了高可靠性、大電流注入能力、droop效應抑制等方面的重點技術難題,將亮度提升7%、耐大電流能力提升10%,實現了產品的高亮度、高穩定性。目前,國星半導體倒裝車用LED芯片月產能突破7萬片,細分市場占有率國內第二,進入多家車企供應體系。

  圍繞網通與傳感領域,國星半導體從智能穿戴切入,在智能傳感、可穿戴器件領域持續開展關鍵技術攻關,開發了垂直結構綠光1515芯片,具備耐大電流、高光效、高光電轉化效率的優勢。

  在代表行業未來的第三代半導體領域,公司也正在積極布局開發。“這將是LED企業有望跨入的一個新賽道。”朱娟利說。目前,國星半導體芯片產品在可靠性、抗靜電能力、焊接穩定性、光色一致性等方面優勢顯著。基于自主創新能力,公司已經申請專利332項,其中授權專利187項,授權發明專利33項。

  從個體到集群生長

  健全產業生態的三層邏輯

  國星半導體在垂直一體化、產品高端化發展方面的嘗試,或許能為佛山乃至廣東LED行業轉型升級提供參考。

  放眼全國,LED芯片制造頭部企業約有10家,2021年,前三家企業合計占據國內LED芯片產能的五成以上。業內除國星半導體之外,其它企業主要分布在像江浙、江西或者福建一帶,廣東該類企業則較少。體現在供應鏈上,雖然國星半導體供應鏈已基本實現國產化,但90%以上都來自省外,導致在疫情、極端天氣等因素影響下,原材料供給受阻。

  針對諸如半導體這類投資強度高、技術和人才密集型產業,區域如何發力壯大產業集群?與其他城市相比,佛山有哪些可以對外學習借鑒的做法?這是廣州市社科院城市文化研究所副所長柳立子在調研過程中格外關注的話題。她表示,當前不少地區加大了招商引資力度,地方政府要著眼長遠做好戰略研判,找準招商引資的發力點,回答好“招什么產業”“如何讓新產業與原有產業互促并進”的問題。

  朱娟利觀察到,近年來,政府在企業引入政策方面確實“下足了功夫”,從廠房、設備、人才、原材料,再到企業技改補貼,吸引力持續增強。她建議,從產業生態建設角度出發,城市可進一步發揮政府作用,賦能LED上游產業鏈高質量發展,培育壯大LED產業集群。

  從政策配套來看,事實上,早在2020年,佛山就出臺了《關于培育發展“2+2+4”產業集群的實施意見》高端半導體元器件被納入重點支持,今年,佛山印發《關于高質量推進制造業當家的行動方案》,將新型顯示納為重點發展的戰新產業之一。“不論是在產業配套支持,還是人才引進方面,都有利好消息。”國星半導體相關負責人說。

  從產業環境來說,珠三角一帶“以商引商”基礎較好。朱娟利介紹,LED芯片所面向的下游應用型客戶,主要聚集于珠三角地區,在政策紅利持續釋放下,相信未來將會吸引更多上游原材料、生產廠商落子廣東,“由此,廣東在半導體、泛半導體領域的知名度和影響力都將大幅提升。”

  從企業自身戰略看,普華永道咨詢部合伙人梁靖遠提出,企業練好自主創新內功的同時,或可從引入戰投、混改以及拆分上市角度尋找新出路,通過內外“兩手抓”實現高質量發展。對此,朱娟利表示,在集團統籌下,公司未來進一步拆分上市在長期規劃范圍之內。

  聲音

  建言“小巨人”聚木成林、茁壯生長,調研組專家這樣說

  普華永道中國并購咨詢服務合伙人梁靖遠:

  自主創新與并購合作“兩手抓”

  2022年,廣東并購交易數量全國第一,其中并購交易金額排名靠前的行業涉及先進制造業、新能源產業、信息科技等。這意味著廣東產業結構正朝著高端、高質量的方向發展。從企業自身戰略看,一方面,半導體企業必須通過技術創新,提升產品競爭力來擴大市場份額;另一方面,在一些新興領域,企業或可從引入戰投、混改以及拆分上市角度尋找新出路。在自主創新和并購合作中,加強了自主可控產業鏈的建設進程。

  廣州市社科院城市文化研究所副所長柳立子:

  地方要著眼長遠謀劃產業布局

  今年以來,各地加快了招商步伐,長三角以及內地不少地區,紛紛出臺了頗具吸引力的扶持政策。政府招商引資過程中,難免會面臨“招什么的行業進來”“如何讓新產業與原有優勢產業嫁接融合”等問題。佛山是制造業大市,家電、家居、陶瓷等傳統產業具備先發優勢,但受市場環境等客觀因素影響,產業轉型升級、尋找第二增長曲線的需求也更為迫切,地方要著眼長遠做好戰略研判,找準招商引資的發力點。

  中央財經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路乾:

  企業發展關鍵要提升內生動力

  風口之下,LED芯片行業在過去十余年間經歷了高速發展階段,如今面臨產能過剩,企業毛利偏低的情況。風口是機遇,也是挑戰,容易形成一擁而上的局面,但是對企業來說,毛利水平事關企業研發投入和長遠可持續發展能力,因此,企業發展除了要具備辨別風口的快速響應能力,更應當建立完善的產品布局和研發投入決策機制,提升原創能力,形成企業發展的“護城河”。

(文章來源:南方Plus)

相關推薦
免責聲明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