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AI資訊 > 最新資訊 > 美國執念抹黑他國恰似人工智能“幻覺”

美國執念抹黑他國恰似人工智能“幻覺”

新火種    2024-01-07

新華社北京12月30日電

“幻覺”,在人工智能領域是一個專業術語,被用于描述機器可能輸出“無中生有”的內容。這樣的“幻覺”也出現在一些美國政客身上,他們無中生有地污稱中國用人工智能技術收集美國人數據。治療這種“幻覺”,美國一些人要好好照照鏡子。

這是2022年8月15日在美國華盛頓拍攝的聯邦調查局總部。新華社記者 劉杰 攝

美國媒體日前報道稱,美國聯邦調查局局長等人表示,中國可能正利用人工智能技術收集、梳理美國人的數據,這對美國構成“國家安全威脅”。其觀點聳人聽聞,而且細看下來,這篇報道通篇充斥著“可能”“大概”等字眼,沒有任何證據。

這番子虛烏有的指控,恰似近來在生成式人工智能發展中備受警惕的“幻覺”問題。在生成式人工智能發展所依賴的大語言模型中,“幻覺”是指模型生成文本時將一些偽造的內容看似合理通順地編織在一起、但其實不符合事實的現象,比如一些模型曾經煞有介事地講述“林黛玉三打白骨精”的故事。作為人工智能發展中的一個缺陷,機器“幻覺”的潛在危害引發了研究人員和大眾的擔憂。

為什么會出現機器“幻覺”?除了人工智能技術在底層模型、算法等方面的局限,一個重要原因是用于訓練模型的語料庫中存在偏見等問題,算法也難以糾正。

在美國一些人腦子里,對中國產生“幻覺”的原因與此類似,那就是針對中國的種種政治偏見。他們整日所想就是怎么樣攻擊中國,將中國發展人工智能與“威脅美國國家安全”的幌子聯系起來,無非是新編造一套敘事誣陷中國,挖空心思用驚悚的言論制造對立,并抹黑中國在人工智能等高科技領域的發展。

美國的“幻覺”不僅表現為無中生有地污蔑他國,還表現在對自身的惡劣行徑視而不見。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曾在記者會上指出,中國政府部門幾乎每天都在遭受海量的網絡攻擊,其中大多數源頭都來自美國。今年5月,中國國家計算機病毒應急處理中心與360公司共同發布《“黑客帝國”調查報告——美國中央情報局》,指出美國中央情報局對包括中國在內的許多國家開展了網絡攻擊。從這些事實不難看出,美國污蔑中國用人工智能技術收集美國人數據,是賊喊捉賊、倒打一耙,將自己的慣用伎倆硬套在中國身上。

為應對“幻覺”問題,人工智能研究人員提出一種叫做“過程監督”的策略,就是對于算法過程中的每一步,都要有依據事實和正確數據的監督。然而,在美國政界,為了政治利益和操縱民意而罔顧事實、編造謊言已成為常態。要對美國政客進行“過程監督”,可謂難上加難。一些美國媒體作為構成政治生態的一環,經常背離真實性這個基本準則,與政客合演“雙簧”。

美國多年來利用網絡技術優勢在全球大搞監聽,其結果必然是被世人看清其“黑客帝國”的真面目。從十年前的“棱鏡門”到今年的“泄密門”,國際社會不斷有聲音在揭露和批評美國的行徑。芬蘭《赫爾辛基時報》網站曾刊發文章說,美國已被證明是全球網絡安全最嚴重的威脅。克羅地亞薩格勒布大學教授赫爾沃耶·克拉希奇指出,美國一方面不斷對包括盟友在內的國家進行監聽,另一方面則在大肆指責別國搞網絡監控,這是典型的“雙重標準”。

當前美國仍然是人工智能等高科技最領先的國家,但如果繼續利用技術作惡,深陷“幻覺”而不能自拔,并將自己的作惡手段嫁禍于他國,最終也只能淪為自欺欺人的把戲。

相關推薦
免責聲明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