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AI資訊 > 最新資訊 > IDC預測:2024年,AIAgent將成為AI應用的主流形態

IDC預測:2024年,AIAgent將成為AI應用的主流形態

新火種    2024-01-04

1月3日,釘釘聯合國際知名咨詢機構 IDC 發布首份《2024AIGC應用層十大趨勢白皮書》(下稱《白皮書》)。隨著 AIGC 技術的發展,智能化應用將呈現爆發式增長,IDC 預測,到 2024 年全球將涌現出超過 5 億個新應用,這相當于過去 40 年間出現的應用數總和。

在 2023 年一年之內,AIGC 經歷了三波浪潮。第一波是以 GPT 為代表的大模型的出現,第二波是應用層的快速創新,如微軟 Copilot、釘釘 AI 魔法棒,使智能化從 Chat 向 Work 轉化,第三波則是深度業務場景的應用,打通業務數字化全流程,服務實體經濟。

中國工程院鄔賀銓院士為《白皮書》作序言指出:以 AIGC 為代表的智能經濟活動逆勢增長,已成為支撐我國經濟體系現代化、構筑科技創新和產業升級的新引擎。面對這一技術,既要抓住機遇立即行動,也要為人工智能的長跑做從長布局。AIGC 應用要融入企業運營、緊貼應用場景、致力應用創新,解決應用落地的最后一公里。中國既是一個網絡大國,也是一個AI應用大國,以釘釘為代表的國內 AI 應用廠商已經在 AIGC 應用落地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嘗試。

根據《白皮書》,2024 年 AIGC 應用的十大趨勢關鍵詞涵蓋應用層創新、AI Agent、專屬模型、超級入口、多模態、AI 原生應用、AI 工具化、AI 普惠化。

“應用層創新成為 2024 AIGC 產業發展確定方向”——《白皮書》認為,AIGC 應用將率先在 B 端辦公和生產力場景中落地,其中知識管理是現在最受企業青睞的應用場景,這將為 B 端企業客戶提供更多的生產優化路徑選擇,實現直觀的降本增效成果。

“AIAgent 是大模型落地業務場景的主流形式”——AI Agent 讓 AIGC 技術擁有感知、記憶、規劃和行動能力,可以跨應用程序做復雜任務的執行,使得“人機協同”成為新常態。未來,AI Agent 將變革生產力的組織形式,越來越多的創新將會源自于超級個體和小型組織。一個人加上 AI 工具,就可以成為一家公司,個人與企業正在步入 AI 助理時代。

對此,阿里云智能集團副總裁安筱鵬評論道:“一代協作技術,一代組織形態”,AI 會重新定義組織形態,新的技術溝通方式會催生、誕生、孵化出新的組織形態。目前,我們看到釘釘上的類 AI Agent 應用已經在一些組織里發揮作用了,比如艾為電子基于釘釘的智能化能力搭建了“AI 智能客服”,學會了 42 大子類產品、近千款自主的知識產權的芯片專業知識,成為了艾為的 24 小時產品“專家”。

“AIGC 將加速超級入口的形成”——基于自然語言的極簡交互將替代一部分傳統的圖形界面交互, “no App”理念將重塑移動互聯網時代形成的入口和用戶格局。應用功能會被碎片化地融入到一些超級應用中,用戶通過對話就能在一個應用里直接調取、使用各種工具。IDC 的調研顯示,97% 的企業認可超級入口將成為未來的主流應用形態(調研對象:100家制造、醫療、互聯網、金融、零售行業年收入超過5億的大型企業,下同)。未來,軟件公司將變成智能系統運行商,應用之間廣泛的調動與協同,將塑造全新的生態格局,釘釘這類軟件有望成為智能時代的超級APP。

同時,《白皮書》還指出,“應用從云原生走向 AI 原生”——隨著 AI 向行業縱深的不斷挺進,AI應用不應僅被視為模型能力的搬運工,而是從產品和方案的設計之初就開始思考 AI 的融入,突破更多企業的深層需求。應用將從“+AI”向“AI+”轉變,“+AI”是一種技術路線的進步,而“AI+”則意味著整體發展思想的轉變,意味著所有的應用都將以AI能力為核心驅動力,由AI定義場景將成為一種新范式。

對于未來 AI 人才缺口的問題,IDC預測,到 2026 年,2/3 云應用將使用AI,致使高達八成的企業難以找到熟練的 AI 專業人員。同時,AI 產業鏈將持續發展成熟,創造出包括數據采集、數據標注、定制化模型開發、場景共創等在內的諸多新崗位需求,與之相匹配的,掌握 AI 技能的人才未來將更有競爭力。

對于智能涌現與安全管控的平衡問題,IDC 調研發現,73% 的企業表示會制定全公司 AIGC 范圍適用的標準規范。對此,清華大學互聯網治理研究中心主任、伏羲智庫創始人李曉東教授認為:AIGC 的發展,帶來的是數據跨域流動和流量入口的重新分配,App 時代形成的數據孤島有望連通,數據作為數字經濟時代的關鍵生產要素將發揮更基礎性的作用。另一方面,AI 產業發展所高度依賴的數據資源的確權和開放也越發重要,在發揮人工智能作用提升生產力和商業效率的同時,也要注意關注人工智能潛在的安全風險,不過一定要“摸著石頭過河”,現階段不必過度夸大這種風險。

《白皮書》呈現了釘釘在 AIGC 應用層的實踐。作為國內最早接入通義千問大模型的辦公應用,釘釘有 6 億用戶,2300 萬企業組織,是目前國內用戶規模最大的 AI 應用之一。目前,釘釘 17 條產品線已完成智能化改造,向用戶提供近百種 AI 技能。用戶可以使用它做問答、聊天、搭應用、數據分析、系統構建等工作,截至目前,已經有超過50萬家企業啟用釘釘AI能力。此外,釘釘還推出了專為小團隊用戶、個人用戶、高校用戶提供輕量化 AI 生產力工具的釘釘個人版,旨在讓 AI 更普惠,增強每一個個體。

Tags:
相關推薦
免責聲明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