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數字醫療前瞻:醫學影像發展迅速 創企自我造血能力受關注
2022年,在全球經濟受疫情影響的大背景下,醫療領域仍舊是最堅挺的細分市場之一,表現高于各行業平均水平不少,細分領域的指數位居前三。 而進入2023年,這一領域也正在迎來新的風向。比如年初的醫療領域盛會JP Morgan大會恢復三年前規模;數家咨詢公司發布的趨勢報告稱,醫學影像領域將迎來多至36.3%的年復合增長率,在未來十年將激增10倍規模,到達200億美金市場規模;AI將持續提升部署規模,2023年因此被稱為“醫療AI之年”,AI醫療將以47.6%的年復合增長率一路高歌猛進,預計到2028年達千億美元……這意味著2023年的數字醫療領域將會呈現新的發展趨勢,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AI醫學影像增速驚人,市場規模或將達200億美元 AI醫學影像市場正在加速增長。來自Precedence Research、Grand View Research、Arizton等機構發布的報告顯示,AI醫學影像市場將迎來多至36.3%的年復合增長率,在未來十年激增10倍,到達200億美金市場。 AI醫學影像從模態來分,包括CT掃描、MRI、X射線、超聲和PET(正電子發射斷層攝影)等不同領域。目前計算機斷層掃描(CT)市場占比最高,MRI、PET等更復雜的醫學影像則會收益于技術發展,增速超過CT領域。 除了醫學領域對更優質圖像的需求,MRI增速提升還有技術進展的因素:AI被應用于MRI成像過程,即使經驗不足的技術人員也能幫助設置快速掃描協議和簡化檢查,加快檢查時間,提升成像質量與效率。 在此背景下,未來人工智能將迅速部署到整個醫學影像領域,以幫助增強技術人員和放射科醫生的能力,從而使現有員工能夠事半功倍。 另一個AI醫學影像相關的趨勢是在線化和SaaS化。未來,醫學影像企業級服務都會基于網絡提供,取代傳統的PACS。醫學影像模態的“孤島”被消除、AI工具也集成到系統,臨床醫生可以從任何地方訪問圖像和報告,而無需特定的工作站。比如旗下擁有獲得NMPA、FDA、CE認證ce的AI醫學影像產品的深透醫療,其從影像上游切入,提升MRI、PET、CT等醫學影像的質量、加快掃描時間,并與系統無縫集成。最后,遠程協助能夠更好地提升醫學影像服務質量。比如通過放射操作指揮中心,讓中心站點的經驗豐富的成像專家與外圍掃描位置的技術專家合作。 同樣,像Philips提供的超聲領域的實時虛擬協作Collaboration Live這樣的服務可以擴大專科護理的范圍,以增強患者和員工的體驗,改善工作效率,在不同的地區提供更好的護理服務。 Generative AI生成式人工智能興起,新技術將推動醫學領域再進化 未來一年,我們仍能看到大量的新技術正在與過去的數字醫療整合,提升效率、甚至帶來全新的產品。從文本生成圖像模型DallE、Stable Diffusion到最近爆火出圈的ChatGPT,生成式模型是當前AI發展的最前沿課題,被認為可能帶來“AI新紀元”。 在醫學影像中,生成模型也越來越受重視,且有很多臨床應用場景與價值。BessemerVentures副總裁Morgan Cheatham此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生成式人工智能將為醫療保健和生命科學釋放1億美元的價值”,應用領域包括藥物發現、治療預后、模擬數據生成、工作流自動化、提升工作效率等。 其中,通過生成式AI進行藥物發現,能更有效地探索化學和生物空間的方法,并且在某些情況下,可能會以更快的方式產生結果。 預后方面,則可以利用臨床數據可以改善對疾病進展的預測,并為護理和預防提供更多選擇;模擬數據生成能夠維護隱私并提高法規遵從性;工作流程自動化則意味著許多工具可以通過增加輸出和提高數據記錄質量來提高效率,包括病例撰寫或人工智能寫作助理,整體降低醫療系統工作人員的負擔、提升效率。 除這些領域以外,早在2017年,GAN等最早的生成模型/生成對抗模型就被斯坦福等科研機構研究者應用到磁共振成像生成重建算法中。Transformer,diffusion mdoel等模型架構的成果也在顯著影像醫學影像領域。例如斯坦福公開了X光圖像生成模型RoentGen。上文提到的深透醫療的多條產品線均依托于最新的生成式AI技術,最新上市的SubtleSynth等基于獨特的圖像生成模型實現醫學影像質量和效率的進一步飛躍。 除此之外,AI還將改變醫學的許多方面,包括診斷、治療和藥物開發。在診斷領域,AI算法可以分析X光、CT掃描等醫學影像,識別異常,輔助醫生做出更準確的診斷。人工智能還可以分析大量患者數據以識別模式并預測某些醫療狀況的可能性,這可以幫助醫生做出更明智的治療決策。 AI醫療走向千億美元市場,創業企業ROI受關注 今年數字醫療的另一大趨勢是整體回暖,甚至有媒體稱今年為“AI醫療之年”。根據MarketsandMarkets數據,僅AI醫療領域就將以47.6%的年復合增長率一路高歌猛進,到2028年達1027億美元。 許多投資者認為,從投資金額和美元的角度來看,未來一年可能會回到2020年的健康水平。當然2023年下半年可能會有所回升,因為在當前環境下已經停止的一些后期交易會重新回到市場。 多個報告及分析師預測,2023年會有更多M A,而非IPO。未來一年,市場將看到更多來自大型科技公司、零售商和其他顛覆性公司的并購活動,這些公司將業務范圍擴大到醫療保健領域。 而在此前數年的動蕩背景下,擁有自我造血能力的企業也更加吸引投資者。 接受調查的風險投資公司表示,隨著估值趨于平穩且資金持續降溫,人們將更加關注數字健康初創公司,這些初創公司顯示出可衡量的投資回報率(ROI)和技術平臺的臨床驗證。超過94%的投資者受訪者認為ROI對數字健康公司的成功“重要”或“非常重要”。 GSR Ventures合伙人、醫學博士Sunny Kumar表示,在當前環境下,購買者會優先購買具有最高實際價值的解決方案。2022年的顛覆性交易包括亞馬遜計劃以39億美元收購One Medical,CVS與Signify Health一起進軍家庭護理領域,以及 Walgreens最終確定其對Shields Health的完全所有權。 “目前我們的AI軟件產品及SaaS產品為客戶帶來清晰的數倍價值ROI,這對于醫療機構、醫院都非常重要。”深透醫療創始人及CEO宮恩浩表示。 據悉,深透醫療的AI產品已在中國、美國、歐洲等各個市場加速推進戰略,全球超過400家醫療機構及影像中心完成部署。在疫情期間,這個手握FDA首批AI醫學影像產品的企業逆勢增長,年內訂單達近億元,并宣布與西門子、拜耳等企業的深入合作。 醫療數字化從解決方案轉向平臺,從中國走向全球 最后,目前在醫療數字化過程中,企業級服務正不斷探索,如何更好地解決現有問題、提升使用率。首先就是從解決方案向平臺的轉型,這樣的趨勢在各類數字醫療SaaS廠商的產品進展中都能看到。 深透醫療介紹,該公司目前的產品矩陣完備,作為能夠拿到第一手影像設備數據的AI廠商,有更大的潛力整合工作流應用,如上游的非圖像信息應用與下游的定量分析應用,實現上下游端到端的整體優化;而平臺兼容性強、部署簡易,后續在平臺上有望搭載由其他廠商開發的軟件,目前公司內部已經與相關合作方進行初步測試,包括影像定量化和診斷類等應用。 除此之外,醫療企業由于其技術特點、廣泛應用領域,不拘泥于一國一城,全球化步伐加快。深透醫療介紹,該公司的產品已進入中國、美國、歐洲等地的最大的影像中心聯盟,全球部署近500家醫院及影像中心。其影像增強AI產品線可以兼容所有品牌影像設備與PACS系統,可靈活適配全球不同地區醫院、醫生的掃描習慣,商務模式全球驗證,已實現每年數倍的業務增長。 走過三年疫情,數字醫療有得有失:長時間的隔離政策迫使遠程醫療、數字醫療的進程加速數年,而經濟下行又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創新速度。隨著全球各地慢慢走出疫情陰影,這一全球最大的市場之一也許正迎來復蘇時刻。
相關推薦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