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機器人群雄逐鹿高技術高成本困局待解量產元年或將破繭而出|年終盤點
12月29日訊(記者 武超)人形機器人作為機器人領域的一顆璀璨明星,在2023年取得了令人矚目的進展,全球范圍內如雨后春筍般涌現,據記者統計,僅國內已有約20家廠商正式發布人形機器人(包括概念產品)。
臨近年末,國內人形機器人賽道也迎來更多玩家“入局”和突破。12月29日,優必選(09880.HK)港股掛牌上市,成為中國“人形機器人第一股”。天奇股份(002009.SZ)公司人士向記者表示,與優必選合作的人形機器人樣機已經在優必選上市儀式上亮相,而首臺人形機器人產品將于1月初交付。此外,潤和軟件(300339.SZ)本月發布了4S店迎客機器人AIRobot,公司人士向記者稱將會擇機布局量產。
不過,在產品雛形逐漸清晰后,人形機器人的商業化之路依然是充滿挑戰的。如何突破壁壘、降低成本,找到可復制且可持續的市場模式,仍是當前產業鏈制造商面臨的首要任務。
年末競相入局者不斷涌現
人形機器人是信息制造、材料、能源、生命科學等技術的集大成者,已成為世界主要國家科技競爭的新賽道,今年也受到全國各層面產業政策的廣泛支持。其中,工信部在半年內三次提及人形機器人(9月、11月、12月),政策導向意義十分明確。例如11月2日,工信部發布的 《人形機器人創新發展指導意見》,明確人形機器人發展的目標與時間點。
科技巨頭與產業資本紛紛也押注這個未來賽道。12月,華為與深圳樂聚機器人聯合發布人形機器人“夸父”,其為國內首款可跳躍、可適應多地形行走開源鴻蒙人形機器人。此外,騰訊Robotics X 實驗室推出了自研機器人靈巧手與機械臂,首次展示了該機器人在自然環境中的精準感知能力,以及對精細動作的駕馭能力;阿里發布了將千問大模型接入工業機器人后,用自然語言指揮機器人工作的演示視頻;還有美團入股銀河通用機器人、百度和比亞迪投資智元機器人等。
同時,作為業內的老玩家,優必選也獲得了多方的關注。12月29日,優必選港股掛牌上市,成為中國“人形機器人第一股”,公司人形機器人Walker X參與了敲鐘儀式。據悉,目前Walker X已經在智慧工廠場景中進行了訓練及測試。
此前,天奇股份與優必選合資成立子公司,瞄準汽車應用領域。天奇股份公司人士向記者表示,按照目前進度,合資公司的首臺人形機器人產品將于1月初交付,樣機已經在優必選上市儀式上亮相。該產品適用于汽車制造場景,未來還將逐步拓展至汽車零部件、3C等其他智能制造領域及應用場景,計劃與公司的汽車智能裝備一起對外銷售。
潤和軟件也于12月發布了4S店迎客機器人AIRobot,據悉,AIRobot融合了包括圖像識別,語音識別,自然語言語意解析,大語言模型等多項AI技術,結合了導購、安全監控和信息服務功能,為汽車銷售店提供全面的支持。公司人士向記者表示,AIRobot目前主要由合作廠商提供機器人的硬件、操作系統,公司在此基礎上提供業務流程控制系統及AI技術賦能。未來,公司將根據市場及客戶需求進行相關產品布局。
此外,其他國內主流的機器人廠商,也在保持對人形機器人領域的關注。例如,埃斯頓(002747.SZ)公司人士向記者表示,公司現有的部分核心部件、技術和人形機器人產品開發有一定相關性,具備條件和可能性在未來根據市場發展情況和應用場景的變化來適時進行布局。
如何“飛入尋常百姓家”?
不過,由于人形機器人仍處于產業化初期,專注該領域的廠商還難以實現盈利。優必選招股書顯示,今年上半年實現營收2.6億元,虧損5.48億元。2020年-2022年,優必選每年凈虧損7.07億元、9.18億元、9.87億元。
目前,人形機器人主要面臨制造成本較高的問題。優必選招股書提及,當前人形機器人應用場景仍有限,制造成本較高。Walker系列平均售價達598.8萬元,相比之下,主要的教育機器人平均售價低于1.5萬元,消費級機器人低于2000元。根據統計,Walker系列過去兩年半僅售出10臺。
而另一家有透露售價的廠商,樂聚機器人此前的較小尺寸人形機器人已實現規?;慨a,主要應用在在科研教育和特種作業領域,單臺售價幾十萬元。不過,樂聚預計其產品單價將逐步下降。
降本也是推進人形機器人商業化的重要因素。從電動車領域可以看出,特斯拉擁有非常強的成本控制能力與價格降低潛力。Optimus目前公布的售價在2萬美元左右,最終售價或將進一步下探,這很有可能為其他玩家帶來一場“降維打擊”。
高工機器人產業研究所所長盧瀚宸向記者表示,人形機器人成本的降低有待于規?;穆涞睾蛻?,而規模化的前提是人形機器人的性能能夠滿足人們的使用預期。推廣方面,目前人形機器人還處于產品化前期階段,關于應用場景的定義還未十分清晰和明確,所以不可避免將會經歷一段探索試錯的過程,其中的阻力既有來自產品,技術方面的不足,也有成本,市場認知的壓力,這些都可能會是推廣阻力。
天使投資人、資深人工智能專家郭濤向記者稱,目前,人形機器人產業還處于早期探索階段,存在核心技術不成熟、產業鏈生態不完善、應用場景落地難、法律法規和標準體系不完善等問題,預計距離大規模商業化應用還有很長一段時間。因此,企業需要加強技術研發和創新,提高產品的性價比和用戶體驗。
郭濤進一步提出,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為人形機器人帶來了更大的想象空間,然而,人工智能與人形機器人的結合也面臨一些困難和難點需要突破?!笆紫龋瑪祿|量和數量的問題是一個重要的挑戰。為了訓練出高質量的人工智能模型,需要大量的高質量數據進行訓練。其次,算法的優化和改進也是一個關鍵問題。當前的人工智能算法在處理復雜任務時可能存在局限性,需要進一步的研究和創新來提高其性能。此外,安全性和隱私保護也是人工智能與人形機器人結合中需要重視的問題。確保人工智能系統的安全性和隱私保護對于人形機器人的應用至關重要?!?/p>
總體來看,人形機器人技術進展不斷、產業化可期,多家機構研報認為,是未來成長大賽道,明年有望成為量產元年。高工產業研究院發布的報告預計,2026年全球人形機器人在服務機器人中的滲透率有望達到3.5%,市場規模超20億美元,到2030年,全球市場規模有望突破200億美元。優必選招股書則預期,2026年全球人形機器人解決方案市場規模將達到80億美元,占全球智能服務機器人解決方案市場規模的11.8%。
核心零部件與材料環節“搶灘”
除機器人整機企業之外,機器人上游零部件企業同樣在加速研發布局,力爭在供應鏈中率先占位。
拓普集團(601689.SH)披露,已新增機器人運動執行器作為第9大產品線,直線和旋轉執行器產品多次向客戶送樣,獲得客戶好評;三花智控(002050.SZ)披露,已對機器人機電執行器方面展開持續研究和產品開發工作,已與客戶建立合作具備先發優勢;雙環傳動(002472.SZ)的諧波減速器業務已實現多型號穩定供貨;五洲新春(603667.SH)的柔性薄壁軸承完成對大族諧波、中大力德(002896.SZ)等諧波減速器生產廠商的送樣,已經與主流機器人系統供應商在機器人軸承及滾柱絲杠、滾珠絲杠等領域開展深入的技術交流,力爭在2023年下半年取得突破并交付相關樣品。
盧瀚宸向記者表示,人形機器人作為當前最高階的機器人產品之一,其涉及到多方面的技術和學科專業,涵蓋光、機、電、算、軟等多個方面,按照技術關注的節奏大致是:關鍵核心零部件(減速器、電機、絲桿、傳感器等)——視覺、運動控制(軟件算法)——AI芯片,端到端大模型——超級電池等,從方向上來看,具身智能算是共識之一,但還需要做很多的工作和突破。因此,短期會是核心零部件受益,如減速器,電機,傳感器,絲桿等,此外還有新型材料,加工設備等也會有所受益,中期會是軟件算法,運動控制方面,長期會是AI芯片,超級計算機以及超級電池。
從融資層面看,今年核心零部件行業在資本市場熱度提升,根據統計,前三季機器人行業融資案例64起,平均0.62億元/起。其中,核心零部件16起,占總融資的25%。
與資本升溫齊頭并進的是,今年核心零部件廠家也迎來了一波投資擴產潮。
在投資方面,例如 中大力德(002896.SZ) 擬在新加坡、泰國分別設立子公司;綠的諧波(688017.SH)與三花智控將共同出資在墨西哥設立一家合資企業。在擴產方面,巨輪智能(002031.SZ)、艾迪精密(603638.SH)等將紛紛表示,將繼續擴大產能;華中數控(300161.SZ)則定增募資10億元,用于數控系統等關鍵技術研究與產業化項目。
除了零部件,材料環節也受到期待。據悉,特斯拉第二代Optimus減重10公斤,主要受益于輕量化材料,其使用的PEEK材料是高端工程塑料,兼備耐熱、阻燃、自潤滑和耐磨等優勢,有望成為人形機器人核心輕量化材料。
資料顯示,目前進口Peek材料的價格在600元/公斤,國產Peek材料價格約為400元/一公斤。Peek材料生產商方面,國內主要供應廠家為今年才上市的中研股份(688716.SH),Peek材料占其營業收入的比例達 95%。近期,在投資者互動平臺上,中研股份表示:“PEEK材料有應用到機器人相關部件?!?/p>
此外,中復神鷹(688295.SH)表示,從應用端來看,碳纖維相對傳統金屬合金,具有比重輕、結構強度高、抗腐蝕等優點,是機器人輕量化的核心材料,可應用于機械手等部位。目前公司碳纖維產品在工業機器人領域已有應用,未來隨著全球機器人行業的發展,有望繼續促進碳纖維及其復合材料的創新應用。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