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AI資訊 > 最新資訊 > ETF為何擴容迅速?基金經理認可科創板100強成長性,當前A股市場估值較低

ETF為何擴容迅速?基金經理認可科創板100強成長性,當前A股市場估值較低

新火種    2023-09-21

9月18日訊(記者 周曉雅)隨著ETF市場的持續擴容、市場風格切換較快,如何看待后續市場的投資機會,是當下市場的聚焦點。

在9月16日舉辦的2023“雪球指數基金領袖峰會”上,多位市場人士就后續市場的投資邏輯給出各自的觀點。整體來看,他們認為,當前A股市場估值較低,近期抄底資金的大量流入,顯示后市的態度轉變。

對于近期上市的科創板100ETF,多位基金經理也表達對該ETF后市看好。在他們看來,科創板100中具有很強的成長屬性,符合市值下行的趨勢。此外,新能源、半導體、國企等領域投資機會也值得關注。

ETF市場持續擴容

雪球商業化部全國總經理隋欣致辭稱,近年ETF市場擴容迅速,三組在雪球平臺的數據也印證了這一趨勢。

據介紹,年內雪球平臺共有373萬篇ETF相關內容,每天平均產出2萬篇,合計6萬名創作者參與輸出相關觀點;其次,截至今年8月底,雪球平臺上有56家ETF相關的金融機構賬號與165個ETF產品賬號,平均每家機構賬號粉絲量約為3萬;最后,截至9月14日,年內雪球用戶將ETF加入自選項頻次達282萬次,40%的雪球交易用戶為ETF投資者。

“這顯示出,股票投資者正加速加入ETF投資者隊伍。”她表示。

除了投資者的擴容,指數體系的搭建也日益完善。深證信息指數事業部高級經理王奕璇表示,未來將從做大做強寬基指數、支持國家戰略指數發展、國企估值優化、民企穩健發展等方面繼續做出貢獻,力爭為投資者們提供更多的差異化投資標的。

從當前市場格局看,華夏基金數量投資部執行總經理、基金經理徐猛認為,近5年,權益ETF市場規模增速較快,投資者結構也發生變化,隨著個人投資者加速配置ETF,個人投資者和機構投資者的持有規模占比基本上對半平分。

如何看當下市場整體投資機會?

“整個A股市場跌了兩年多,目前的時點我們還是要樂觀一點,雖然市場波動比較大,有時候漲漲跌跌,但是站在中期、長期的角度,對市場還是要有信心,股票、ETF迎來長期配置的機遇。”徐猛認為,一方面,持續的穩增長政策有望帶動經濟復蘇,另一方面,A股、港股市場目前估值水平都較低。

在他看來,國內貨幣政策降準降息在持續,美聯儲的加息政策可能迎來拐點,全球的資金面得到緩解。雖然目前市場情緒和風險偏好還沒有起來,但是通過持續的市場政策推進,從量變到質變,市場信心會逐步恢復。

“2018年市場的底部的時候,部分寬基ETF出現大規模的資金流入,去年10月底的反彈行情,也有一波寬基ETF流入。而近兩三個月,寬基ETF也呈現持續流入。”徐猛分析,近期資金流入,較多是來自機構投資者的配置,這也暗示著,這部分抄底資金對于后市的態度轉變。

值得關注的是,徐猛也強調了風險的存在,一是房地產復蘇低于預期的風險,因為與經濟關系密切,二是地緣政治的不確定性。

南方基金指數投資部董事基金經理龔濤談到,在國企投資的背景下,國有企業從體量、營收的結構來看都是不可忽視、非常重要的構成,所以在經濟結構調整大的趨勢下,國央企經營質量進一步的改造能給整個經濟發展新動能帶來很大的空間。同時,股權驅動的國有企業,無論從稅收還是在盈利上漲的層面來看,都為財政帶來更大貢獻,成為未來非常重要的驅動力。

科技賽道的差異化行情

今年以來,科創板50ETF一度出現大幅流入,近期科創板100ETF的上市交易也備受市場關注,就科創板的投資邏輯,多家基金公司旗下基金經理也發表觀點。

國泰基金量化部基金經理王玉表示,目前來講,資本市場還處于內部博弈的狀態,更多的增量資金很難拉動非常高權重的板塊,可能會把更多的收益轉向一些偏中小盤的企業,尤其是科創板100中具有很強的成長屬性,且平均市值在150億左右的企業。長期看好科創板與科創板100指數未來的發展。

鵬華基金量化及衍生品投資部總經理蘇俊杰也認為,科創板里科創100符合市值下行的趨勢,屬于成長股里的彈性品種,而科創50是核心資產。整個科創板是高質量發展重要的抓手,所以發展空間值得期待。

易方達基金指數投資部高級基金經理成曦則表示,要從長期角度來看待科技創新產業,以目前最火熱的人工智能產業為例,可以更長時間把注意力放在GPU、算力、芯片這些硬件上,因為從硬件到應用的轉移,還需要比較長的時間,但科技有一定的突變性。

銀華基金量化投資部基金經理王帥表示,從未來十年的角度來看,科技可能是持之以恒的投資主線之一。“近年來中國一直處于經濟結構轉型中,科技創新是一個重要方向,其中科創100具有非常鮮明的特色,用三個標簽來總結,就是‘科創、小盤、成長’,是科創屬性非常強的指數產品。”

同時他也建議,在配置方法上可以采用“核心+衛星”策略,把兩個極端風格的產品搭配起來,例如將低估值、高分紅的基金產品做底倉,科創100ETF這類科技成長類基金做“衛星”的構成標的,以達到分散風險,同時又有機會捕捉超額收益的目的。

從長期維度看ETF投資

“從投資本身的價值來看,大家依舊非常認可中國的科技能夠走出自己的路,這是核心邏輯。”工銀瑞信基金指數及量化投資部副總經理、基金經理趙栩指出,站在現在的時點,對于科創50指數的投資,可以從“雙核心”去理解,一是科技和成長,二是大板塊里的核心資產。

從當前的市場風格來看,趙栩表示深紅利ETF也是較好的選擇。他認為,歷史上來看所有紅利類的指數,深紅利的表現比較好,白馬股比較集中,同時從紅利本身的角度出發,這個指數比較有特色。

“近期,大家可以看到房地產的變化,而深紅利中行業的政策貼合度比較高。同時從2021年2月份開始到現在,深紅利指數經歷了約60%的最大跌幅,風險已經釋放得比較充分。”

蘇俊杰認為,8月份的社融、CPI、PPI、PMI等數據可以看出,周期正在改善。在順周期經濟復蘇過程中,雖然現在降幅在改善還沒有拐頭,但后續化工品價格起來后,會有非常好的機會。“簡單來看,在這一輪復蘇周期中,成長、科技會走在前面,后面與之搭配的順周期產品也會起來,化工ETF從這個角度來看可以形成互補,值得關注。”

能鏈智電創始人、CEO王陽認為,從全球范圍內來看,房地產之后的下一個經濟增長點就是新能源。“所以在投資圈也有一句話,現在不建站相當于二十年前不買房,新能源是中國下一個經濟的支撐點之一。”

據其團隊預測,2025年會是中國交通能源的拐點,中國現在有4億輛機動車,其中包括3億輛汽車,到2023年6月底,中國累計的新能源車存量是在1600萬輛,占存量汽車的4%左右,到2025年油車達峰逐步下降,電車會持續增長。

到2025年電車會超過5000萬輛的存量,5000萬輛會占到中國車輛存量總量的15%左右。2035年以后電車的絕對值會超過油車,油電轉換的背景中有大量的機會。

富國基金量化投資部量化投資副總監張圣賢認為,有三個方向值得關注:第一,從產業空間來說,汽車產業鏈是制造業最大的板塊之一,它的空間足夠大。第二,技術發展的方向,過去兩年電動化的趨勢非常明顯,當前真正產生比較藍海的市場還是在AI+汽車自動駕駛,這塊未來會誕生出巨大的蛋糕。第三,國內汽車在電動化、智能化方面取得了非常長足的進步,國內汽車產業鏈已經進入到了快速發展的階段。

以十年的維度看,博時基金指數與量化部投資部ETF組副主管、基金經理萬瓊也看好標普500的投資價值,美國股票市場的特點是牛長熊短,適合長期持有。

相關推薦
免責聲明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