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AI資訊 > 最新資訊 > 【明日主題前瞻】鋰電池中的重大創新,產業趨勢由逐步明朗到顯著加速

【明日主題前瞻】鋰電池中的重大創新,產業趨勢由逐步明朗到顯著加速

新火種    2023-09-21

【今日導讀】

【主題詳情】

鋰電池中的重大創新,產業趨勢由逐步明朗到顯著加速

作為鋰電池領域一項技術創新,以復合銅箔為代表的復合集流體應用近期提速。業內人士表示,隨著技術更趨成熟、下游市場逐步打開,2023年有望成為產業爆發元年。

中信建投研報認為,復合集流體兼具安全性與經濟性,是鋰電池中的重大創新。2023年,產業趨勢由逐步明朗到顯著加速,設備商、新型銅箔廠、電池廠及終端用戶紛紛加快布局;同時技術不斷突破,推動復合集流體向量產邁進,預計2023-2025年復合集流體設備年均有近90億元市場空間。

上市公司中,道森股份2023年4月控股子公司洪田科技研發的新產品真空磁控濺射一體機成功發布并斬獲首張訂單,這是公司在復合銅箔真空鍍膜成套設備上的一次重大創新和突破,也標志著公司成為全國首家掌握該核心技術的真空鍍膜行業頭部企業。光莆股份所生產的復合集流體材料已向多家鋰電池廠家提供樣品測試,公司根據客戶的反饋持續提升產品技術參數與品質,目前還在送樣測試階段。諾德股份復合集流體產品涉及復合銅箔和復合鋁箔,目前公司的復合銅箔已形成小試線,復合鋁箔已形成中試線。公司的復合集流體產品在結晶均勻性方面具有明顯優勢。

蘋果新獲一項專利,有意將這一技術用于Mac產品線

據行業媒體報道,蘋果新獲得專利,名為“用于確定計算設備用戶的光識別模塊”,主要關注點是將Face ID引入MacBook等產品,將用于筆記本電腦、桌面電腦等產品。

面容識別,是基于人的臉部特征信息進行身份識別的一種生物識別技術。用攝像機或攝像頭采集含有人臉的圖像或視頻流,并自動在圖像中檢測和跟蹤人臉,進而對檢測到的人臉進行臉部識別的一系列相關技術。根據數據,我國面容識別市場規模達45億元,隨著市場滲透率持續提高,下游應用持續增長,中經產業預計到2024年我國人臉識別市場規模將突破100億元,四年年均復合增速達23.3%。

上市公司中,匯金科技運用人臉識別技術、生物識別技術等打造的產品在建設銀行、興業銀行已經正式應用,支持實現刷臉取款功能。川大智勝與華為目前的合作主要是在昇騰芯片、鯤鵬服務器上的三維人臉識別算法的平臺適配以及智慧園區的方案實施。公司主營產品包括高精度三維人臉照相機及高性人臉識別產品。英飛拓在機器視覺方面的人臉識別、車牌識別、人車屬性分析、軌跡跟蹤等技術領域有深入研究。V2721-H2A4系列是Infinova公司推出的基于深度學習算法的智能人臉識別終端,產品可接入公司的智能平臺,進行大數據應用,做更高級的人臉業務管理。

鴻海投資的AI公司發布該芯片,這個領域AI迎“寒武大爆發”

鴻海集團投資的AI初創公司耐能智慧發布了邊緣運算AI芯片KL730,瞄準智能駕駛與私有GPT應用,可降低大型語言模型的高運算成本,以及云端傳輸可能引發的風險。耐能先前推出KL720 AI芯片,并于今年3月打入高通產品線。

自ChatGPT問世以來,從GPT-1到GPT-3.5,GPT模型的智能化程度不斷提升,GPT-4多模態模型的發布進一步加速產業革命。ChatGPT對智能終端的賦能開啟新一輪“寒武大爆發”時代。未來AI運算將呈現邊云協同的多層次算力網絡趨勢,AI訓練迭代優化等復雜性任務主要在云端,實時、局部數據處理和推理任務主要在邊緣側,云端+邊緣協同發展,賦能萬物智能互聯。民生證券表示,看好AI+智能終端的趨勢,AI將帶來產品邏輯的深度變革,加速硬件的智能化、伴侶化趨勢。無論是手機、PC、AIOT、MR、汽車電子,都有重估值的潛力。根據國際電信咨詢公司STL Partners邊緣計算關鍵數據統計,到2030年,邊緣潛在市場將達4450億美元,10年復合年增長率為48%。

上市公司中,國芯科技在邊緣計算芯片方面已開展了二代芯片的研發和產業化應用。此外,公司正在為客戶AI芯片提供定制服務,目前已有多個AI芯片定制服務的在手訂單。天準科技邊緣計算控制器基于NVIDIA JETSON Orin平臺構建,廣泛應用于各種大交通場景,在無人駕駛出租車、無人巴士、無人卡車等場景中服務了國內半數以上的主流玩家。恒為科技網絡可視化和智能系統平臺業務涉及嵌入式計算、云計算、邊緣計算、AI、物聯網、大數據、5G通信等技術,其中智能系統平臺中包含信創板塊,公司部分產品能夠應用于數據中心的運維。

三星將推出的新一代Galaxy S24系列,將運用這項尖端科技

據媒體最新發布的信息顯示,全新的三星 Galaxy S24 系列將會支持衛星通信,該項功能的提供商是銥星通訊,雙方目前已經達成了合作關系。

目前,衛星互聯網的技術趨于成熟并具有全覆蓋、低時延等優勢,可預見的未來將作為地面通信的補充,參與到6G網絡的整體建設中,衛星互聯網是目前6G確定性最高的技術之一。華泰證券研報指出,衛星互聯網產業鏈根據上下游關系,主要分為衛星制造、衛星發射、地面設備制造和衛星運營及服務四個環節。從產業鏈結構來看,全球衛星行業里衛星發射和衛星制造收入占比最大,衛星互聯網賽道中衛星運營及服務和地面設備制造收入占比較高。

上市公司中,中國衛通是航天科技集團旗下,亞洲第二大、世界第六大固定通信衛星運營商。公司擁有自主可控、體系完備的通信廣播衛星資源、頻率軌道資源和地面站網資源,首顆Ka高通量衛星中星16號覆蓋我國90%以上的國內空中航線。鋮昌科技是國內少數提供相控陣T/R芯片完整解決方案的領先企業。公司在衛星互聯網領域布局較早,率先完成了星載及地面用模擬波束賦形芯片的迭代定型,成功推出全套解決方案。國博電子有源相控陣T/R組件、射頻集成電路等產品廣泛應用于精確制導、雷達探測、移動通信基站領域,并逐步拓展到衛星通信、移動通信終端、無線局域網等領域,在6G相關技術的衛星互聯網組件、毫米波芯片等多方向保持研發跟進并具備相關技術儲備。

再提速!上海到2025年算力總規模較“十三五”期末翻兩番

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立足數字經濟新賽道推動數據要素產業創新發展行動方案(2023-2025年)》,其中提到,建設高效協同的算力體系,建設“E級”超算載體、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平臺,因地制宜部署邊緣計算資源池,對接“東數西算”國家戰略,建設樞紐型算力調度平臺。到2025年,算力總規模較“十三五”期末翻兩番。

據悉,目前上海算力指數排名位列全國第一,綜合算力指數排名位列全國第二。華鑫證券認為,算力資源作為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底座,數字化新事物、新業態、新模式推動應用場景向多元化發展,算力規模的不斷擴大帶動算力需求持續攀升。

公司方面,恒為科技率先推出智算可視化解決方案旨在構建算力提供方與大模型使用方核心工具鏈,公司產品包括智算可視化運維系統、國產智算加速網卡和交換機等,在面向AI訓練等多個核心場景下有望解決算力低利用率/系統穩定性/智能運維/可靠部署等多個行業痛點。利通電子持有世紀利通90%的股權,世紀利通主營業務為提供AI算力租賃服務,公司的AI算力租賃業務全部部署在上海市松江區的騰訊長三角人工智能超算中心及深圳市明區的深圳弈峰科技光明5G大數據中心。

蔚來將自研量產AD等重要芯片

據媒體報道,蔚來汽車硬件副總裁白劍表示,在智能硬件領域,從NT1開始,我們的域控制器電路和結構就是自己設計,委托代工廠生產。即使代工生產,產線的測試夾具,測試軟件開發也都是自研后轉給代工廠使用。未來1-2年,蔚來一些關鍵自研芯片會量產。

據統計,2022年全球汽車芯片市場規模約為3100億元。隨著持續進行開發及需求不斷增長,預計于2030年前,全球汽車芯片市場將超過6000億元。國泰君安證券分析師李沐華預計,未來兩年,主流自動駕駛芯片將陸續量產交付;未來五年,市場份額的爭奪將更為激烈,國內頭部廠商有望突圍。

公司方面,匯頂科技的車規級觸控芯片及車規級指紋芯片已逐漸在汽車領域實現規模商用,客戶包括通用、現代、吉利、長安、領克、奇瑞知名汽車品牌。東土科技目前車規級芯片處在推廣應用階段,已收到國內廠商小批量訂單。

阿里云與中國中醫科學院合作,聯合打造中醫藥行業大模型

近日,中國中醫科學院與阿里云在北京簽署合作協議,雙方將共同啟動數智中醫創新聯合實驗室,并聯合打造中醫藥行業大模型,推動中醫藥行業數智化。依據合作協議,雙方將共同建設、運營“數智中醫創新聯合實驗室”,面向行業聯合打造中醫藥行業大模型—岐黃助手,圍繞中醫藥數字化、產業化,共同搭建、推廣、運營涵蓋中醫藥服務業、中醫藥產業的一站式數字化云服務平臺。

醫療大數據的積累以及多樣化先進技術的發展,當下AI已經成功嵌入中醫診療與服務過程的多個環節。興業證券分析認為,AI賦能醫療提升服務效率,涉及院前、院中、院后全流程;AI+醫療是人工智能應用的核心場景。

上市公司中,華森制藥擁有集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于一體的現代化藥品生產平臺——第五期新建GMP生產基地項目。久遠銀海依托“見智人工智能行業應用平臺”已完成醫學影像識別、醫療知識圖譜、智能導診、ICD編碼智能推薦等多方面的能力積累,與阿里、平安在醫保領域開展了技術研發和市場拓展等合作。

重大突破!這條高鐵成功上跨皖贛鐵路

日前,新建宣城至績溪高鐵(以下簡稱宣績高鐵)水陽江特大橋跨皖贛鐵路雙T構連續梁順利實現轉體成功對接,標志著宣績高鐵全線重難點控制性工程取得了重大突破。宣績高鐵是長三角城際軌道交通網中的骨干線路。項目建成運營后,將進一步完善區域路網布局,縮短蘇皖贛等地時空距離,對于開發沿線旅游資源,推動皖南國際文化旅游示范區建設,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等具有重要意義。

高速鐵路網加密助推區域經濟發展,而在鐵路網絡如火如荼建設的過程中,過去三年國鐵動車組招標受疫情影響遠低于往年平均水平,今年起國鐵集團恢復動車組大規模采購,首批訂單或達500億,機構預計2023-24年動車組招標相較2022年或保持50%以上增長,鐵路軌交板塊長期受到估值壓制,在新一輪國企改革的背景下,估值有望得到修復。

上市公司中,雷爾偉主要產品時速350公里軌道交通車輛用部件正按客戶需求有序交付。長青科技業務主要為軌道交通業務及建筑裝飾業務。軌道交通業務屬于鐵路車輛配套,建筑裝飾業務的產品為鐵路配套的站房項目包括天津西站、漢口站等。

相關推薦
免責聲明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