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與生產生活緊密結合,“機器狗“應用前景可期
被摸下巴,同步給出表情回應;收到語音指令,調整為視頻通話界面;辨認路線、上下樓梯,動作嫻熟……最近在南京舉行的2023世界智能制造大會上,阿爾法“機器狗”BabyAlpha的表現令人驚艷,受到業界關注。隨著人工智能發展,尤其是大模型應用落地,機器人不僅僅是能完成某一單項任務的工具,更成為承載人類體能和智能優勢的集合體。
如今,“機器狗”的應用場景越來越豐富:發揮承重、步行速度等技術指標的優勢,在運動場運送鐵餅、在物流車間運送物品;發揮互動交流、行動導引上的優勢,陪伴老年人、殘障人士;發揮靈敏識別、及時預警的優勢,開展安全巡查、電力巡檢。甚至在知識問答、教育輔導、才藝表演上,“機器狗”通過學習積累也可以大顯身手。
在世界智能制造大會上亮相的這只“機器狗”,由位于南京江北新區的蔚藍科技公司研制,自2019年以來已升級到第六代,智能化程度、精良程度大幅躍升。“‘機器狗’是人工智能與四足機器人的融合產品。”蔚藍智能科技公司高級副總裁曲會彬介紹,今年11月量產的最新產品,依托多模態大語言模型,將語音識別、自然語言理解、智能視覺認知、智能情感表現與智能仿生行為融為一體。作為目前國內首款定位于家庭陪伴的“機器狗”,它不僅能陪伴老年及殘障人士,面向孩子的功課輔導、知識問答、英文對話,也能應付自如。
“機器狗”的研制,關鍵是運動控制算法、關節電機和智能制造。領先的運動控制算法提升了產品競爭力,關節電機、運動控制等功能的優化都離不開創新。因此,小小的“機器狗”串起了長長的產業鏈。“公司團隊在關鍵部件研發、算法研究、外觀設計、智能制造等方面有著深厚積累和先發優勢。”曲會彬介紹,產業鏈合作企業80%集中在蘇州、常州、南京,其余在珠三角地區。眼下,蔚藍智能科技公司正聯合清華大學開展“人形機器人全身動力學控制算法”揭榜掛帥。明年將揭榜的人形機器人可達到36個自由度,實現搬運重物、打掃衛生、取快遞等家庭基本服務功能。
前不久,工信部出臺《人形機器人創新發展指導意見》,提出人形機器人有望成為繼計算機、智能手機、新能源汽車后的顛覆性產品。業內人士表示,江蘇在人工智能機器人領域產業布局早、供應鏈體系完備,應抓住機遇,培育一批科技型創新企業,搶占新賽道、塑造新優勢。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