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標志性里程碑:用錢投票,開始擁抱大模型
AI在B端的普及狀況到底如何?看看就知道了!
一向以在軟件支出上極度吝嗇聞名的大銀行,正對大型語言模型和開發這些模型的研究人員趨之若鶩。
據媒體報道,知情人士透露,花旗銀行、摩根大通和高盛在今年下半年都開始更大范圍地采用微軟Copilots,利用AI助手匯總文檔、電子郵件,生成電子表格或PPT,以及編寫代碼。許多大型銀行還在租用專門的服務器,用于開發自己的定制化AI模型。
一位知情人士對媒體表示,高盛今年上半年在微軟云產品上的支出基本持平,但下半年增加了20%以上,部分是高盛自己開發AI模型所產生的成本。
高盛主要將AI模型用于處理企業財報等數據、為投資決策提供信息。此外,高盛還增加了在微軟AI代碼輔助工具GitHub Copilot上的支出。
同一知情人士還稱,高盛一直在測試由微軟開發的簡化版模型Phi。Phi比OpenAI的GPT系列參數量更低,成本也更低,可以用于處理不太復雜的任務。
此外,其他知情人士還向媒體透露,花旗銀行最近幾個月一直在為部分軟件開發人員測試GitHub Copilot,并計劃在未來幾個月內再進一步擴大采用范圍。花旗還開始使用微軟Azure云服務測試大模型,用于分析監管文件等資料,為投資決策提供信息。
除了高盛和花旗,其他金融公司也在購買OpenAI的技術,其中包括通過微軟購買AI服務的知名做市商Jane Street和財務軟件公司Intuit。據報道,最大的銀行——摩根大通也在通過Azure使用OpenAI的GPT服務,用于開發客戶服務聊天機器人和自動生成上市公司財報的工具。
考慮到一向吝嗇、注重成本的銀行,都愿意為微軟/OpenA的產品付費,可見AI在B端的應用已經相對成熟,且市場前景廣闊。這對AWS、谷歌和其他依靠AI促進增長的云計算巨頭來說是個好兆頭,也讓Anthropic、Cohere等OpenAI的競爭對手有更多底氣從這個新生的行業里分得一杯羹。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