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AI資訊 > 最新資訊 > 融資過億、路凱智行破局礦山無人駕駛,已在多礦區開啟商業化落地

融資過億、路凱智行破局礦山無人駕駛,已在多礦區開啟商業化落地

新火種    2023-12-22

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 2022 年底,全國共有露天煤礦 357 處,產能 11.62 億噸,平均產能達到 325 萬噸 / 年,約是井工礦的 3 倍,其中,千萬噸級的露天礦超過了 30 處。2022 年,露天煤礦產量首次突破 10 億噸,貢獻了全國 23% 的煤炭產量,較 2000 年提高了 19 個百分點。

可以確定的是,露天煤礦相比于井工礦具備更安全、更高效、更容易智能化改造的特點,正在成為能源供給的重要力量。同時煤礦安全事件的發生,小型礦區、分包經營礦區、人力密集型礦區必然要被大型化、智能化、統一化的礦區取代,這也是國家政策要求、民心所向。

隨著綠色礦山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煤炭行業的綠色發展已成必然趨勢。近年來,國家陸續發布《關于加快煤礦智能化發展的指導意見》、《關于進一步加強礦山安全生產工作的意見》等多項政策,明確提出" 機械化換人、自動化減人 "" 到 2025 年露天煤礦實現智能連續作業和無人運輸 "等要求。

礦山礦業的市場進一步擴大以及精細化運營的要求,也恰逢智能駕駛行業的蓬勃發展。礦山因其特有的環境特征反而讓其成為了無人駕駛的極佳試驗場,同時也助力了無人駕駛行業的快速商業化落地。這也催生了一批礦山無人駕駛的科技創業公司,開始在行業破局前行,在礦區智能化方向持續攻堅。

相關統計數據,到 2023 年底,預計全國無人駕駛礦用車約 1100 多臺,已有部分實現常態化無人駕駛,并接入礦上生產作業閉環管理。不過,大部分單礦車輛數量較少,10 臺以下為主。目前礦上無人駕駛仍面臨礦山行業的安全、效率、成本、招工難問題以及無人駕駛行業的技術發展與商業化落地脫節的難題。

目前礦山自動駕駛主流模式有兩種:解決方案和運輸運營。前者是以寬體車、剛性礦卡無人駕駛改造為主;后者是以無人駕駛參與到礦山運輸運營。

成立于 2020 年的路凱智行,是智慧礦山無人駕駛整體解決方案供應商,圍繞無人駕駛的工程化構建,產品主要包括:無人駕駛算法調度平臺、線控車輛智能化改造、正向無人駕駛車輛設計制造、遙控駕駛遠程挖機斗齒監測等核心技術產品、裝載機灑水車等工程機械的智能化改造以及以防碰撞為核心的礦山安全生產解決方案。

路凱智行 COO 蔣先堯告訴獵云網,礦山無人駕駛運輸本身就有近 3000 億元的市場規模,更有機會撬動萬億級別智慧礦山市場。相比較于無人駕駛的其他場景,礦山場景是最佳落地場景。主要是因為封閉場景的優勢、企業的剛需和政策的支持。

實現常態化安全員下車是礦山無人駕駛行業發展的拐點,也意味著行業實現了礦山發展核心要義:安全是首要前提。路凱智行認為,安全員下車是商業化落地的重中之重,無人駕駛的安全性和穩定性也至關重要。公司自研了無人駕駛軟件架構、車控軟件架構和自主的硬件,并基于礦山數字孿生建模和仿真技術保障了系統的穩定性和工業級應用。

相較于其他場景,礦山場景雖然對無人駕駛技術的要求沒有特別嚴格,但是對礦業、車輛線控智能化、無人駕駛、AI 算法、高精地圖這些交叉學科的工程落地化能力有更高要求。不但需要企業了解無人駕駛,更需要對礦山運營有深刻認知,否則巨額投入可能會讓企業難以維持經營。

蔣先堯向獵云網表示,礦山無人駕駛企業不僅需要懂無人駕駛和車輛,還需要懂礦山的運營," 如果企業不參與到礦山的運營中,沒有自己的運營體系,礦山無人駕駛可能很難做到商業落地。"

基于此,路凱智行分別圍繞無人駕駛、車輛線控化改造和智慧礦山三個領域開展研發,并以此打造了標準化無人礦山運營服務體系。 " 如果想幫助礦山提升生產效率和安全性,同時降低運營成本,就必須深挖礦山無人駕駛的運營體系。"

路凱智行針對智慧礦山不同發展階段設計出"TaaS-SaaS-ApaaS" 商業模式規劃,不斷深入智慧礦山系統,持續助力礦山智能化建設。TAAS 是 " 前期 " 必由之路,在合作礦區實現有限規模的商業化運營,驗證無人駕駛的經濟效益;" 后期 " 的 SAAS 模式,通過合作運營和其他智能礦山解決方案,保持科技公司屬性;" 遠期 " 的 ApaaS 模式不限于運輸場景,也不限于運輸車輛,幫助礦山實現整體智能化的升級,從而達到少人則安,降本增效的目標。

路凱智行目前主要客戶是國內大中型礦山,主要以露天煤礦為主,另外還涉及到金屬礦、建材礦和井工礦。路凱智行智慧礦山項目已服務很多礦山,無人駕駛項目已在新疆、內蒙古等 4 個露天礦區完成了系統落地,已正式進入無人駕駛運營階段。

礦山自動駕駛行業潛力巨大,入局者也逐漸增多,中科慧拓、踏歌智行、易控智駕三家公司布局較早,希迪智駕、伯鐳科技、優控智行、盟識科技、躍薪智能、得到運通等也都在積極推進無人礦卡的商業化落地。蔣先堯認為,路凱智行優勢在于,公司是懂車懂礦懂算法的互補團隊,有自主研發的硬件系統能力和豐富的礦山無人化項目經驗,憑借與上下游合作伙伴的戰略合作關系,以及和礦業高校的資源合作。在避免重資產的情況下,通過有限規模的商業化運營,驗證無人駕駛的經濟效益,但不重資產,實現技術迭代,打造標桿,構建標準運營體系。

融資方面,路凱智行先后獲得了來自中關村發展集團,達泰資本、順為資本、善達投資、漢陽投資發展集團、亦莊國投等機構的過億元人民幣融資。投資方順為資本認為,礦山長期以來存在環境惡劣、招工難、安全隱患大等諸多痛點,而相比開放道路,無人駕駛在礦山場景落地的可行性更高,且同時兼具經濟價值與社會價值。順為資本期待路凱智行可以秉持產品化的本心,實現更加安全、智能、高效的礦山運營。

團隊方面,路凱智行團隊目前共 100 余人,CEO 謝意本科畢業于清華大學精密儀器系,海外留學工作八年,曾就職于法國標致雪鐵龍汽車集團 ( PSA ) 索肖工廠和大巴黎研發中心,回國后成立巖石科技(ROCTEC ) 還兼任拓普康中國(TOPCON ) 總經理。首席質量官劉志勇,畢業于西安石油大學本科,曾任德國邁隆技術總監、陜重汽技術總監、宇通客車無人駕駛系統工程師、吉利汽車智能網聯高級技術專家,擁有 10 多年的整車電子電器架構及無人駕駛開發、工程落地經驗。CTO 那崇寧是知名的 AI 架構師專家,曾先后任職于西門子慕尼黑研究院、網信集團、之江實驗室。COO 蔣先堯曾在國外從事了 8 年采礦工作,主導了中國礦企在海外落地的第一座智慧礦山工程,具備國際無人駕駛礦卡高級培訓師資格。

相關推薦
免責聲明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