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公布十大年度人物:“非人類”首次上榜另有減肥藥、核聚變等業界大咖
財聯社12月18日訊(編輯 趙昊)日前,《自然》雜志公布了2023年度十大人物榜單,這一榜單旨在選出十位在當年重大科學事件中占有一席之地的人物。與往年不同的是,最新的榜單罕見地加入了一位“非人類”——聊天機器人ChatGPT。
ChatGPT獲人類待遇
作為美國人工智能研究公司OpenAI開發的新一代AI語言模型,ChatGPT能夠通過理解和學習人類的語言來進行對話,還能根據聊天的上下文進行互動,像人類一樣來聊天交流,甚至能完成撰寫郵件、視頻腳本、文案、翻譯、代碼,寫論文等任務。
自去年11月發布以來,它就憑借著強大的自然語言理解和生成能力,吸引了全球眾多用戶,掀起了新一輪人工智能技術的研究和商用熱潮。有報告將ChatGPT的出現比作通用人工智能(AGI,或強人工智能)的起點和拐點,是里程碑式的技術進步。
《自然》解釋道,ChatGPT正帶領一眾生成式人工智能程序改變科學家的工作方式。另外,它的出現還重新引發了人們關于對AI局限性、對人類智慧本質以及如何規范人機互動等問題的爭論,“這就是為什么今年十大人物加上了一位非人類的原因。”
值得一提的是,ChatGPT的研發團隊成員之一、OpenAI的聯合創始人兼首席科學家伊利亞·蘇茨克維(Ilya Sutskever)也在十大人物榜單之列。作為公司內部的技術“靈魂人物”,蘇茨克維主導了GPT-1、2、3、4模型的研發,在此之前,蘇茨克維還在谷歌協助下開發了AlphaGo。
不過,《自然》對ChatGPT的評價不止有贊譽,描述寫道“它還會發明參考資料,編造事實以及傳播仇恨言論”。《自然》還強調,ChatGPT背后的大語言模型(LLM)技術也很危險,“它可以幫助作弊和剽竊,如果不加以控制,可能會玷污科學知識之井。”
另外就是錯誤和偏見問題,《自然》認為,大語言模型規模龐大的參數和復雜性意味著它們本質上是“黑箱”,如果不公開代碼和訓練材料,就會很難理解它們為何能得出這樣的結果。
最后,《自然》總結道,無論如何,生成式人工智能的革命已經開始。并且沒有回頭路。
減肥藥先驅
縱觀今年全年的金融市場,除了火爆的人工智能,“減肥藥”概念持續火熱。而《自然》的2023年度十大人物榜單中,也確實有胰高血糖素樣肽-1(GLP-1)藥物的一席之地,她就是“減肥藥物先驅”斯韋特蘭娜·莫伊索夫(Svetlana·Mojsov)。
今年,丹麥制藥商諾和諾德研發生產的司美格魯肽(Semaglutide)藥物已席卷歐美診所,其中“維格威”(Wegovy)和“諾和泰”(Ozempic)已經可以稱得上家喻戶曉,為制藥行業創造了數十億美元的利潤,但一位早期的先驅并沒有得到相應的認可,她就是生物化學家莫伊索夫。
據了解,莫伊索夫是一位出生于南斯拉夫的科學家,現在任職于紐約洛克菲勒大學。早在20世紀80年代,她就作為一名獨立研究員,通過一系列實驗識別并鑒定出具有生物活性的GLP-1可觸發胰島素分泌,這項工作為后續司美格魯肽等藥物的開發奠定了基礎。
然而,盡管她的貢獻對于生物醫學領域有著重要的影響,但長期以來她的貢獻并未得到足夠的認可和商業利益的報酬,讓莫伊索夫感到惱火,她稱“歷史已經被操縱”。在經歷了曠日持久的法律斗爭后,他終于得到了部分專利收入,獎項及相應的聲望也隨之而來。
在得知被提名年度十大人物后,莫伊索夫告訴《自然》,“我很高興我的工作得到認可,其他一切都不如這個重要。”
超導“偵探”&核聚變“點火人”
除此以外,本次的年度十大人物榜單還有兩人與財聯社先前追蹤的故事密切相關。其中一位是美國佛羅里達大學物理系副教授詹姆斯·哈姆林(James Hamlin),他主導的調查發現了所謂“室溫超導”說法中的缺陷。
今年3月,美國羅切斯特大學的朗加·迪亞斯(Ranga Dias)團隊宣布發現了一種室溫超導材料:“在約21℃的室溫條件下,加壓到1萬個標準大氣壓就會出現超導現象。”在經過哈姆林等人的分析后,發現了這項研究中存在操縱的證據。
另外一位是美國國家點火裝置(NIF)的首席設計師安妮·克里奇(Annie Kritcher)。去年,美國加州勞倫斯·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LLNL)通過NIF的實驗獲得了成功,首次在聚變反應中實現了“凈能量增益”,也就是產生的能量比注入的能量還要多。
今年,LLNL又成功完成了三次點火嘗試,從而使成功率達到了6次嘗試中的4次。目前,克里奇正致力于一系列新的實驗,旨在通過向更厚的靶囊輸入更多激光能量來再次提高產量。她告訴《自然》,現在聚變能量的問題已經不是“能否到來”,而是“何時到來”的問題。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