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AI資訊 > 最新資訊 > AI如何賦能量化交易?市場參與者們在2023第六屆投資年會上給出了答案

AI如何賦能量化交易?市場參與者們在2023第六屆投資年會上給出了答案

新火種    2023-12-17

12月15日訊,2023第六屆投資年會如約而至,聚焦“變革·成長”主題,針對資本市場的熱點、難點和焦點問題,邀請上市公司、金融機構、科研院校嘉賓齊聚一堂把脈問診,探求究竟。

進入2023年以來,以ChatGPT為代表的主流人工智能技術在全球范圍內掀起了AI浪潮。而AI技術的投研應用也引發了未來AI對基金經理投資工作影響的討論。

在本次大會圓桌論壇環節,貓頭鷹基金研究院總經理矯健、博道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量化投資部總經理楊夢、國泰基金量化投資事業部基金經理吳中昊、上海鳴石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房明、非凸科技聯合創始人&CTO李佐凡齊聚,圍繞《AI如何賦能量化交易》主題,分享了各自的經驗與見解 。

吳中昊分享了AI技術給公募基金帶來的變革。他表示,整個過程分成三大階段——2016年以前市場野蠻生長,相關產品相對粗糙;2016年以后進入高頻化時代,私募積累了非常多的高頻因子,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交易是非常有效,但同時出現了行業壁壘,陷入比拼因子數量以及交易速度的激烈競爭;2018年以后,市場參與者紛紛大量進行AI研究,行業進入爆發階段。

談及近年來機器學習、AI技術對量化投資起到的助推作用,楊夢表示,機器學習的概念很廣泛,可以應用于包括因子挖掘、因子選擇、組合配全、組合生成、交易執行等許多投資環節中。

在她看來,AI用于量化投資,其實就是對傳統多因子模型的一次重構。傳統多因子模型框架的原理是構建多項式回歸的模型來預測股價收益率。由于model形式相對簡單,需要花費大量精力,讓人腦吸收真實世界的多種信息,去構建強力的X,從而讓整個模型達到效果。而AI框架下的多因子模型,model部分就變成了龐大復雜的非線性形態,這樣一來,無需很強的X,模型端也具備足夠強的解析能力。

房明感受到了AI技術給私募基金帶來的變革。他表示,私募的量化投研環節基本由因子挖掘、因子組合、信號優化組合、風控、執行與算法五個模塊組成。在三年以前,機構的因子總數量基本在上萬級別,而到了三年后的今天,因子總數量已經接近10萬等級,此時用AI挖出來因子的入庫率、可靠性與三年前幾乎一致。這意味著,挖掘技術在顯著提升。同時,在房明看來,針對偏高頻的量化,在組合應用方面,面對幾萬等級的因子,不同于人力只能用傳統的線性方法進行組合,AI的因子組合效果顯著好于人力。

李佐凡分享了自身團隊運用AI的經驗。他表示,作為AI的賦能方,非凸科技更多時候是一種賦能公募與私募交易的產生工具。比如,團隊會利用AI技術,進行矩陣運算最底層的開發,幫助加快交易速度。AI技術在交易策略細節方面帶來的賦能十分顯著,比如,團隊會嘗試用A技術預測掛單成交的概率,預測接下來一段時間中價格浮動的偏移。

嘉賓們也各自分享了在用AI技術過程中遭遇的挑戰。吳中昊表示,相對私募,公募在AI方面布局較晚,在受到禁令限制的背景下,有一些比較簡單的Aplha,甚至是硬件已經被他人先行搶占。目前,公募受限于GPU的顯存,也無法實現很復雜的模型。在他看來,未來團隊應以AI為手段,聚焦于對于獨特信息的挖掘。

談及當前熱點——生成式AI對投資是否具有顯著幫助,李佐凡表示,這些年來,生成式AI對于圖文、視頻的內容的刻畫越來越真實,其也一直在與金融行業共同成長。其能夠逼近、擬合真實的股票市場。

主持人貓頭鷹基金研究院院長矯健表示,本次圓桌深入探討了AI賦能量化交易相關話題,話題涵蓋了AI在投資領域的直接應用,以及人力與AI的協作方式。厘清了許多現狀,即分析式AI已被大規模成功應用,也面臨著一定的挑戰,購買到算力至關重要,以及生成式AI的應用的發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相關推薦
免責聲明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