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AI資訊 > 最新資訊 > 國內首個!阿里云與清華AIR啟動“基于大模型的可進化智能體”研究

國內首個!阿里云與清華AIR啟動“基于大模型的可進化智能體”研究

新火種    2023-12-17

人工智能

圖片來源:攝圖網

近日,阿里云與清華大學智能產業研究院(AIR)共同啟動“基于大模型的可進化智能體”的研究,探索模型智能體(AI Agent)共性基礎技術,提升大模型多語言、多模態基礎能力。這是國內首個關于可進化智能體系統化產學研融合的專項研究,也是人工智能模型能力走向持續進化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智能體(AI Agent)是幫助AI與外界進行交互、感知外部信息、對外提供服務的部分程序或者運行程序的某個實際物體,如智能機器人或智能傳感器等。AI Agent可以形成自動化任務、提供個性化服務、輔助決策,幫助人類將AI模型能力轉化為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比如語音助手siri,網絡助手Google Assistant等。

——AI大模型是一種新的智能計算范式

超大規模智能模型,簡稱大模型,是近年興起的一種新的人工智能計算范式。和傳統AI模型相比,大模型的訓練使用了更多的數據,具有更好的泛化性,可以應用到更廣泛的下游任務中。按照應用場景劃分,AI大模型主要包括語言大模型、視覺大模型和多模態大模型等。業界典型的自然語言大模型有GPT-3、源、悟道和文心等。視覺大模型也已廣泛應用于自動駕駛、智能安防、醫學影像等領域。基于多模態大模型的以文生圖技術也迅速發展,AI內容生成(AI Generated Content,AIGC)已成為下一個AI發展的重點領域。

——預訓練大模型成為人工智能領導者的競爭焦點

預訓練大模型是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的必然選擇,基于海量行業數據和知識,通過強大算力集群,預先訓練基礎模型,并結合應用場景的數據和各類需求,通過“預訓練大模型+任務微調”的方式,進行“工業化”的高效率開發。開發者利用預訓練大模型,只需要少量數據,就可以快速開發出精度更高、泛化能力更強的行業模型。預訓練大模型可以提升人工智能項目開發效率,降低研發成本,縮短研發時間,解決人工智能項目碎片化的問題。

根據Omdia的數據,中國開發者對基于昇思MindSpore打造的盤古NLP大模型最感興趣。首先,盤古NLP大模型在技術上處于領先地位,千億參數模型,學習了40TB的中文文本數據,在中文領域有天生優勢;其次,盤古NLP大模型可覆蓋多個場景下語言處理的任務和需求,泛化能力強,在知識問答、知識檢索、知識推理等文本生成領域有廣泛應用前景;另外,盤古NLP大模型對開發者友好,可以讓開發者能用拖拉拽的方式使用大模型,開發和生產成本低。這也從另外一個角度驗證了盤古大模型的開放性,開發者可以跨平臺快速調用盤古大模型,與其他工具和應用結合使用。

——AIGC行業市場規模預測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測算,我國2023年AIGC市場規模預計可達到170億人民幣,2023-2025年是我國AIGC產業市場規模增長的第一階段,增長率維持在25%左右,2025年市場規模達到約260億人民幣。2025年開始,由于行業生態完善(特別是底層大模型完成對外開放),應用層蓬勃將帶動產業快速增長,年復合增長率將超過70%。預計2027年我國AIGC產業規模超600億人民幣,2028年開始,AIGC產業將延展出完整產業鏈,并在商業化場景上持續拓寬加深,深入變革行業。2028年起,我國AIGC產業規模將持續保高速增長,2030年市場規模超萬億。

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智能產業研究院(AIR)院長張亞勤指出,大模型未來的六大趨勢是多模態多尺度、新的架構、自主智能、邊緣智能、物理智能和生物智能,未來智能是信息智能、物理智能和生物智能的融合。

對于最看好的AI落地場景,張亞勤表示,未來5年,在大模型的推動下,自動駕駛和機器人領域可能會有一系列的公司出現。因為大模型解決了一個特別關鍵的問題,我們過去和機器人對話的時候,覺得常識的問題很難解決,大模型會起到很大的推動作用。此外,他認為AI在生物醫藥領域的應用將會有大的提升,目前AI運用最多的是生產力和To C領域,未來To B會有很大的前景。

相關推薦
免責聲明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