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走進千行百業的機會與挑戰會取代人類嗎?這場圓桌都聊到了
《科創板日報》12月15日訊(記者 朱凌 實習記者 張詩琪)12月14-15日,2023財聯社第六屆投資年會在上海成功舉辦,聚焦“變革·成長”主題。
在以“人工智能走進千行百業的機會與挑戰”為話題的圓桌對話環節,財聯社TMT主編毛明江擔任主持人,大智慧副總經理方濤、聯想諾諦智能創始人兼CEO胡長建、實在智能創始人兼CEO孫林君、極豆科技創始人兼CEO汪奕菲、基智科技創始人兼CEO張文戰等五位企業嘉賓各抒己見,圍繞人工智能這一主題碰撞出了諸多思想的火花。
▍大模型帶來新機遇
大語言模型為AI賦能千行百業帶來了哪些新的機遇?
大智慧副總經理方濤提到,目前中國處于高端制造業轉型的關鍵時期,如果我們能夠把人工智能與各個產業進行結合和運用,不僅能夠創造無比巨大的經濟價值,同時也會涌現一批優秀的公司。
聯想諾諦智能創始人兼CEO胡長建,人工智能是對人腦的助力和增強,它最大的價值在于把知識信息的迭代和應用變得迅捷,大模型帶來的信息生成能力可以輔助人創造更加個性化的服務和產品,這將帶來巨大的想象空間。
實在智能創始人兼CEO孫林君將新一輪的人工智能變革比作科技海嘯,他認為在未來,TO C端、TO B端以及工具端這三個層面會因為人工智能而產生深刻的變化。
極豆科技創始人兼CEO汪奕菲表示,汽車行業早在幾年前就已經開始接入AI技術,而AI隨著ChatGPT這一大語言模型的發展又上了一個臺階,未來車的智能不止是用戶用車、用戶交互、用戶駕駛上的智能,還有用戶情感上、助手智能化的一些體驗。
▍人工智能的發展必將取代人類?
談到AI是否會取代人類這一問題,聯想諾諦智能創始人兼CEO胡長建認為,人工智能可以增強人的信息處理能力,將過去的一些工作轉化為新的工作,并推動如數據處理、審核、標注等新工作機會的出現,但同時也對人的專業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
而孫林君認為,總體來看,科技和人文要綜合考慮,社會把科技創造的價值進行分配,讓人類不需要工作那么久就解決溫飽問題,從而有更多的時間花費在自己想做的事情。人工智能所代替的場景更多是勞動密集型的場景,留下的更多是創造性的工作或者高附加值工作的這種機會。
汪奕菲提出,要在社會的一些分配機制上尋找一些新的路子。“不能讓人工智能變成一種少數人控制、剝削大多數人的工具,而要讓它成為更好地服務全人類的工具。”
▍AI落地與應用的未來方向
被問及人工智能核劇變的時代看好的方向和機會,方濤回想到兩年前考慮孩子未來的擇業方向時,“我自己有兩個堅定的想法。第一,扎根中國。第二,人工智能。在中國做人工智能,是最好的方向。”
方濤認為,未來所有的行業只要能夠做到以下四點,都會在人工智能的推動和加持下取得廣闊的前景。
第一,能夠解決人工智能技術進步和生產研發之間的平衡問題。
第二,能夠把人工智能在不同階段取得的技術進步延伸到產品性能持續迭代優化中。
第三,懂產業、懂用戶需求,并且能夠把先進的科技成果融入到產品中,進而服務社會和市場。
第四,也是方濤認為最關鍵的一點,能夠把人工智能與中國的生產制造業進行結合與運用。
胡長建則看好人工智能在制造業和文化產業的發展。
胡長建認為,人工智能下一步是做具身運算,和實際生產活動相結合。在體驗經濟、服務化轉型的趨勢下,制造企業生產周期大大縮短,帶來了更加復雜多變的場景,而先進的人工智能技術可以輔助人處理復雜問題,幫助企業提升運營決策效率,從而切實的改造與升級制造業。
孫林君表示,大模型包裝成產品,需要把對大模型的能力,行業的理解整合到產品功能當中去。“從技術的應用到落地,中間的Gap其實是我們看好的比較大的機會。”
汪奕菲在大模型“出道”短短一年時間中,已經看到身邊很多公司,包括自己公司的大模型產品已經順利完成了落地和銷售的回款。“我覺得之后在千行百業是各個垂直領域的大機會。”
對于2B,基智科技創始人兼CEO張文戰同樣認為,聚焦在某一個行業里深扎,做垂直行業大模型更有價值。
對于2C,張文戰表示,“超級個人助理”、“超級大腦”形態是投資上的好思路。
▍一句話總結
在圓桌的結尾,5位嘉賓用一句話總結了人工智能走進千行百業的機會與挑戰。
方濤說:“我覺得實干比空想更重要。”
胡長建稱:“人工智能與制造業的結合大有可為。”
孫林君說:“擁抱科技發展,推動社會進步。”
汪奕菲稱:“智能化需要大家更懂行業。”
張文戰表示:“未來持續看好中國人工智能。”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