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8萬億次/秒突觸操作!全球首個模擬人腦超級計算機明年問世
財聯社12月14日訊(編輯 黃君芝)據報道,澳大利亞研究人員正在組裝一臺超級計算機,旨在模擬世界上最高效的學習機器,每秒能進行大約228萬億次的突觸操作,與人類大腦差不多。
隨著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很明顯,AI將是地球歷史上最重要的飛躍之一,很快就會深深融入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但這一切都依賴于絕對龐大的計算能力。事實上,按照目前的趨勢,僅英偉達銷售的人工智能服務器每年消耗的能源就可能超過許多小國。在一個拼命試圖脫碳的世界里,這種能源負荷是一個巨大的拖累。
但其實,大自然已經解決了這個問題。我們的大腦是最先進的,能夠從少量雜亂、嘈雜的數據中超級快速地學習,或者每秒處理相當于10億億次的數學運算,而消耗的能量只有微不足道的20瓦。
這就是為什么澳大利亞西悉尼大學的一個團隊正在建造“深南”(DeepSouth)神經形態超級計算機的原因,這臺超算是有史以來第一臺能夠在人腦規模上模擬脈沖神經網絡的機器。
研究團隊指出,此前已有類似的神經形態計算機面世,但“深南”將是迄今最大的。“深南”由位于澳大利亞悉尼的國際神經形態系統中心聯合英特爾及戴爾公司合作制造。與普通計算機不同,“深南”的硬件芯片可實現尖峰神經網絡,從而對突觸處理大腦信息的方式進行建模。
“深南”項目負責人André van Schaik教授表示,這將是他們首次實時模擬人腦大小的尖峰神經網絡活動。盡管“深南”的功能并沒有現有超級計算機那樣強大,但它將有助于推進對神經形態計算和生物大腦的理解,從而更好地洞悉大腦的工作原理。
Schaik說,“我們無法大規模模擬類似大腦的網絡,這阻礙了我們對大腦如何利用神經元進行計算的理解。在使用圖形處理單元(GPU)和多核中央處理單元(CPU)的標準計算機上模擬峰值神經網絡太慢,而且耗電太多。”
“我們的系統將改變這一點。這個平臺將推進我們對大腦的理解,并在傳感、生物醫學、機器人、太空和大規模人工智能應用等多個領域開發大腦級計算應用。”他補充說。
據悉,“深南”預計將于2024年4月投產。研究小組希望它能夠高速處理大量數據,同時比其他超級計算機小得多,并且由于其脈沖神經網絡方法消耗的能量更少。
最后,“深南”是模塊化和可擴展的,使用商用硬件,因此它可以在將來擴展或縮小以適應各種任務。該研究團隊的目標是讓人工智能的處理方式更接近人類大腦的運作方式,同時更多地了解大腦,并希望在其他領域取得相關進展。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