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馬拿下首張L3測試牌照,新一輪智駕之戰即將打響
12月14日,寶馬集團宣布,搭載L3級別自動駕駛功能的車輛,在上海市正式獲得高快速路自動駕駛測試牌照。這意味著,寶馬可以在上海市政府的監督和指導下,在指定區域開展L3級高快速路自動駕駛道路測試,有效期至2024年6月8日。
寶馬方面還表示,未來將密切關注中國法規的要求,并致力于以最高級別的安全標準開發自動駕駛系統,在合適時間將L3級自動駕駛功能推向市場,滿足中國消費者對智駕的高階需求。
一場智駕之戰,又將打響。
首次明確高階智駕事故責任歸屬
11月17日,由工信部等四部門發布《關于開展智能網聯汽車準入和上路通行試點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給競爭白熱化的市場又添了一把智能駕駛的火。
文件指出,在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與示范應用工作基礎上,工信部、公安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交通運輸部遴選具備量產條件的搭載自動駕駛功能的智能網聯汽車,開展準入試點;對取得準入的智能網聯汽車產品,在限定區域內開展上路通行試點,車輛用于運輸經營的需滿足交通運輸主管部門運營資質和運營管理要求。
圖片來自工信部。
通知中的智能網聯汽車,指的是配備國家標準《汽車駕駛自動化分級》(GB/T 40429-2021)定義的3級駕駛自動化(有條件自動駕駛)和4級駕駛自動化(高度自動駕駛)功能的車輛。換句話說,L3和L4自動駕駛車輛可以試點上路了。
清研華科新能源研究院高級分析師張抗抗向時代財經表示,從L2到L2+再到L3,最大的區別是責任劃分的問題。《通知》的最大亮點也正是首次明確高階智駕事故的責任歸屬。
《通知》提到,若車輛在自動駕駛系統未激活狀態下發生事故,按現行規定承擔責任。在自動駕駛系統激活狀態下發生違法或事故,試點企業與試點使用主體需在規定時間內向相關部門提供證明材料。若未按規定提供材料,需承擔事故責任。
此外,智能網聯汽車在事故中可以作為責任判定對象,試點使用主體對于相關責任判定需依法承擔賠償責任。如有事故過錯,試點使用主體可依法追償。若構成犯罪,依法追究相關責任人刑事責任。
總體來看,法規沒有把責任全部歸于單一主體,而是劃分了幾個方面,包括:制造方、自動駕駛技術開發方、車輛運營方,以及安全員。
法規還將事故分出不同類型。安全員人為事故,按常規方式處理;確定由自動駕駛所致事故,不嚴重的走簡易程序;嚴重的需要具體分析,制造方、開發方、運營方需要分別提供證據資料,配合管理部門的調查。
有自動駕駛行業人士向時代財經表示:“《通知》的出臺,給了行業研發迭代充分信心,又避免了責任劃分不清的情況。有助于推動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的健康發展,加速產業創新與升級。”
寶馬“第一個吃螃蟹”
2022年,德國在高速公路上有條件地對奔馳L3級自動駕駛功能開放,開創全球先例。但在華“第一個吃螃蟹”的,卻是寶馬。
《通知》發布一個月后,寶馬集團宣布搭載L3級別自動駕駛功能的車輛在上海市正式獲得高快速路自動駕駛測試牌照。
關于本次在中國獲得測試牌照,寶馬沒有公布更多車型相關消息,而是表示“即將上市的全新BMW 5系長軸距版在技術上就已經具備拓展至L3自動駕駛的能力。”
公開資料顯示,寶馬的自動駕駛研究堅持多傳感器融合的方式,其L3級自動駕駛技術套件能夠集成更多高性能傳感器,例如新的激光雷達系統,并將所有傳感器信息與長距離雷達、前置攝像頭數據相互關聯,建立起L3自動駕駛車輛完整的環境模型。
實踐層面來看,寶馬集團已通過德國聯邦汽車運輸管理局審批,并獲得L3級自動駕駛功能的認證和批準,搭載該功能的BMW車型即將于2024年春季在德國交付客戶。
為早日進入中國市場,寶馬十分強調自動駕駛的本土化能力。寶馬集團表示“為長期以來,寶馬中國研發團隊積極開展L3級自動駕駛的本土化研發,根據法規要求,已經為今后L3級自動駕駛功能在中國的適配和應用做好充分準備,滿足中國復雜交通路況和中國客戶的駕駛特性。”
按照寶馬集團的規劃,將加快L3級自動駕駛功能的開發,計劃于2023年底或2024年初上市,使用范圍會在德國一些高速公路上,時速從60公里逐步提升。
但受限于成本,寶馬短期內可能不會普及L3級自動駕駛系統。在接受CarBuzz采訪時,寶馬首席技術官Frank Weber稱“L3級仍然很昂貴,汽車的傳感器系統設置和備用能源解決方案使目前使用3級功能的成本非常高,更實惠的L3可能還需要十年。”
埃安申報L3試點,特斯拉FSD加速落地
而在寶馬之外,其他車企也在摩拳擦掌,試圖在L3自動駕駛上占領先機。
近日,梅賽德斯-奔馳宣布,搭載DRIVE PILOT駕駛領航系統的量產車將正式登陸美國市場。首批支持L3級有條件自動駕駛的純電EQS將于2023年底在加利福尼亞州和內華達州正式開售。
梅賽德斯-奔馳已取得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和內華達州的商用認證,但何時能夠進入中國市場仍不得而知。
另有消息稱,特斯拉正在積極將FSD引入中國。今年11月,特斯拉宣布已開始向員工推出FSD V12版本,馬斯克也在社交媒體平臺上確認了這一消息,這標志著距離完全自動駕駛的目標更近了。
馬斯克確認了FSD V12的到來。
據報道,特斯拉FSD V12使用了來自全球各地的數百萬特斯拉的車身視頻作為訓練材料來模仿人類司機的駕駛決策,從機器視覺到驅動決策都將由神經網絡進行控制。馬斯克將特斯拉的FSD V12描述為“端到端人工智能”,強調其在真實世界場景中做出復雜決策的能力。
中信證券表示,特斯拉依賴神經網絡的FSD V12為自動駕駛提供了一套未經證明的新路徑,若得以走通,將對行業產生較大顛覆;FSD V12有望打造自動駕駛領域的基礎底座,引領視覺(算法)的GPT時刻。
有媒體報道稱,特斯拉中國“正在推進FSD落地中國”。時代財經就此求證了特斯拉中國方面,截至發稿尚未取得回應。對此,智駕科技MAXIEYE創始人兼CEO周圣硯表現出相當的緊迫感,其近日對媒體表示:“特斯拉FSD即將進入中國,留給本土車廠的時間不多了。”
除了國際巨頭,中國廠商表現也十分積極。在12月12日的活動上,廣汽埃安總經理古惠南向媒體透露:“埃安正在聯合如祺出行一起申報L3級自動駕駛,爭取2025年率先推出真正能夠運營的L4級自動駕駛。”另據《每日經濟新聞》報道,埃安昊鉑HT有望成為第一批獲得L3級自動駕駛的車型。
圖片來自埃安。
時代財經從埃安方面獲得的一份文件顯示,“昊鉑支持L3的架構布局和安全冗余布局”。 按照埃安的說法,廣汽專門為昊鉑品牌打造了以視覺為主的高階智能駕駛方案,采用行業領先的BEV+Transformer技術及行業內首個DLP (Deep Learning Planning) 人工智能模型;基于全流程數據驅動的算法,系統能夠自主學習,以快速迭代,持續進步。
隨著寶馬率先拿到L3自動駕駛測試牌照,諸多廠商也正在跟進,一場新的智駕競賽又在眼前。這一次,誰能夠遙遙領先?
(文章來源:時代財經)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