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工行助力高質量發展系列專題|四個理工男打造“科創合伙人”,賽特智能讓無人駕駛融入美好生活
02:12引言從2021年開始,廣州每年舉辦“領頭羊”擬上市企業評選活動,以挖掘并培育一批具有“領頭羊”屬性的優秀企業。2021年至2023年,工商銀行廣州分行連續三年以唯一銀行合作單位身份參加該項評選活動,為領頭羊企業提供全生命周期的綜合金融服務。截至目前,廣州工行服務已經覆蓋了廣州超九成上市企業,累計投入超500億元信貸資金。成立于2017年的廣州賽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賽特智能”)是國內一家專注于低速無人駕駛全場景解決方案的提供商,在醫療和環衛等細分領域中業績斐然,榮獲2022年廣州市“領頭羊”評選中的“最強科創獎”。廣州工行聚焦科技型企業難點、痛點,發揮其科創金融賦能的優勢,為賽特智能高質量發展持續輸入金融動力。
入住一家酒店想要點餐,打開門發現送餐的并非是酒店服務人員,而是一臺智能配送機器人;在公園里散步,從身邊緩慢經過的并非是保潔人員,而是一臺無人清掃車;在醫院里,將指定醫療廢棄物進行回收和運輸的也不再是穿防護服的醫護人員,變成了一臺智能醫廢機器人……越來越多的機器人延伸至新的領域、場景和應用中,低速無人駕駛的智能機器人也越來越多地被人們關注到。
賽特智能公司的四位創始人,來自同一個大學宿舍,在各自領域打磨數年后再度相聚。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專程前往賽特智能,揭開四個理工科男生一起圓夢“低速無人駕駛機器人”的故事。選賽道:讓機器真正“解放人”四位創始人,來自南昌大學同一個班級。畢業后各奔東西,在不同領域各自發光發熱,再聚首時就是為了實現創業夢想,聽起來像是小說里的情節,卻真實地發生在廣州市黃埔區,這里聚集著大量的科創企業,賽特智能就是其中的一家。賽特智能為何選擇做低速無人駕駛機器人?這緣于創始人之一的李睿的一次義診活動的感觸。彼時,從事醫療器械行業的李睿在義診活動中觀察到,醫護人員除了問診、分析研究治療方案這些“技術性勞動”,每天還需花費大量時間搬運醫療物資以及處理醫療廢棄物。如何把這些技術性人才從繁重的勞動中解放出來,把更多精力用于醫患服務,實現更高的服務價值,成了李睿思考的問題。無人駕駛技術和機器人融合的想法在此時萌芽。帶著這個思路,他與大學宿舍里的另外三位好友聯系上了。畢業多年,四位同窗帶著各自領域的經驗一拍即合。說干就干,從2017年四位“中國創始人”重聚,公司的運作便很快步入正軌,在“讓無人駕駛融入美好生活”使命的牽引下, 賽特智能在第二年推出的“醫院智能配送機器人”和“無人駕駛清掃車”兩款產品同時獲得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優秀產品獎。目前,在醫療領域,賽特智能致力于打造醫療智能機器人推薦品牌,“智賽拉”醫院智能機器人已廣泛應用于全國300+家醫院,為醫院智慧物流和院感控制提供解決方案。在智慧環衛領域,賽特智能無人駕駛清掃車“智賽潔”廣泛應用于全國近100家園區景區等場景。走進賽特智能,寬敞的走道中,我們會不時地與還在測試階段的各種機器人“不期而遇”。展廳里,都是不同型號的“智賽拉”和“智賽潔”。“近年來,我們可以看到讓機器人專注于跳舞表演的場景越來越少了。”賽特智能的營銷中心副總經理劉洋表示,讓機器人走進功能性的場景,是賽特智能發展的原動力。
做產品:一定要契合用戶真實需求高精度室內外定位及導航、動態環境感知及避障、運動底盤控制、機器視覺和智能集群調度……拋開這些專業術語,賽特智能CTO賴志林博士經常掛在嘴邊的反而是兩個字——需求。他表示:“我們做產品一定要切合用戶真實的需求,這樣整個公司才會獲得源源不斷的動力。”“我們最開始考慮的不是去替代人工的問題,而是讓機器人去做一些人不愿意去干的事。”劉洋進一步介紹,機器人能幫助環衛工人打掃一些工作環境復雜的特定區域,以減輕他們的負擔,從而有更多的時間休息;又或者是幫助在醫院CT室等帶有輻射的環境下工作的醫生去測量患者的身體數據和收集醫療廢物,以減少防護服等醫療耗材的消耗,從而降低患者的治療費用。
這雖然是需求的開端,但賽特智能并沒有將自己局限于制造機器人,而是以此為基點,不斷向外延伸:根據實地場景的狀況,提供一個綜合性的解決方案,因為機器人要放到相應場景解決問題才能產生價值。今年7月,西安市第九醫院應用10多臺“智賽拉”智能配送機器人和智能消毒機器人,分別負責住院樓各科室各樓層藥品配送、輸液運輸、檢驗標本轉運、醫療廢棄物收運,以及手術耗材器械運送、公共區域消殺等工作,物流機器人作為新住院綜合樓配套的智能化醫療設施設備,將助力醫院實現精細化、智能化、科學化管理,全面提升醫療服務效率和品質。“設備是有價的,但是需求是無價的,如何匹配需求,讓設備發揮最大價值,實現智能化、信息化,是我們的目標。”劉洋以智能配送物資的機器人在醫院的應用為例:“表面來看,機器人實現的僅僅是物資運輸,但其背后卻可以將‘前端’和‘后端’信息串聯起來,比如通過智能配送,病人能知道在整個診療流程中用過什么藥品、耗材,這個藥品是誰在倉庫發出的,什么時候進到醫院里面的,甚至它是哪個廠家生產的,有效期到什么時候都可以在整套系統中查詢出來。”談未來:科技助力美好生活積跬步,至千里。賽特智能深度布局醫療衛生和環衛清潔兩大領域,擁有總面積約13000平方米的智能制造產學研基地,其規模居全國前列,已擁有500余項核心知識產權和超300個落地項目案例,同時參與了多項機器人國家標準的起草工作。
“如果人們越關注機器人,那么越說明機器格格不入。”在采訪中,賽特智能提出了這樣一個有趣的觀點。劉洋解釋,一個機器人能在人身邊實現“無感”工作的時候,就是機器真的融入到真實場景中的時候。
機器人與人和諧共存,讓科技助力美好生活,成為了賽特智能的愿景。賽特智能從早期四位大學同窗合伙人的創業故事打動很多合作方,到如今作為高科技企業在廣州擬上市企業“領頭羊”評選中獲得“最強科創獎”,并且獲得了不少投資機構的關注。“企業的發展中,要說面對的困難,除了技術難關,最大的困難就是資金需求。”李睿感嘆道。從摸著石頭過河到最終成為“領頭羊”,對于四位創始人而言,求學在他鄉,工作也在異鄉,最終選擇在廣州創業,也源于廣州良好的創業環境和金融機構的支持。加之近年來不斷出臺的各類政策,為科創企業持續釋放利好。類似于“大手拉小手”,其中在資金方面,賽特智能獲得了工商銀行的支持。為更好地服務地區科創企業,工行在廣州地區設立科創企業專業化金融服務機構廣州科創中心,該中心與工行廣州粵秀支行聯動,針對企業的經營情況,為企業提供資金支持,也堅定了企業深耕低速無人駕駛領域中醫療和環衛這兩個細分領域的決心。希望接下來在多維度加強合作,圍繞企業全生命周期,在結算、融資給予更多的金融服務支持及深度的合作。
對于未來,賽特智能將繼續懷抱著讓無人駕駛融入美好生活的使命,為積極推動人工智能及無人駕駛產業的前進與發展執著前行。來源 | 羊城晚報·羊城派文 | 記者 戴曼曼 陳睿智視頻、圖 | 記者 潘亮責編 | 嚴錦程校對 | 朱艾婷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