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發布征求意見稿,社保基金出資上限再提高!一級股權投資市場最高或迎5550億元活水
《科創板日報》12月6日訊(記者 陳美) 作為長線資金,社保基金的投資動向一直備受關注。
12月6日,財政部向社會發布了公開征求《全國社會保障基金境內投資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意見的函,提到“社保基金會開展直接股權投資和私募股權基金投資”,還表示社保基金對股票類、股權類資產最大投資比例,分別可達40%和30%,一二級市場由此有望再迎增量資金。
面對這一巨大規模的資金活水,梅花創投副總裁張永生在接受《科創板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在私募股權市場上,社保基金做LP的可能較大;二級市場則更有可能是直投。對創業投資行業而言,市場化頭部機構將受益于這一超級LP的出手。
5550億活水來了,兩大投資機構受青睞
根據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社保基金披露的信息,截至2022年末,社保基金資產總額為1.85萬億元。社保基金投資股權類資產最大投資比例可達30%,意味著對一級市場最多有可能會注入5550億資金。
一位滬上投資機構合伙人對記者表示,由于社保基金出資對機構的管理規模、GP注冊資本,以及基金合規性、投向等方面有硬性要求。因此,中大型投資機構肯定是社保金的首選。
從過往投資事件來看,君聯資本、IDG資本、經緯創投、鼎暉投資、弘毅投資、金浦投資、紅杉中國、高瓴、博裕資本、復星創富等,都都是社保基金合作的對象。
其中,IDG資本和君聯資本是社保基金出手最多的機構。
以IDG資本為例,社保基金曾三次出手該機構。2010年北京和諧成長投資中心(有限合伙)基金成立,社保基金認繳出資12億元;2018年,和諧成長二期(義烏)投資中心(有限合伙)基金成立,社保基金認繳出資24億元;2022年,在深圳和諧成長三期科技發展股權投資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基金的設立中,社保基金又大額認繳60億元。
今年以來,社保基金繼續加倉IDG資本。11月,剛剛成立的全國社保基金長三角科技創新股權投資基金中,IDG資本成為管理人,社保基金出資51億元。自此,社保基金累計向IDG資本相關基金出資147億元。
君聯資本也不例外。過往與社保基金合作了天津君睿祺股權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北京君聯慧誠股權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北京君聯晟源股權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等基金。
今年,君聯資本同樣獲得社保基金加持,成為社保基金中關村自主創新專項基金的管理人,管理規模為50億元。社保基金前后向君聯資本共出手100億元。
梅花創投副總裁張永生認為,由于社保基金是長線資金,投資動作上肯定還是會以“穩”為主,“履行好基金安全和保值增值的主體責任”才為重中之重。
投資賽道偏向硬科技
記者注意到,社保基金今年參與設立了中關村和長三角這兩只專項基金。投資的目的之一,是助力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推動區域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和關鍵技術攻關。
上述受訪滬上機構合伙人表示,從今年出手的這兩只基金來看,社保基金的投資方向明顯偏向于硬科技。
就社保長三角專項基金來看,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電子信息、生命健康、新能源汽車等領域是投資重點。“這些領域都有新興技術出現的機會,而長三角又是集成電路、新能源汽車和生物醫藥的活躍地。因此,可以想到每一筆社保基金的出資領域,應該都比較精準。”上述合伙人表示。
近年來,IDG資本在上述領域布局較多,廣泛出手于信息化服務、軟件、科技金融、人工智能、半導體等領域。其中,信息化服務投資事件達到182起,投資金額超98億元。軟件方面,也達到99起,金額超56億元;人工智能方面,也有49筆投資,金額達到20億元。
此外,中關村也是國內人工智能領域的聚焦地。乘著這波AI浪潮,中關村科學城也發布了通用人工智能創新引領發展實施方案。上述機構合伙人認為,社保基金通過對頭部投資機構的投資,可以間接賦能投資生態的建設,即在后續項目發現、議價、投后方面更具優勢,進而確保社保資金既保值增值,又能實現新興產業的技術攻關。
值得一提的是,在出手市場化機構的同時,社保基金也將目光落在了招銀國際資本、海富產業基金、中電鑫安、中交基金、中信產業基金等有國資背景的基金上。
對此,梅花創投副總裁張永生認為,在產業投資方面,社保基金肯定會與具有國資背景的基金合作。“投資策略上,則會堅持服務國家戰略,深耕先進制造等新興行業。”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