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價連續跌停,恒潤股份回應:生產經營暫無影響
12月5日晚間,恒潤股份(603985.SH)發布公告稱,董事長因涉嫌內幕交易罪被刑事拘留,控股子公司總經理協助調查。就在該公告發布前,恒潤股份股價就已經以跌停報收。6日開盤,恒潤股份再度“一”字跌停,股價收于30.47元,總市值約為134.33億元。
金融投資報記者注意到,搭上算力租賃概念的恒潤股份,此前股價一度飆升、市值猛漲,而據業內人士猜測,上述突發事件或也與布局算力有關。
12月5日晚,恒潤股份發布公告稱,收到董事長承立新先生家屬的通知,承立新先生因涉嫌內幕交易罪被常州市公安局直屬分局刑事拘留。同日,公司獲悉,控股子公司上海潤六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潤六尺”)總經理張亞洲先生正在協助常州市公安局直屬分局的調查。相關案件的具體情況,尚待公安機關進一步調查。
恒潤股份在公告中進一步表示,截至目前,公司未收到有關機關對公司的任何調查或配合調查文件。公司已針對相關事項做了妥善安排,目前生產經營有序開展,公司管理層將進一步加強經營管理,確保經營活動的正常進行。
企查查顯示,恒潤股份成立于2003年7月,是一家提供設計、鍛造、精加工一站式服務的精密機械制造商。公司產品涵蓋風電軸承、燃氣輪機部件、核電部件、半導體設備、壓力容器、海上油氣裝備等。
金融投資報記者注意到,恒潤股份自今年下半年開始,便開始布局頗受資本熱捧的算力賽道,其第一步棋便是成立潤六尺。
公開信息顯示,今年8月,恒潤股份與上海六尺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六尺”)正式簽署《合資經營合同》,共同出資設立潤六尺。潤六尺的注冊資本為1億元。恒潤股份認繳出資額為5100萬元,占比51%;上海六尺認繳出資額為4900萬元,占比49%。
目前,潤六尺業務尚處于前期啟動階段。財報顯示,截至今年9月30日,潤六尺產生營業收入132.17萬元,僅占恒潤股份營業總收入的0.11%。
金融投資報記者注意到,讓人引起聯想的是,恒潤股份董事長此次被刑拘、潤六尺總經理協助調查,或與其開展算力相關業務有關。
此前,傍上熱門概念的恒潤股份動作頻頻,站上算力風口,成為市場炒作焦點,股價大漲。
今年10月中旬,恒潤股份與潤六尺簽署《購銷合同》,向供應商采購75臺H800 NVLink算力服務器及配套設備,合同金額為1.71億元;采購22臺A800 NVLinK算力服務器及配套設備(含設備安裝調試服務費),合同金額為3080萬元。
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恒潤股份又在11月發布公告稱,潤六尺與蕪湖高新區管委會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擬針對智慧算力基礎設施建設及產業鏈聚合展開全方位戰略合作,落地建設不少于40000P智算中心,共同致力于將蕪湖集群打造成“東數西算”的標桿和樣板。
受上述消息影響,11月8日,恒潤股份股價再次上漲,并在盤中創下54.92元的歷史新高。事實上,恒潤股份自今年8月初至11月上旬,其股價累計漲幅超100%,因此被市場視為“算力概念大牛股”。
一邊是股價的瘋狂,一邊卻是業績的下滑,恒潤股份陷入“冰火兩重天”境地。
10月25日晚間,恒潤股份發布三季度財報。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12.47億元,同比下降8.08%;歸母凈利潤5806.18萬元,同比增長2.51%;扣非凈利潤5129.09萬元,同比增長15.77%。
以單季度來看,第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4.01億元,同比下降26.53%;同期歸母凈利潤275.29萬元,同比下降80.51%;扣非凈利潤96.09萬元,同比下滑91.87%。
對此,恒潤股份發布風險提示稱,算力租賃行業屬于新興市場,未來存在較大不確定性。業務在后續經營過程中,可能受宏觀經濟及行業政策變化、技術迭代、市場競爭等多重不確定因素影響而發生波動,目標達成存在不確定性。
近期,隨著算力需求的不斷增加,算力租賃這條賽道逐漸擴容。金融投資報記者注意到,目前布局該領域的企業多以云服務廠商、互聯網數據中心服務商及跨界布局為主。
對此,業內人士認為,當前由于GPU供應短缺,以租用計算資源的算力租賃模式或成為企業轉型的較佳路徑。
企查查顯示,近十年來,我國算力基礎設施相關企業呈逐年高速增長態勢,2020年、2021年、2022年分別新增47.85萬家、76.97萬家、80.14萬家,同比分別增長52.62%、60.85%、4.11%。截至目前,今年我國算力基礎設施相關企業注冊量達86.66萬家,已超去年全年注冊量。
“AI算力租賃市場規模有望超過普通算力服務市場,規模達到數千億元。”東吳證券在研報中指出。
中信建投證券表示,全球AI算力基礎設施加速建設,2024年產業鏈景氣度依然較高。目前,盡管尚未出現爆款AI應用,但隨著終端芯片能力的提升、智能硬件的創新,AI應用可能爆發在即,算力需求將有持續性。
中信證券站在投資維度認為,算力端將迎來重要投資機遇,建議投資者關注大模型加速迭代開辟豐富場景下的智能駕駛、機器人板塊;技術創新落地下的數據要素、消費電子、運營商板塊,以及估值修復下的互聯網板塊等細分領域。
(文章來源:金融投資報)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