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云推出首個大模型混合云,全球加速云計算戰略部署
【今日導讀】
【主題詳情】
華為云推出首個大模型混合云,全球加速云計算戰略部署
華為云官方網站消息,11月30日,以“踐行深度用云,加速智能升級”為主題的華為云行業高峰論壇2023在北京盛大開幕。會上,華為云重磅推出業界首個大模型混合云,加速AI重塑千行萬業。
當下,全球云計算市場進入穩定增長階段,云和AI已經成為企業不可或缺的生產力。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計算與大數據研究所所長何寶宏表示,全球各國加速云計算戰略部署,到2025年我國云計算市場將突破萬億元人民幣,各行業上云用云呈現階梯狀。未來十年,AI將是數字化轉型的核心驅動力。華為云全球Marketing與銷售服務總裁石冀琳表示,為加快行業智能化創新,華為云提供了涵蓋基礎設施、算力、算子、算法、開發框架、盤古大模型等在內的全棧AI能力,為行業智能化打造最佳AI云底座。
上市公司中,開普云于2019年成為“華為云鯤鵬凌云伙伴”后,核心產品實現了對華為鯤鵬底座的支持。東方通是華為的重要戰略合作伙伴,生態方面在openEuler和openGauss都有戰略級合作。在云平臺方面已與鯤鵬、歐拉、華為云原生服務中心等完成了適配及專門優化。易點天下表示,作為重要戰略合作伙伴今年7月,易點天下與華為云就出海營銷AIGC大模型的深化探索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將充分發揮各自的技術和創新能力,基于AIGC實現廣告素材、數字人等營銷場景的創新應用,切實打造更貼合客戶真實需求的智能營銷場景,共驅AI行業落地,推進產業數智升級。
呼吸道疾病高發,有連鎖藥房該產品11月環比增近280%
據媒體報道,記者從連鎖藥房和電商平臺了解到,進入11月以來,感冒等類別藥品的銷售額增長明顯。“四大連鎖藥房”之一的益豐藥房向記者提供的數據顯示,感冒用藥11月環比10月增長49.71%,其中奧司他韋類增長276.17%,抗病毒類增長62.77%。
奧司他韋是一種特異性的神經氨酸酶抑制劑,對流感病毒神經氨酸酶具有強效和選擇性的競爭性抑制作用,可有效抑制流感病毒從被感染的細胞中釋放,減少流感病毒在體內傳播,從而起到治療甲乙型流感作用。華鑫證券指出,奧司他韋膠囊劑、干混懸劑型均已納入集采,受新冠+集采的影響,2020、2021年奧司他韋銷售額逐步低落,2023年受流感病例增多影響,奧司他韋品種有望放量消化集采影響。
上市公司中,九州通表示,2023年,公司繼續與東陽光藥(HK01558)開展深度戰略合作并實施業務落地執行,公司獨家總代理的流感品種“磷酸奧司他韋(可威)”3個單獨規格在OTC渠道的銷售持續增長。華海藥業磷酸奧司他韋膠囊(用于成人和1歲及1歲以上兒童的甲型和乙型流感治療;用于成人和13歲及13歲以上青少年的甲型和乙型流感的預防)中選了國家第七批集采,目前供應正常。華蘭疫苗目前擁有6個流感疫苗原液生產車間,具備年產一億劑四價流感疫苗的產能,流感疫苗的批簽發批次數量連續多年居國內首位。
英偉達、小米、百度加碼布局,智能駕駛滲透率已超42%
近日,百度、小米等企業針對自動駕駛領域發布多個招聘崗位。此前,英偉達發布招聘公告,提供自動駕駛軟件、自動駕駛平臺、地圖及仿真等多個崗位,擬擴大其自動駕駛中國團隊。梳理發現,今年以來從事自動駕駛業務相關企業紛紛招兵買馬,加大自動駕駛領域的投入。
2022年我國搭載智能駕駛系統的網聯乘用車銷量為700萬輛,滲透率為34.9%,今年上半年,智能駕駛滲透率近一步提升至42.4%,在智能網聯試點等政策的催化下,智能駕駛滲透率有望進一步提高。興業證券預計2023年國內智能駕駛市場規模將達到2381億元,2014-2023年CAGR為29.78%。
上市公司中,光庫科技是專業從事光纖器件、鈮酸鋰調制器件及光子集成器件的設計、研發、生產、銷售及服務的高新技術企業,主要產品為光纖激光器件、光通訊器件和鈮酸鋰調制器件,其中光纖激光器件主要應用于光纖激光器、激光雷達、無人駕駛等領域。興瑞科技在無人駕駛領域主要供應給T1如德國博世,德國海拉等客戶,主要是精密零組件,如中距離雷達的鑲嵌注塑產品,公司目前主要還是供應硬件,有應用在L3級的。萬安科技在智能駕駛方面,完成了AEBS+EBS的系統軟硬件研發,可以為客戶提供基于AEBS+EBS的整體解決方案。公司已開展毫米波雷達在智能駕駛中的應用研究。
全球AI芯片競賽下,這類集成電路上游產品需求迫切
全球IC設計EDA龍頭新思科技(Synopsys)發布最新財報顯示,全球AI芯片競賽下,IC公司對定制化EDA工具需求迫切,2023會計年度第四季(截至2023年10月31日),公司營收同比增長25%至15.99億美元,優于預期。
EDA,即電子設計自動化,是集成電路設計、制造封裝、測試等工作的必備工具,是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戰略基礎支柱。EDA杠桿效應顯著,根據賽迪智庫數據,2020年EDA行業的全球市場規模超過70億美元,卻支撐著數十萬億美元規模的數字經濟。中泰證券指出,下游芯片行業新興技術不斷演進,3D封裝等技術對設計工具提出新要求,Omdia預測,2024年全球Chiplet的市場規模將達到58億美元,2035年則超過570億美元,市場規模的快速增長將帶來EDA工具的持續升級;同時EDA廠商在AI、云計算等技術的賦能下持續進行產品創新,技術升級有望推動EDA工具的進一步革新。
上市公司中,概倫電子作為國內第一家EDA上市企業,在存儲器、模擬和混合信號等定制類電路的芯片設計領域,掌握了部分具備國際領先能力的核心技術,獲得了眾多全球領先半導體企業包括存儲器頭部企業的量產應用,公司表示,其EDA工具可被部分客戶用于HBM相關的設計制造環節。華大九天致力于面向集成電路產業提供一站式EDA工具軟件產品及相關服務,相關產品和服務已廣泛獲得客戶認可,在存儲電路設計領域,公司針對存儲電路設計特點推出了存儲電路全定制設計全流程EDA工具系統。廣立微長期專注于芯片成品率提升和電性測試快速監控技術,并形成了以EDA軟件、電路IP、WAT測試設備以及與芯片成品率提升技術相結合的全流程解決方案。
華為鴻蒙智行與央企達成戰略合作,智能座艙增長空間持續打開
從通用技術集團官網獲悉,11月28日下午,通用技術郵電器材與華為鴻蒙智行戰略合作簽約儀式在上海舉行。集團副總經理、黨組成員周明春,華為公司常務董事、終端BG CEO余承東出席簽約儀式并致辭。周明春在致辭中指出,雙方工作團隊通力合作,共同克服內外困難挑戰,取得了令人振奮的積極成果,努力為服務國家產業轉型升級、切實維護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構建綠色低碳能源體系貢獻力量,希望以此次簽約為契機,推動雙方合作邁向更多更深更廣領域。
據悉,鴻蒙智行主要載體即為鴻蒙座艙。方正證券認為,汽車電動化已經進入下半場,智能化發展方興未艾。終端消費者傾向于科技感知強的智能化產品,疊加國家智能車網聯車戰略支持,帶動汽車智能化加速落地。智能座艙作為科技感最強的消費單元,增長空間持續打開,建議關注智能座艙領域內黑科技供應鏈,包括AR-HUD、光場屏、電子后視鏡、車載天幕等供應商。
公司方面,聯合光電在智能駕駛領域,公司主要產品包括車載鏡頭、毫米波雷達、毫米波雷達相關產品、AR-HUD相關產品、車內投影產品等,相關產品憑借技術優勢已獲得多家新能源汽車廠商定點。華安鑫創主要生產包括顯示系統及域控系統、全液晶儀表、抬頭顯示、電子后視鏡等符合新能源汽車應用的智能座艙產品,特別在座艙顯示領域公司擁有一體化設計方案和智能制造能力,在保證性能品質的同時能夠帶來更大程度的成本優勢及更優的顯示效果。
多邊央行數字貨幣橋即將進入商用,或助力人民幣國際化
據媒體報道,自香港金融管理局獲悉,香港金融管理局副總裁陳維民在2023中國(深圳)金融科技大會開幕致辭時表示,近期香港與內地在金融科技領域的合作取得了重大進展。香港金融管理局和中國人民銀行已經開展多項央行數字貨幣的試行計劃,包括以香港的快速零售支付系統“轉數快”充值數字人民幣(e-CNY)錢包的技術測試,并研究數字人民幣在香港跨境使用,便利兩地人員往來的支付需求。陳維民還表示,香港金融管理局與中國人民銀行以及其他央行和國際清算銀行推動貨幣橋(mBridge)項目,目的是從根本上解決跨境支付存在的速度慢、成本高等痛點。這個走在國際前沿的多邊央行數字貨幣項目即將進入商業應用階段。
中國人民銀行參與的多邊央行數字貨幣橋項目驗證解決了當前跨境結算的清算風險、成本高時間慢、隱私性差等問題。并且在當下人民幣國際化機會時間點可以發揮其技術優勢,進一步助力人民幣在國際結算中使用。中信證券表示,與傳統電子支付、私人加密貨幣、穩定幣以及Libra相比,央行數字貨幣具有主權信用背書、可擴展性強、隱私性好、成本低交易快、清算風險低等多種優勢。數字人民幣具備這些優點,并在更高水準完成傳統貨幣職能基礎上,在可編程性與智能合約、跨境支付與助力人民幣國際化方面具有良好應用前景。
公司方面,優博訊是國內AIDC龍頭企業,公司自2021年起成立了專門的技術小組,將數字人民幣硬件錢包嵌入到各種智能終端設備。作為數字經濟支付底座,數幣的推廣將對公司POS機等金融機具帶來持續改造需求。吉大正元積極參與數字貨幣系統安全建設,公司為人民銀行和眾多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提供基于密碼的安全防護方案和產品,為業務提供身份安全、數據保護、數據防篡改、抗抵賴等方面的技術支撐,同時上述安全方案和產品也為數字貨幣提供相應的支撐。
中國電科21所第一代人形機器人發布,下一步或將邁向“大長腿”
近日在上海舉行的第27屆中國(國際)小電機技術研討會暨展覽會上,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二十一研究所(以下簡稱中國電科21所)研發的第一代人形機器人亮相,引起業內關注。中國電科21所機器人工程中心工程師蔣志勇說到,“腿越長相對質心就越低,我們這款人形機器人的質心在腰部,隨著我們的技術迭代,未來的電科人形機器人或許也會擁有‘大長腿’,當然,我們現在也在嘗試另外幾種算法,讓人形機器人走路更加的輕盈、邁步更大。”
人形機器人要真正走向市場,要不斷完善電機、驅動器、減速器等硬件設備,加上更加精準的運動控制算法,使得機器人能實現更多動作和功能,同時,也要引入更多傳感器和人工智能算法,讓機器人能夠自主應對不同的場景和情況。分析師預計,2024年人形機器人或將進入小批量量產元年,產業化落地進度有望超預期,可關注高確定性標的,及供應鏈地位的邊際改善,從無供應到供應、從Tier2到Tier1,從零部件到集成。
上市公司中,雷賽智能11月24日研發成功FM1系列高密度無框電機和微型伺服驅動器,推動人形機器人等產業發展,幫助客戶進行進口替代和升級降本。江蘇雷利11月27日在互動易上表示公司空心杯電機和精密齒輪箱可用于手部關節,正在對接下游靈巧手等領域的客戶。
權威機構預計:2027年中國液冷服務器市場規模將達89億美元
國際數據公司IDC和浪潮信息在人工智能計算大會(AICC2023)上聯合發布《2023-2024年中國人工智能計算力發展評估報告》,IDC預計,2022-2027年,中國液冷服務器市場年復合增長率將達到54.7%,2027年市場規模將達到89億美元。
算力井噴之下,液冷技術因其低能耗、高散熱、低噪聲等優勢,成為兼具性價比和高效的溫控手段。按照賽迪顧問預測,隨著AIGC和數據要素加速發展,高功率單機柜將迅速普及,預計2025年,全球數據中心單機柜平均功率有望達到25kW,液冷市場空間將進一步打開。
上市公司中,浪潮信息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公司已將“All in液冷”納入公司發展戰略,目前公司已擁有300多項液冷技術領域核心專利。中科曙光子公司曙光數創是以數據中心高效冷卻技術為核心的數據中心基礎設施產品供應商,主要產品浸沒相變液冷數據中心基礎設施等已在多地區、多領域落地應用。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