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AI資訊 > 最新資訊 > 完全自動或無人駕駛離我們有多遠?汽車工程學會新動態里有答案

完全自動或無人駕駛離我們有多遠?汽車工程學會新動態里有答案

新火種    2023-11-29

究竟什么時候才能用上完全自動駕駛汽車或者無人駕駛汽車?

由于近期個別車企提出“完全自動駕駛”的方案,甚至還可以給商品車提供選裝,于是有一些汽車愛好者已經蠢蠢欲動;可是事實上并沒有面向個人市場用戶銷售的完全自動駕駛汽車,任何品牌都沒有,個別提出該概念的車企,其完全自動駕駛方案也有“尚未做到/未來可期”的附加描述,所以不用有過高的期望值。

到底什么時候才能有完全自動或無人駕駛汽車,那就得看一看由汽車工程學會發布的《2023年度中國汽車十大技術趨勢》;該研究項目由147家單位的385位專家,以及60多個企業CTO參與,是有相當權威性的。

其研究結論如下:

L3級自動駕駛有望小規模量產應用城市領航輔助駕駛(NOA)重點城市廣泛覆蓋20000rpm以上的高密度、高效率和高轉速電驅總成量產富鋰錳基正極材料進入小規模試制階段主動懸架線控技術成為中高端車型懸架關鍵創新方向國產EHB趨于成熟,加快線控制動技術普及車身多元材料多點式混合一體成型技術實現突破跨域融合智能芯片小規模產業化應用AI大規模賦能智能座艙多模生態交互技術發展預期功能安全風險實時認知與防護技術取得重大突破

這十點里的第一點就是與智能駕駛相關的分析,只不過對明年的預測是L3級自動駕駛的小規模量產應用。

參考下圖,這是L0-L5級自動駕駛分級和對應標準。

L3級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自動駕駛,而是“有條件的自動化”,能夠做到的是由無人駕駛系統完成車輛的所有行駛操作,但是系統仍舊要求駕駛員隨時準備接手車輛的駕駛權限。所以L3級充其量屬于“半自動”,是不能完全脫離人工駕駛干預的;真正的自動駕駛標準應當是L4級,該標準能做到限定道路和環境條件的完全自動駕駛,駕駛員已經無需對車輛進行觀察,甚至無需對無人駕駛系統提出的問題進行應答。所以L4級雖然還做不到全場景無人駕駛,但至少在部分場景中可以實現,真正無場景限制的完全自動化、完全由無人駕駛系統控制車輛要到L5級。

那么在L3級還只能于明年小規模應用的現在,L4/5級有可能很快的落地嗎?

答案是顯而易見的。

綜上所述,預計L3級自動駕駛技術的普及需要相當長的周期,因其需要車輛具備高標準的硬件系統,比如高運算力的芯片組,高標準的傳感器(毫米波/激光束雷達),同時也需要車企建設強大的數據庫。這就決定了車企無法做到高度和完全自動駕駛汽車基礎平臺的快速搭建,具備L3級性能的車輛制造成本也必然很高,說白了就是這些車大概率還是20萬以上的車輛;就目前各類硬件的成本和產業規模來看,短期內不太可能把這些高標準硬件設備下沉至20萬以內的車輛上使用,而這個價格區間里的車輛正是一般理解的主流車。

主流車的占有率相當之高,在這些車做不到完全自動駕駛之前,剩下的都只能是預期。

完全自動駕駛不只需要汽車產業自身的努力,同時還需要城市的配套,比如一座完全沒有智慧交通體系的城市是不具備自動駕駛汽車使用空間的;智能汽車需與智慧交通配套,智慧交通是非常宏觀的,其為道路基礎設施、交通基礎設施和城市智慧交通數據庫的綜合體,完善智慧交通體系需要非常大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投入,建設周期也會相當的長。中國有接近700座城市,而一線城市只有15座,二線城市30座,三線城市70座,有多少城市具備建設智慧交通體系的能力呢?或許這才是智能汽車何時才能普及的關鍵所在。同時不同城市的戰略發展方向是有很大差異的,有些城市的重心是工業,有些城市的重心是農業,有些城市的重心是旅游業,等等;所以想要讓所有城市把智能汽車配套智慧交通產業作為重心也不太現實,畢竟一些城市并沒有汽車產業配套企業,也不具備對應的儲備。

沉下心來看智能汽車產業發展,其實這是一條漫長的路,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完成的,耐心等待吧。



Tags:
相關推薦
免責聲明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