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這樣“走絲路”:首次亮相數貿會的絲路電商館成大型“真香”現場
眼前的進口美食區人頭攢動,資深吃貨尋味而來;“出海四小龍”跨境平臺的展臺前,刮起“世界風”,擠滿了各國客商;時時在線的AI數字人、沉浸式直播間一字排開,熱鬧到讓人分不清虛擬現實……
第一次在全球數字貿易博覽會亮相的“絲路電商館”,來頭真不小。在展館入口處,巨幅“絲路畫卷”鋪陳開來。
當數字電商成為新時代國際貿易的駝鈴和帆影,今天,我們如何“走絲路”?
生活之變:
從“全球買”到“買全球”,海外美味都到碗里來
冬天的第一口印尼山竹,是什么味道?
不少吃貨猶記得,去年數貿會上大放異彩的是一顆“柬埔寨龍眼”。在中國零售企業的全球化戰略之下,今年冬天,吃貨們在本屆數貿會上嘗到了來自印度尼西亞的新鮮山竹。
(柬埔寨龍眼,資料圖,樓純/攝)
因為海島種植分散、種植方式偏原生態、運輸方式受限,口感不輸的印尼山竹,一直隱藏在泰國山竹的光芒之下。這一次,印尼山竹以8斤99元的親民價,漂洋過海上了中國消費者的餐桌。
從普通人的“視角”出發,數字化讓更多跨境商品加入到我們的購物車。一批海外商品在中國落地,從“網紅”變“長紅”。
2020年春節前,火山獵人辣椒醬成了熱門年貨。辣椒醬的原料來自盧旺達一款叫做哈瓦那的辣椒。要知道,哈瓦那辣椒位列世界頂級辣椒top 10, 是罕見的果香型辣椒,但對中國消費者來說卻很陌生。
得益于eWTP,盧旺達辣椒輾轉飛行3萬公里,第一次在家門口的盒馬上架。在非洲,盒馬落成了第一個海外訂單農業基地。“我們把當地的辣椒通過全球供應鏈賣到了中國,使當地農民收入增長5倍。”在盒馬聯合創始人、副總裁沈麗看來,它的普惠價值與eWTP一脈相承。
對未來更深遠的變化,在產業的深處。越來越多的美味“快到碗里來”,背后正是中國企業用數字貿易連接“中國口味”與“世界美味”所作的努力。為了一口鮮,直采基地、包機、專列,從源頭布局、打通全鏈路,中國零售企業跑出了加速度。今年10月,盒馬在越南前江省落地首個榴蓮直采基地,品種以越南干堯榴蓮為主,一年將帶動2.5億元銷售額。
在全球供應鏈布局中,“一帶一路”國家備受關注。據最新數據,今年1月—10月,阿里巴巴零售平臺累計進口“絲路電商”合作國家的商品超過660億,泰國的榴蓮和果蔬汁、印尼的垂釣設備、哈薩克斯坦的奶制品、巴西的牛排、阿聯酋的巧克力和香水,琳瑯滿目的“絲路電商”商品正源源不斷加入我們的購物車。
科技之變:
更前沿更“絲滑”,AI數字人集體出海
滿是“科技味兒”的“絲路電商館”,打開出海企業的各種想象。借助數字之力,跨境貿易的每個環節更加“絲滑”。
蒙古Intelmind LLC首席執行官Menbayar Tseveen第一次來數貿會,最深的印象來自“絲路電商”館里的AI數字人主播、大模型技術。
與我們擦身而過,非洲、東南亞、歐洲等海外客商組成的采買團腳步匆匆。金發碧眼的俄羅斯采購商馬龍(他給自己取的Chinese Name),一邊直播一邊用十級中文應答如流,“集合時間快到了,還沒逛夠。”參加數貿會,馬龍大方展示自己的采購意向清單,其中不乏當下火熱的VR眼鏡、數字人等前沿科技產品。
(右一為俄羅斯采購商馬龍)
在本屆數貿會的謙尋展臺,跨境直播中的“AI數字人”成為來往客商的問詢熱點。“我們把國內數字人店播技術全方位復制到國外,幫助東南亞市場高效搭建直播電商基建。”謙尋控股副總裁楊蘭說,通過出海計劃,越來越多的謙尋AI數字人出現在洋主播的跨境店播中。出海國貨、新銳品牌以及海外本土品牌,正在搭載這艘數字巨輪破浪而行。
“8000元,就能擁有一個數字人,你心動了嗎?”短短幾天,硅基智能數字人展臺收到了300多個數字人訂單。展區工作人員小岳介紹,AI 數字人直播帶來的直接好處,就是省成本,無需真人出鏡、無需布置直播間,7x24小時不間斷開播。在跨境數字人直播場景下,商家的全球接待能力不再是難題。
聽到數字人技術可支持海外視頻平臺,老外客商一下就來了興致。小岳說,“數字人不僅會20多國語言,連國內方言都說得很溜,完全可以滿足直播帶貨、新聞播報等絕大多數應用場景。”
想做外貿,不會說英文怎么辦?把做生意刻進DNA的義烏老板娘們,在“絲路電商館”展示了生意節節攀升的秘訣——Chinagoods AI 智創服務平臺。有了這個秘密“武器”,可以在鏡頭前無縫切換各國語言,和來自世界各地的外商無障礙溝通交流。
“AIGC熱浪已經在義烏刮了好久,AI人工智能新技術解決了傳統貿易中的很多難題。”義烏小商品城大數據公司工作人員張亞芳表示,越來越多絲路國家把中國作為數字貿易的“風向標”。
(樂其集團直播間)
作為電商及品牌數字服務商,樂其集團打造的一間沉浸式直播間吸引了國外客商的注意。“好幾個客人一上來就問,這個沉浸式直播能不能拷貝到國外去。”樂其集團公共事務專家雷大局說,為了體驗一回沉浸式直播,不少客人第一次走進直播間對著鏡頭滔滔不絕。
“電商絲路”的蓬勃發展,催生大量的算力、數據和結算需求。快手科技帶來首款自研智能視頻處理芯片,通過與算法等技術相結合,幫助企業節省更多TCO和帶寬。在跨境結算方面,螞蟻集團萬里匯、Yiwu Pay義支付、湃沃支付還組成了現場一站式支付“戰隊”,讓結算難題迎刃而解。
生態之變:
老友新朋來相會,數貿朋友圈更大了
借著數字經濟浪潮,出海企業的電商機會從哪來?
許多人的回答是——我們的數貿朋友圈。
2016年11月,中國與智利首簽電子商務合作備忘錄,開啟了“絲路電商”合作的序幕。如今,“絲路電商”已經擁有了30個伙伴國。
“絲路電商”的出現,為中小企業參與全球貿易提供了難得機會。全球速賣通、拼多多(多多跨境)、SHEIN(希音)和Tik Tok直播基地組成的“出海四小龍”,分列在“絲路電商館”展區入口處的顯眼位。
“沒有出海經驗的中小企業怎么做跨境直播”“怎么找到海外市場的高潛選品”……看到熟悉的跨境平臺logo,來往客商不由自主聚集而來,幾句話就直奔主題。
做了20多年跨境物流的堡森三通,朋友滿天下。這幾天,堡森三通物流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君云幾乎沒怎么空下來,不斷有客商來“絲路電商館”體驗區咨詢跨境物流。
今年的歐洲線路業務量增長了近5倍,這樣的增速也讓陳君云感到很吃驚。“現在的跨境電商主打品牌出海,跟以往的低價搶市場有很大不同,今年歐洲市場增速快的很多都是大企業和品牌客戶。”陳君云說,歐洲國家與中國的絲路電商合作越來越密切,貿易額也不斷增長,今年公司還在波蘭和法國新落地了兩個分公司。
接待一波又一波客商,雨果網跨境電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翁文溪的感受更為強烈,電商正在許多新興市場快速崛起,不光是歐美、東南亞等老牌外貿市場,巴西、墨西哥、智利等拉美國家正在共享中國市場機遇。
在亞馬遜全球副總裁戴竫斐眼中,充滿消費潛力的拉丁美洲,目前是全球電商增長速度最快的地區之一,為出海企業創造了巨大的商機。被稱作“拉美版”淘寶的美客多,告訴潮新聞記者,來自中國的消費電子、服飾、家居和小家電、玩具、工具、汽摩配等商品,正在以更快的速度觸達拉美千億電商市場。
阿里巴巴集團公共事務總裁聞佳舉例,在阿里巴巴跨境平臺“全家福”中,既有跨境批發平臺阿里巴巴國際站、跨境零售平臺全球速賣通,還有深耕海外電商平臺的lazada等,共同為全球近200個國家和地區的3400萬的中小企業提供數字化支持,服務境外消費者超過3億。
在非洲地區,阿里國際站有了新使命,幫助中小微企業跨境賣全球。據悉,已有南非、埃及、肯尼亞、摩洛哥等22個國家和地區的中小微企業加入其中,一鍵賣全球。今年2月底,盧旺達投資發展局與阿里國際站簽署了電商合作協議,首批20家盧旺達企業借力開啟數字化出海。
本屆數貿會,正是一場老友新朋的千里相會。奧地利、亞美尼亞、摩爾多瓦、薩爾瓦多、斯里蘭卡、牙買加等國家駐華使領館代表,和中國的數字經濟企業現場交流、碰撞火花,彼此間的共識也愈發清晰,數字貿易,勢不可擋。
開辟數字時代雙向貿易新通道,我們在數貿朋友圈里找到答案:互惠互利、互相成就的“雙向奔赴”,正在匯聚起共迎挑戰、共同發展的寶貴合力。
(文章來源:潮新聞)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