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AI資訊 > 最新資訊 > 聚焦“人工智能與物聯網”學術界和產業界專家學者研討交流

聚焦“人工智能與物聯網”學術界和產業界專家學者研討交流

中國新聞網    2023-11-28

  由中國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戰略研究院、信創海河實驗室、中國科協-天津市政府-南開大學數字經濟研究中心、中國科技新聞學會、中國科協科學技術傳播中心、京津冀數字經濟聯盟等聯合承辦的人工智能論壇,近日在2023(第八屆)世界物聯網大會期間舉辦,來自學術界和產業界的多位專家學者圍繞“人工智能與物聯網”主題進行研討交流,并成立世界物聯網人工智能委員會。

  中國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戰略研究院執行院長、中國科協-天津市政府-南開大學數字經濟研究中心理事長、信創海河實驗室主任、京津冀數字經濟聯盟理事長兼召集人龔克指出,人工智能和物聯網是一對密切相連、相互賦能的技術體系,這兩個技術體系可以有很多接口。物聯網作為數字經濟的基礎設施,可以不斷產生多元的、巨量的而且是實時的數據,為人工智能提供更加豐富的數據來源,這對人工智能是非常重要的賦能;人工智能又賦能物聯網,使得物聯網智能化。同時,智能制造也是物聯網和人工智能在制造端或者在工業端融合的一個最重要的領域。

  人工智能論壇專家學者報告會場。中國科協科學技術傳播中心供圖

  歐洲科學院院士、哈爾濱工業大學交叉科學研究中心主任、智能控制與系統研究所所長高會軍教授以“面向類器官再生的智能制造系統”為題作報告指出,類器官是在體外培育的、保有組織器官結構與功能的細胞團,在生物醫學領域具有廣泛應用,是國際前沿熱點方向。該報告介紹了面向類器官再生的顯微操作智能控制方法、系統及應用。

  中國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戰略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南開大學經濟研究所所長劉剛教授以“深科技創新與中國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為作報告,并總結提出以下觀點:一是人工智能科技和產業是全球競爭的最前沿,也是目前中國做得最好的領域之一;二是人工智能與經濟社會的全面融合時代已經來臨,新技術經濟范式處于形成之中;三是在人工智能科技和產業發展推動下,中國的經濟趕超首先是要培育和發展中國特色的國家創新體系,如何發展具有中國特色的國家創新體系,是經濟轉型的邏輯主線。

  清華大學全球產業研究院副院長戎珂教授以“數字經濟國際競爭:數據和大模型”為題作報告。他認為,目前,人工智能和數據形成了非常需要治理的要求、挑戰。關于人工智能價值鏈,應該依靠市場的力量解決標準化問題和效率問題,而安全和隱私的問題更需要跨國的多邊機構去解決;關于未來的治理結構,要從“很好的數據”“人工智能流通規則、數字基礎設施、數據”“人工智能治理組織”這三步來建立和積累數字世界治理的生態信任。

  中國工程院戰略咨詢中心制造業研究室副主任臧冀原作“以智能制造為主攻方向,推進新型工業化”主題報告,從為中國式現代化構筑物質基礎、應對國際競爭、取得成績等方面概括提出對新型工業化研究的重大意義。

  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信息技術研究中心人工智能室主任徐洋研究員以“人工智能國際和國家標準現狀分析”為題作報告,主要從標準化的角度介紹人工智能標準化的內容,目前中外圍繞人工智能標準化所開展工作,以及圍繞人工智能標準化爭奪的焦點,還介紹了人工智能在治理層面開展的標準化建設工作。

  百度智能云工業產品部度能產品負責人王彪以“度能,助力碳數智化及實踐分享”為題作報告,分享圍繞智慧化的生產如何通過物聯網和人工智能技術牽引,實現“綠色制造”。

  人工智能論壇舉行圓桌論壇對話環節。中國科協科學技術傳播中心供圖

  在論壇圓桌對話環節,多位學術界、產業界專家學者圍繞“人工智能與物聯網的關系”“人工智能在物聯網中的應用和發展趨勢”“如何保障物聯網中數據的隱私和安全,以及如何運用人工智能技術進行數據分析和保護”等話題,展開對話交流。

(文章來源:中國新聞網)

相關推薦
免責聲明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