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股本周創年內新低!百億標的占比六成,這些行業新低股頻出,關注估值修復方向
訊(編輯 梓隆),本周(11月20日至24日),多只個股的股價持續承壓走低,截至收盤,累計共有52股本周創年內新低。從市值角度來看,這些個股中,近六成總市值超100億元,其中,比亞迪、萬華化學、平安銀行3只千億巨頭股在列。
千億巨頭階段新低,多股北向減持明顯
自11月16日以來,汽車巨頭比亞迪股價持續承壓,截至今日收盤,其已連續7日顯示下跌,累計調整近9.1%,股價也刷新自2022年3月以來近1年半新低。其中,比亞迪今日放量明顯,全天成交額升至61.6億元,較昨日大增近153%。從資金面來看,比亞迪近期也遭北向資金大幅減持,截至11月23日,其北向持股量近5日減少近490萬股,合計減幅近4.8%。
與比亞迪類似,本周創年內新低的平安銀行近日也遭北向大幅減倉,截至11月23日數據,其北向持股量近8.6億股,本月累計減少近1億股,合計減幅近10%。若從全年行情來看,平安銀行的北向持股量自今年3月以來持續下降,至今降幅已達40%。相較于平安銀行和比亞迪,同樣階段新低的千億股萬華化學近日則獲北向逆市增持,持股量回升至今1個月來高點。
近期,不少大市值權重股北向持股量降幅明顯,從數據上看,截至11月23日,累計共有16只千億市值股近1個月北向持股量降幅超10%。其中,長安汽車近1個月北向持股量近23%,位列首位,中遠海控、龍源電力、中國中車、中國鐵建、光大銀行等股近期也遭北向資金大幅凈賣。從行業上看,在這些個股中,大金融股數量明顯最多,此外,其也多屬于滬市主板。
新低標的行業梳理,關注市場修復方向
分行業(申萬一級)來看,本周創年內新低的個股中,電力設備股數量最多,整體占比近17%,基礎化工、國防軍工、機械設備股數量也相對較多,分別占比近13%、8%、8%。此外,還涵蓋電子、紡織服飾、建筑材料、汽車、輕工制造、有色金屬等多個行業。若從證券板塊來看,滬市主板股占比最高,達44%,深市主板、科創板、創業板股分別占比近29%、15%、12%。
目前,上證指數于3050點關口附近持續震蕩,創業板指、科創50指數繼續走低。中信證券近日研報指出,2023年,市場信心恢復滯后于已出現轉折的政策和經濟周期;2024年,市場信心將重聚,投資者行為變化驅動估值修復是A股市場的主旋律,預計上半年彈性更大,下半年震蕩分化,建議堅持“三階段配置策略”,把握從當前第二階段超跌成長向第三階段白馬龍頭的切換時機。
具體可關注的方向上,中信證券研報指出,展望2024年,預計市場在各種環境下依然會尋找基本面和產業催化,在產業創新、需求轉暖兩個方面挖掘成長主線,其中科技板塊包括AI產業浪潮(算力,應用,大模型等),半導體(AI芯片設計、制造、封測、設備等),終端消費轉暖(安卓鏈復蘇、數據要素、運營商);醫藥板塊重點關注創新(藥品、器械)和出海品種。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