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AI資訊 > 最新資訊 > “探營”數貿會現場:多家企業展示AI大模型長三角發力“絲路電商”合作

“探營”數貿會現場:多家企業展示AI大模型長三角發力“絲路電商”合作

21世紀經濟報道    2023-11-27

  11月23日-27日,第二屆全球數字貿易博覽會(以下簡稱“數貿會”)在杭州舉辦。此外,武漢、鄭州、上海等城市也密集舉辦數字經濟相關的論壇會議,數字經濟成為今年各地加快推進的產業熱點。

  “通過我們的平臺,國內中小制造業企業能直接接觸到海外優質的買家及一些創新創業企業,改變了以往的接單方式。”海智在線副總裁劉海濤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這是一家國內非標零部件領域專業服務平臺,在線上幫助國內中小零部件加工企業對接全球采購資源。

  除了海智在線,更多的數字經濟企業在各行各業賦能實體經濟。目前,數字經濟正成為我國經濟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數實融合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明顯特征,全國31個省區市均出臺了數字經濟的專項政策。由于數字經濟對區域的人才、資金和產業基礎要求較高,上海、浙江、廣東等經濟發展較發達的省份對產業應用、治理探索的推進步伐較快,而中部、西部省份還在加快數字基礎設施建設。

  今年10月25日,國家數據局正式揭牌。在本屆數貿會上,國家數據局黨組書記、局長劉烈宏表示,未來將促進數據合規高效流通使用,賦能實體經濟;推動做強做優做大數字經濟,推進數字基礎設施建設高質量發展;推進數據領域科技創新,推動數字經濟領域國際合作等。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從本屆數貿會上可以觀察到,當前數字經濟在多個產業推進應用,數字貿易領域更是快速發展,此外,數字貿易的國際合作也成為關注焦點,國內企業“走出去”和海外企業尋求合作共同構成相關的國際經貿生態系統。

  各地緊跟數字經濟前沿趨勢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在現場發現,在本屆數貿會的前沿趨勢館,AI大模型成為不少企業展示的重點,阿里巴巴展示了“通義家族”AI大模型應用,科大訊飛展示了全面升級的星火認知大模型V3.0,此外,還有華為盤古大模型、360智腦安全大模型……從數字技術到數字服務,再到數字產品,數字經濟內容更加豐富。

  樂其電商集團CEO劉楷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們所在的行業是數字電商,其實就是基于技術和數據的全球貿易,首先要有技術底座,在本屆數貿會中,我們看到非常多的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應用,延伸到各行各業。我們雖然做的是貿易,但背后依賴非常多的技術能力,也在不斷演進,推進貿易過程更加高效。”

  商務部副部長郭婷婷在本屆數貿會致辭中表示,我國數字貿易蓬勃發展,規模持續擴大,2022年中國可數字化的服務貿易規模達3727億美元,再創歷史新高,跨境電商進出口規模首次突破2萬億元。同時,結構持續優化,2022年電信、計算機和信息服務貿易規模約為1242億美元,占比接近1/3。

  廣東是貿易大省,也在積極實施數字貿易工程。去年,廣東數字貿易進出口額達820.5億美元,占服務貿易的比重為51.75%。本屆數貿會上,華為、騰訊、希音、三七互娛等廣東企業參會,帶來最新的數字技術展示。

  除了貿易,前沿的數字技術還賦能文化、交通、城市等社會發展的各方面。香港理工大學人文學院院長李平教授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香港理工大學杭州技術創新研究院11月剛落戶杭州,將與杭州開展產、學、研的全方位合作,尤其將數字技術與文旅結合,成立大運河文化與旅游研究中心,開展大運河文旅資源數字應用與傳播。

  不只杭州,各地均重視數字經濟,積極舉辦相關論壇、集聚各方智慧探討城市發展數字經濟的路徑。今年10月,武漢舉辦了2023全球數字貿易大會,推動湖北建設全國數字經濟發展高地;今年11月,鄭州舉辦了2023數字經濟峰會,助力河南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

  從數字經濟布局較早的長三角地區看,今年長三角數字經濟政策發布更加密集,更注重促進新興業態的發展,數字經濟的應用場景也逐漸拓展。例如杭州的數字電商發展較強,上海在數字技術結合生物醫藥產業、科技研發方面具有開創性特色,南京的科教人才資源比較強,也在布局發展“金融+數字經濟”。

  隨著數字產業應用更加豐富,數據相關的問題也更加突出。劉烈宏表示,國家數據局圍繞數據要素產權、流通、分配、治理,構建適應數據特征、符合數字經濟發展規律、彰顯創新引領的數據基礎制度;打通數據流通使用的堵點難點,充分挖掘數據要素潛能。

  網易集團首席執行官丁磊在本屆數貿會發言中表示,數字貿易時代,數據就是新的戰略資源,其重要性不會亞于工業時代的煤和石油,“我們對數據價值的挖掘和利用,只進行到冰山水面上非常細微的一角。現在,很多地方政府和企業,已經意識到這個問題,并且在積極探索解決。”

  從最新發布的政策看,今年8月,財政部印發《企業數據資源相關會計處理暫行規定》,推動數據資產“入表”,明年1月1日起施行相關規定,為數據資源確認資產列入企業財務報表進一步鋪平道路。

  各地也緊接開啟了公共數據運營的落地探索,9月,杭州推出《杭州市公共數據授權運營實施方案(試行)》,隨后征集首批公共數據授權運營主體。此前,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已經發布了針對公共數據開放管理的相關文件,規范公共數據的獲取、共享和應用。

  以數字貿易這一領域來看,快速增長的貿易規模帶來了大量的跨境數據流動。根據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發布的《數字貿易發展與合作報告2023》,過去三年,全球跨境數據流動規模增長120.6%,數字服務貿易規模增長36.9%,均高于同期的全球服務貿易和貨物貿易的增速。

  拓展數字貿易國際合作

  我國的數字貿易朋友圈不斷擴大。今年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本屆數貿會中,“絲路電商”成為國際經貿合作的新亮點。

  本屆數貿會首次在國家一類展會中推出“絲路電商”館,重點呈現“絲路電商”在推進“一帶一路”經貿合作中所取得的成果,不少國內電商企業繼續擴大“出海”布局。

  盒馬聯合創始人、盒馬副總裁沈麗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介紹了盒馬與“絲路電商”合作伙伴國的合作方式,一是跟“絲路電商”合作伙伴國的企業簽訂合作協議,目前盒馬已和“絲路電商”合作伙伴國的29個國家簽訂了這類協議,同時也與“絲路電商”的合作伙伴國合作建立低碳農業基地。

  “無論是中國企業‘出海’,還是引進這些國家的產品,都不是我們一個公司能去做的,需要政府、平臺、服務商等整體生態參與進來。不過,從電商行業來看,我們看到海外直播模式是一個很好的嘗試,我們未來可能也會去開發在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跨境直播服務。”劉楷說。

  一些海外電商企業也在積極尋求國際合作。Ozon全球CEO斯捷潘·古薩莫夫表示,俄羅斯電商市場迎來顯著增長,今天的俄羅斯市場已經成為中國跨境電商最具價值的海外市場之一。作為俄羅斯電子商務的先驅者,Ozon希望成為中國企業了解俄羅斯市場,拓展對俄電商合作的橋梁。

  蒙古Intelmind LLC 首席執行官Menbayar Tseveen則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介紹了蒙古數字化轉型的進程,他認為這一數字化進程正在啟發蒙古這一代年輕人,也正在一個很好的發展軌道上,很快他們可以做好充足的準備,迎接數字化的各類新進展。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發布的《“絲路電商”合作發展報告2016—2023》提出,截至2023年10月,中國已同30個國家簽署電子商務合作備忘錄并建立雙邊電子商務合作機制。2022年,我國與30個“絲路電商”伙伴國跨境電商進出口額占我國跨境電商全球進出口總額的31.5%。

  “絲路電商”正逐步構建基于電子商務的國際經貿生態系統,長三角在其中將率先探索。

  此前,上海發布“絲路電商”合作先行區方案,到2025年,形成一批具有示范引領作用的制度型開放成果,集聚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電子商務經營主體,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的區域載體,建成一批促進“絲路電商”伙伴國共同發展的公共服務平臺。

  此外,杭州建設了全國首個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電商發展環境優越,未來,也將探索出獨具特色的“絲路電商”國際合作新模式。江蘇則通過跨境電商產業園、公共海外倉不斷促進“跨境電商+產業帶”融合發展,尤其將中歐班列運輸服務與電商直播帶貨結合起來。

(文章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相關推薦
免責聲明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