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宮斗帶來“天賜良機”!谷歌、亞馬遜等趕緊“搶生意”
11月23日訊(編輯 瀟湘)在OpenAI連續五天的“宮斗大戲”成為全球財經領域最熱門的話題之際,OpenAI的那些“老對手”們,在此期間又做了哪些事呢?答案當然是:“趁他病,要他命”……
據悉,OpenAI的競爭對手本周競相利用這家人工智能巨頭所陷入的動蕩局勢,針對OpenAI客戶推出了吸引它們改用自家平臺的激勵措施。
谷歌表示,其銷售團隊已推出一項營銷活動,以說服OpenAI的客戶轉投其平臺。谷歌將匹配OpenAI的價格、向改用其AI軟件的客戶提供云積分,并為改用其平臺的客戶提供協助。亞馬遜也表示,最近的事件凸顯出其選擇的生成性人工智能戰略的價值,該戰略讓客戶在眾多人工智能系統中作出選擇,而不必完全依賴OpenAI或是單一供應商。
雖然在本周三,奧特曼回歸OpenAI擔任首席執行官,同時該公司組建新的董事會,為過去五天的這場鬧劇畫上了句點,但OpenAI的競爭對手仍看到了它們可以利用的機會。
目前,生成性人工智能領域的公司包括谷歌、亞馬遜、微軟和Meta Platforms等科技巨頭,但也不乏初創公司,其中規模最大的就是獲得微軟130億美元投資的OpenAI。
OpenAI的忠粉流失
許多OpenAI競爭對手目前的策略是說服企業客戶相信,在OpenAI的動蕩下,他們需要分散與之合作的人工智能供應商。一些客戶其實已經在朝這個方向努力——評估多個人工智能系統,以幫助消除過度依賴任何單一AI供應商的風險,并致力于減少“供應商鎖定”,即企業的信息技術系統、軟件和數據都放在一個數字平臺上。
例如,亞馬遜一直致力于在OpenAI和微軟合作伙伴主導的市場上開拓自己的市場。亞馬遜和谷歌是微軟的兩家云計算競爭對手,它們表示,在OpenAI陷入高層動蕩期間,企業不愿與OpenAI合作,這支持了它們的戰略。
亞馬遜云計算部門首席執行官Adam Selipsky今年4月就曾表示,亞馬遜認為企業“將需要大量不同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用于不同的目的”。
Meta也正在與云數據提供商Snowflake等企業技術供應商建立合作關系。Meta生成式人工智能副總裁Ahmad Al-Dahle本月早些時候表示,這種合作關系為該公司提供了一個窗口,可以了解企業如何使用其流行的開源人工智能模型 Llama 2。
對此,OpenAI發言人周二指出,該公司高管、員工和客戶在社交媒體平臺X上發布的帖子表明,客戶選擇繼續使用這家人工智能初創公司的平臺,而且其服務在高層對峙期間也得以良好維持。
OpenAI最終也采取實際行動緩和了人們對其未來的部分擔憂——邀請奧特曼重返公司擔任首席執行官,并任命了新的董事會成員,其中包括前美國財政部長薩默斯(Larry Summers)、前Salesforce聯席首席執行官Bret Taylor和Adam D'Angelo,后者是OpenAI前董事會中唯一留任的成員。
一些客戶認為,重新啟用奧特曼讓OpenAI回到了正軌,不過他們同時也表示,經歷這場“宮斗鬧劇”后,OpenAI競爭對手提供的人工智能平臺也很有吸引力。
“天賜良機”來了
OpenAI的競爭對手——Cohere總裁兼首席運營官Martin Kon本周就注意到“最近出現大量的咨詢涌入”。
他表示,企業客戶正在強調企業人工智能供應商可靠性和穩定性的重要性。Kon補充稱,這家初創公司的人工智能系統可用于許多云提供商,“不會被供應商鎖定”,這一事實現在更能引起企業的共鳴。
Rocket Mortgage公司首席信息官Brian Woodring表示,“OpenAI的領導層變動雖然令人極為驚訝,但并沒有改變我們的人工智能戰略。我們對OpenAI仍然非常有信心,但如果未來發生變化,或者競爭對手提供了更有吸引力的選擇,我們將做好無縫切換的準備。”
IT研究與咨詢公司Info-Tech的咨詢業務主管Scott Bickley表示,其他競爭對手將會把OpenAI的動蕩視為一場“混戰”。他指出,這些公司在周末動員了自己的銷售團隊去爭取OpenAI的客戶,目的是在奧特曼的復職關閉他們的機會之窗前迅速采取行動。
Writer是一家位于舊金山的初創公司,提供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寫作助手,其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May Habib表示,本周二,企業客戶對其服務的興趣已經增加了兩倍。
Habib認為,OpenAI的動蕩對其他初創公司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機會。該公司一直在宣傳自己的人工智能系統在某些場景下比OpenAI的GPT-3.5模型更好。
AI21也是OpenAI的競爭對手,該公司周二宣布完成了最新一輪2.08億美元的融資,并任命了新的董事會成員,其聯合創始人兼聯合首席執行官Yoav Shoham表示,OpenAI發生的事情讓人更加確信,企業“無論如何都不想把所有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
這家總部位于以色列特拉維夫的初創公司建立了較小的人工智能模型。該公司表示,在分析合同或搜索文檔等特定業務用途上,這些模型比OpenAI的大型通用GPT模型更好用。
Shoham指出,“我們現在幾乎已跟不上需求,無論是直接向我們提出的需求,還是通過谷歌云或亞馬遜網絡服務提出的需求。”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