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陷入AI監管內訌德意法協議被歐洲議員斥為宣戰書
11月22日訊(編輯 馬蘭)德國、法國和意大利三國政府看到了人工智能的發展潛力,因此近期頗識時務地轉變態度,發布了一份聯合協議稱,歐洲需要一個促進創新和競爭的AI監管框架。
這與歐盟此前傳達的嚴格監管態度截然相反。歐盟希望對那些最強大的人工智能模型進行全面監管并進行嚴格限制。但德意法三國顯然更看重自研大模型的可能性與競爭力,為此寧愿犧牲監管上的部分權力。
德意法在聯合文件中指出,歐洲參與者應努力在全球人工智能競賽脫穎而出,并借此傳遞歐洲的聲音和價值觀,AI監管可以通過公司承諾和行為準則來進行自我監管。
歐洲議會談判小組的一名成員回應稱,這是宣戰。
老大哥們最先叛變歐盟在人工智能上的雄心,既隱秘又光明正大。雖然歐盟一直宣稱將與國際合作制定世界性的AI監管體系,但其目標是成為西方世界頂級的人工智能監管機構,大多數時候處于特立獨行。
德意法三國這時候希望與國際接軌,反而代表了對歐盟的一種背叛。據稱,在聽到三國推出了聯合協議后,歐洲議會相關談判人員選擇退出歐盟理事會政府代表和歐盟委員會官員會議,歐盟層面的法律談判已經陷入停滯。
談判代表們需要在12月6日前完成談判,但目前看起來希望渺茫??紤]到歐洲議會將在2024年6月舉行連任選舉,歐盟層面的AI監管框架似乎很難在這一時間點之前通過立法。
而除了德意法之外,其他歐盟國家,尤其是理事會輪值主席國西班牙一直強調擴大人工智能法案的監管范圍,并要求涵蓋那些基礎模型。但在德意法結盟的情況下,其他國家很難在這一點上掰贏手腕。
AI公司Luminance總法律顧問Harry Borovick指出,歐洲最大的三個經濟體使出這一招,可能讓歐盟的監管討論陷入混亂。聯合文件確實對商業有利,但效果不大,因為建立在公司自愿的基礎上。但這份文件一定會導致歐盟內部分裂,并推遲討論。
OpenAI的好戲如何震驚歐洲極具爭議的一點是,德意法希望放松對基礎模型的監管,并鼓勵行業自治,但這個想法被一些人認為猶如“皇帝的新衣”般可笑。
加拿大計算機科學家Yoshua Bengio指出,忽視基礎模型的管理是瘋狂之舉,將使歐盟的人工智能法案像叢林法則一樣,良性人工智能系統在歐盟受到嚴格監管,但危險或潛在危險極大的模型反而逍遙法外。
此時,遠在大洋彼岸的OpenAI宮斗戲也給了歐盟不小的震撼。歐洲議會兩名談判代表之一的Brando Benifei指出,OpenAI的情況表明政府不能依賴行業領導促成的自愿協議。
荷蘭數字化部長Alexandra van Huffelen也加碼稱,OpenAI的內部斗爭凸顯出AI行業缺乏透明度及過度依賴少數大型公司的缺點,這強調了監管的必要性。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