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大模型加速醫療行業數字化轉型應用場景會如何變化?
ChatGPT自2022年11月發布以來,在醫療領域引起廣泛關注,業界也積極探索ChatGPT在醫療領域應用的實踐。
與此同時,國家政策層面也在大力支持行業增強新技術應用能力建設。今年發布的《醫藥工業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2023—2025年)》《醫療裝備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2023—2025年)》均明確表示,要著力提高醫藥工業和醫療裝備產業韌性和現代化水平,增強高端藥品、關鍵技術和原輔料等供給能力。
不可否認數字化是醫療的未來,是全球價值相關方的共識。近年來,在AI技術的輻射與滲透下,數字醫療為健康管理和制藥研發等領域都創造了更多可能。
數字化轉型提速
隨著一系列技術的發展,數字化在醫療場景中的價值顯現,其與健康管理的聯系愈發緊密,數字醫療產業也迎來蓬勃發展。根據《2023-2027全球數字醫療產業經濟發展藍皮書》,2022年全球數字醫療市場規模為2110億美元,2023-2030年將以18.6%的年均復合增長率增至8092億美元,全球醫療數字化轉型已成為大趨勢。
騰訊健康總裁吳文達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指出,中國本土的創新藥研發在加速,除了滿足中國市場需求也在加速出海,而且全球創新藥進入中國市場也在加速。患者獲得藥物的方式也發生改變,打破過去以醫院為中心的購藥模式,線上平臺、社會藥房的加入變得更加多元化。藥械企業的數字化轉型進一步加深,涉及企業運營、研發制造,到用戶服務、商業模式等范疇,改變行業原有的發展模式。這些變化趨勢將改變未來五年的行業面貌。
衛材中國數字化及客戶創新負責人周潔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以前我們做非常多的課件工作量很大。但如果我們用了AI,它就可以運用很多的數據篩選,進行精準應用。另外,我們現在有大量做患教的場景,我們跟很多互聯網醫院平臺、互聯網醫療,包括像京東、阿里這種的平臺合作,這也是很好的應用場景。”
周潔表示,涉及到患教背后有藥理、藥學、疾病、用藥、藥師服務等,也是可以通過AI去進行非常有效的梳理、篩選以及重新組織它整個Speech來優化患教的場景。并且很多醫生很愿意去講,但有的時候醫生會有一些口音,直播環節會被口音影響效果。“我們會發現AI數字人可以去優化這部分的瑕疵。從這幾個角度來講,我們很重視HCP的互動和醫患互動多場景,我覺得AI是非常好的工具。”
而在大數據不斷發展的今天,人工智能將拓展到更多應用醫學領域,例如重癥科、急診科、麻醉科等。
醫療大模型賦能醫療新場景
近年來人工智能大規模預訓練模型爆發式增長,作為大模型等AI技術最重要的應用領域之一,大模型可賦能醫療健康,促進醫療器械創新,提升醫療智能化水平。
吳文達表示,“我覺得醫療大模型,分為醫療和醫藥兩個場景。”他提到,醫療場景其實在不同的藥店和社康都已經開始實施和使用,大模型也是輔助的角色。
“未來我們需要做的是讓AI工具、數字人以及大模型在醫藥場景直接服務好用戶。這可能也解決了很多以前傳統的問題,即老人要打電話問醫生或者打藥店的熱線去詢問,但存在很多潛在的問題,也沒有效率。所以未來大模型應用也會接入到每個現在的場景。”吳文達說。
《人工智能大模型賦能醫療健康產業白皮書(2023)》中也提到,大模型有望成為通用醫療AI的核心技術和基礎設施,未來醫療健康大模型可靈活解釋不同醫學模態組合,并輸出更具表達的文本,如自由文本解釋、口頭建議或圖像注釋等。
“數字醫療是一個很廣泛的行業。廣義來看,它其實就是數字技術賦能新興醫療健康產業的集合。”在遠毅資本投資人侯占才看來,我國數字醫療的發展歷經了三個階段,即醫療信息化階段、互聯網醫療階段以及現在的數字醫療創新階段。
在政策扶持之下,我國數字醫療產業規模正穩步增長,市場欣欣向榮。北京昌平科技園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王穎介紹:“數字醫療的發展可謂一日千里,已成為行業風口,以醫療器械廠商、互聯網科技公司、傳統醫療服務機構為代表的產業鏈上下游都在積極入局。就我國而言,近兩年數字醫療行業市場規模已超千億,增長約59.14%。”
未來,以中國信通院為首的機構們將加速開展前沿研究;研制符合醫療健康行業應用特色的AI大模型三層技術標準框架(基礎設施層、模型層、應用層);從數據處理、算法模型、服務管理等三個層面,依托實驗室開展醫療AI大模型合規性、安全性、可控性、可靠性評估,促進行業在發展中規范,在規范中發展。
關于在數字化進程不斷加速的背景下,未來醫藥行業會如何建構以數據為驅動、以患者為中心的醫療模式,吳文達表示,醫藥企業本身,尤其是處方藥不應該直接接觸患者的,因為這個決定由醫生基于這個病人的臨床去做。但有很多時候,尤其是新藥如何做學術的培訓、做到合規,也是醫生所需要的。藥企如何用更有效、更合規的方式去傳達專業信息,這是現在數字化非常可以助力的一大部分。數字化可以讓這個事情做得更有效率、更合規。
(文章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