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AI資訊 > 最新資訊 > 特斯拉第3季度業績低迷證明它并非科技巨頭,而是陷入困境的汽車公司

特斯拉第3季度業績低迷證明它并非科技巨頭,而是陷入困境的汽車公司

財富中文網    2023-11-22

攝影:CHRISTIAN MARQUARDT —— POOL/蓋蒂圖片社

特斯拉(Tesla)公布第三季度業績時,分析師和金融媒體主要關注的是,這些數據與他們已經很負面的預測相差多大。特斯拉在萬圣節前發布的業績報告,實際上是今年最恐怖的意外,因為在金融市場的歷史上,很少有企業能像這家電動汽車巨頭一樣,激發出華爾街恣意的樂觀情緒。

特斯拉公布了兩年內最低的季度每股收益,只有66美分,比外界共同預測的每股收益低10%。特斯拉令人震驚的糟糕業績令投資者感到不安,導致特斯拉股價從10月17日收盤時的254美元,下跌到10月19日午后的220美元,跌幅達13%,使特斯拉的市值縮水超過900億美元。

在營收電話會議上,埃隆·馬斯克各種沉悶的言論,似乎就是為了打消人們對特斯拉很快就能扭轉局面的期待。馬斯克警告稱,其最新車型Cybertruck“以人們可以承受的價格達到量產面臨巨大問題”。他補充道,由于車主現在貸款購買Model 3和Model Y的利率快速升高,他需要持續降價,才能維持較低月供,使大眾買得起特斯拉汽車。這個承諾意味著特斯拉曾經超高的利潤率會持續下降。他暗示特斯拉迄今為止的飛速擴張現在遭遇了大數定律。他表示,“永遠維持50%的復合增長率是不可能的。”

馬斯克對于無人駕駛出租車,甚至也不像以往那么樂觀。在之前的電話會議上,馬斯克強調,特斯拉將很快向數以百萬計的現有車主提供完全自動駕駛軟件,他們每天可以把自己的車出租,相當于個人的Uber,這能為他們創造額外的收入,汽車價值將因此達到車主購車的五倍。但這一次,他卻一反常態地沒有給出提供無人駕駛出租車技術的時間表,甚至警告完全自動駕駛軟件“尚未準備進入主流應用”。

對于特斯拉投資者而言,這番言論令他們非常失望。投資者之所以認為特斯拉是特別的,相信它能維持數千億甚至數萬億美元的市值,都取決于馬斯克是否有能力將該汽車公司轉變成超級有利可圖的科技公司。他在會上重申,只要特斯拉能夠引領無人駕駛出租車革命,“我們將擁有一家具備軟件公司利潤率的硬件公司”。

但數據令人難以信服。

從數據上看,特斯拉更像是那些艱難前行的汽車業同行,而不是飛速增長的科技公司。

無論是特斯拉的最新業績,還是馬斯克“抑制樂觀情緒”的言論,都表明特斯拉沒有特殊之處,而是應該將它與其他汽車廠商歸為同一類。特斯拉在金屬車架里加入了前所未見的創新,它的盈利能力本應與蘋果(Apple)或甲骨文(Oracle)相當,任何重工業制造商都難以企及。雖然馬斯克作為罕見通過電動汽車獲利豐厚的制造商,取得了巨大成功,但過去幾天的證據表明,特斯拉首先是一家汽車廠商。未來它極有可能與利潤率相對較低的競爭對手有相同的命運。

最好的證據就是:特斯拉目前只有小幅盈利,而且利潤越來越少。這是通過分析特斯拉不斷增長的資產生成的自由現金流得出的結論。這些資產是生產更多特斯拉所必需的,如工廠、機械、庫存和資產負債表上的其他各種重要項目等。現金流是指支付生產產品需要的所有費用,扣除維持工廠的全面更新和進行未來擴張投資所需要的資本支出之后剩余的資金。簡而言之,自由現金流最終會以股息、回購或推動股價上漲的形式支付給投資者。一家公司通過增加資本投入產生的自由現金流越多,能給股東帶來的收入就越多。

特斯拉的問題在于,其營收減去支出所產生的“經營業務現金流”持續減少,而資本支出卻快速增長。結果就是,特斯拉的自由現金流越來越少,工廠和其他資產卻越來越多。

2021年,特斯拉每季度平均自由現金流為12.2億美元,年均自由現金流為48.8億美元,資產為570億美元,資產回報率達到8.5%。第二年,自由現金流達到每季度13.5億美元或每年54億美元,但其資產卻大幅增長到730億美元,資產回報率小幅下降至7.3%。

2023年,情況更加惡化。在前三個季度,特斯拉每個季度的平均自由現金流只有3.58億美元,按年化計算為14億美元。但其資產在短短九個月內卻增長了25%,達到910億美元,這種雙重下降的情況使特斯拉的資產回報率下降到只有1.5%。一個重要原因是特斯拉的資本支出從2022年的每年53億美元,到今年已經達到90億美元。

這些數據與科技行業超級明星公司相比如何?馬斯克曾承諾特斯拉的盈利能力要達到或者至少接近這些公司。以蘋果、微軟(Microsoft)和甲骨文為例。這三家公司過去四個季度的資產回報率分別為28%、15%和17%,都是特斯拉的數倍。

另一方面,福特(Ford)的自由現金流與資產比率為2.0%,而大眾汽車(Volkswagen)為2.6%,恰好都與特斯拉相當。從馬斯克在營收電話會議上的“世界是殘酷的”這種言論可以看出,就連他似乎也并不完全否認這種觀點。特斯拉可能依舊會是一家非常成功的汽車公司,但越來越明顯的一點是,在一個殘酷的、競爭激烈的重工業制造領域,保持領先是特斯拉的支持者們可以期待的最好結果。(財富中文網)

翻譯:劉進龍

審校:汪皓

相關推薦
免責聲明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