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曠世疫情會將人類引向這三個趨勢
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從醫學領域的遠程醫療到零售領域的路邊提貨,再到消費品領域的互聯供應鏈,新冠肺炎疫情已經錘煉并改變了數不勝數的商業模式。在這場危機的推動下,我們在短短幾個月內就經歷了原本可能需要數年才能夠達成的數字化轉型。但是,盡管這種變革的步伐是如此清晰而生動,但現實是,與未來相比,這種速度仍然是最緩慢的。
歷史告訴我們,早期的工業革命與災難交織在一起,引發了讓社會翻天覆地的根本性變革。19世紀中葉,倫敦的霍亂疫情讓下水道系統實現大發展,最終使其躍升為一座大都市。黃熱病的爆發促使城市規劃者著手創建巴黎的開放空間網絡,為其美麗的城市景觀奠定了根基。
這場曠世疫情為我們帶來了一個平臺,讓巨大而加速的變革得以發生——這種變革建立在三個相互融合的技術趨勢之上。當與各大公司的數字和技術官員密切合作時,我們意識到,這三個基本趨勢很容易被發現,但它們也很難部署。
超級自動化
云計算,連同統稱為“可組合服務”的各種自動化和人工智能組件,正在協力解決“最后一英里”問題。云的用途已經從成本優化發展到技術簡化和應用現代化。這場疫情促使人們倍加關注和重視順應力、新產品、更強大的能力和更好的用戶體驗。所有這些現在都需要依托一個更好的架構來促進應用棧現代化、快速構建新能力,并利用生態系統中的集體創新來實現優勢。現在,這個更好的架構就是云,以及在云上運行的可組合服務。
與此同時,在許多達到或超過人類可預測水平的應用領域里,人工智能正在發現我們以前從未想象過的應用。
數據經濟
在整個企業界,關于數據的一個突出特點是:它已經從一種抵押資產華麗轉型為一等公民。數據洞察力正在推動商業模式的根本性變革。數據戰略,即數據編目和結構化、數據脈絡和架構管理,以及數據使用的網絡安全、治理和監管等方面的工作,目前已經成為全球企業董事會議事日程的重要內容。
伴隨著我們所看到的進步——從跨越整個互聯生態系統的遙測儀器,到幫助我們識別薄弱環節和建立精確預測機器的神經網絡模型——數據主導的創新正在加快實現將數據轉移到戰略規劃、新產品和服務開發工作的中心所帶來的巨大而切實的好處。
工作的未來
我們對工作的未來最清晰的看法是:它就在此時此刻。遠程工作讓我們重新思考工作的藍圖——我們需要讓什么自動化、如何分配和協作、如何創新。當我們利用數字粘性來推動商業模式的順應力和增長時,今天的經驗已經成為引導轉型努力的真正北極星。
不斷推進的人機邊界也讓人們重新關注技能和數字倫理。前者要求我們掌握交叉技能,以提升自動化的使用范圍和產出;后者開啟了一段以負責任和合乎道義的方式使用數字的旅程——鑒于我們希望看到數據和人工智能獲得快速采用,并加速交付成果,這一點至關重要。
所有行業的企業都日益成為科技公司,越來越多的企業正在朝著真正數據驅動的方向闊步前進。在這一過程中,向云端轉移將是這種轉型的催化劑,而新的運營模式將成為實現這一目標的橋梁。但進行云轉型時,我們務必要從基礎業務流程著手,要重新設計價值鏈和運營模式,做好迎接新常態,并在新常態下取得成功的準備。
將業務路線圖最終轉換為一段云旅程,將賦能組織彌合能力差距,交付正確的體驗,并為敏捷而快速的反應奠定技術基礎。這種方式不是為了提升和改變什么東西,而是為了重新設計云驅動的新能力。
與此同時,工作職能和要求的加速演變,也讓每個企業更加迫切地需要對人才進行再培訓、提升技能培訓和虛擬培訓。對歷史數據的估計顯示,每兩年就有大約50%的技能變得多余,但在新常態下,這個時間段將進一步縮減。雇主必須幫助員工通過定制的知識路徑和計劃發現他們的技能,識別差距,并挖掘自身潛力。
這些趨勢不可避免地連接在一起,為創新和戰略演變創造了更多的動力。結合在一起,這些趨勢為組織提供了必要的工具和洞察力,從而幫助它們為迎接未來的業務和工作打下基礎。
此外,成功地應對新冠疫情造成的緊急需求,也讓企業更有信心推動變革。這些趨勢正在成為未來轉型的加速器。在下一個十年,我們將見證不可思議的蛻變、令人驚嘆的創新,以及一個面向數字化未來的堅實而合乎道義的框架。是的,盡管變革已經發生得非常快,但與未來相比,這種速度仍然是最緩慢的。(財富中文網)
本文作者桑賈伊·斯里瓦斯塔瓦(Sanjay Srivastava)是Genpact公司的首席數字官。
譯者:任文科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