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AI資訊 > 最新資訊 > 新生兒數量減少,推動了人工智能的發展

新生兒數量減少,推動了人工智能的發展

財富中文網    2023-11-22

前谷歌首席執行官兼執行主席埃里克·施密特在2016年荷蘭創業大會上。照片來源:MICHEL PORRO/GETTY IMAGES

支持加強對人工智能監管的人有一長串的擔憂和風險點來支持他們的觀點,短期威脅包括傳播看起來相當可信的錯誤信息,更遙遠的風險則關系到人類的生死存亡——超人工智能接管人類(或者用埃隆·馬斯克的話來說是“走向終結者”)。相對中期的擔憂是,人工智能將成為近代史上顛覆職場的最大因素之一,今年3月,據高盛計算,這項技術可能很快取代美國和歐洲相當于3億個工作崗位。但谷歌前首席執行官兼執行主席埃里克?施密特表示,我們的工作被人工智能奪走的風險,可能會被另一個困擾社會的生存性風險所削弱:發達國家迅速下降的出生率。

施密特周三在倫敦《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首席執行官理事會峰會上說:“事實是,我們沒有足夠的孩子出生,而且我們已經很長時間沒有足夠的孩子出生了,甚至出現了人口危機,我這個年齡的人要由更年輕的一代照顧。”

施密特反駁了新技術會不可避免地造成破壞并導致大面積失業的“說法”。他說,就人工智能而言,凈收益可能是正面的,因為它提高了效率,而且有能力取代那些在不斷萎縮的勞動力市場中已經越來越難以填補的崗位空缺。

在美國,由于新生兒出生數量的減少,歷來緊張的勞動力市場在未來幾十年可能會變得更加緊張。除了2021年疫情引發的“嬰兒潮”之外,自2000年代中期以來,美國的生育率——每位女性一生中預計生育的孩子數量——一直在穩步下降,其中2020年的降幅達4%,創下歷史紀錄。

已婚夫婦對財務狀況、沉重的學生貸款和信用卡債務的擔憂,以及對個人事業更加看重,是美國新生兒減少的部分原因(發達國家出生率更低的另一個原因似乎僅僅是出于個人選擇)。歐洲和東亞的發達經濟體也在發生類似的變化,但這種趨勢可能在未來幾年產生嚴重的經濟后果。隨著嬰兒潮一代的退休人數逐年增加,沒有足夠多的年輕人來替代年邁的勞動力,可能會在未來幾十年內導致人口和勞動力危機。

“總的來說,所有的人口統計數據都表明,相對于工作崗位數量,勞動力將出現短缺。至少在未來30年里,將出現就業崗位太多而人口不足的情況。”

各國提出了多種政策,以避免人口危機的最壞影響。中國最近宣布了全面的激勵措施和政策,以扭轉人口下降的趨勢,包括提升孕產婦保健服務,部分省份可提供30天帶薪婚假,甚至不鼓勵墮胎。許多國家也開始面向海外尋找勞動力,比如過去反對將過多外國員工與本國勞動力混雜在一起的日本也在近年來放寬了入境要求。

美國的人口數量在經歷了2021年幾乎沒有變化之后,去年有所增長,主要原因是移民的增加。包括谷歌和Alphabet現任首席執行官、印度出生的桑達爾·皮查伊在內的幾位商界領袖一直在呼吁,美國應該歡迎更多的移民來補充其勞動力隊伍。

人工智能或許可以在美國的勞動力短缺中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特別是用于填補在疫情早期“大辭職潮”期間由于倦怠和不安全的工作條件辭職的人的崗位。歷史表明,技術往往會自動填補工人短缺造成的空缺。麻省理工學院2021年的一項研究發現,在不同國家,在使用機器人和自動化設備的各項因素中,老齡化占35%。作者還認為,德國、韓國和日本等快速老齡化且同時在機器人產業投入巨資的國家的勞動力市場表現比美國好。

幾年前,就有公司開始用人工智能和自動化技術來從事卡車司機和調酒師的工作,因為疫情期間很多人都對這些崗位敬而遠之。然而,最近人工智能的快速增長帶來的威脅可能更加直接也更為普遍,正如ChatGPT的創建者OpenAI今年3月的一項研究發現,80%的美國工人可能將面臨至少十分之一的工作會受到人工智能的影響。人工智能給工作帶來的風險是OpenAI首席執行官薩姆·奧特曼在本月早些時候在國會作證時敦促國會加強人工智能監管的原因之一。

施密特認為,人工智能最終將成為提高工作效率的工具,雖然它整體看來會對勞動力產生積極影響,但短期內造成的失業或許無法避免。

“最終會出現的情況是,在座各位,無論是在商界還是其他領域,你們真正關心的是效率。最終會有大量的工作流失,對吧?一些工作被創造出來,一些工作消失了。”(財富中文網)

譯者:Agatha

相關推薦
免責聲明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

熱門文章